- ISBN:978710114227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53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101142273 ; 978-7-101-14227-3
本书特色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第四辑》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这个学科自然地融合贯穿起来,精选了优秀的论文,为推进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内容简介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四辑)包括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等内容,既有对传播研究的理论思考和整体格局的建构,也有具体的个案分析;既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也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过程及其规律,同时还研究中外文学的双向互动传播及其影响。
目录
春秋战国之际的否定孔子之风与先秦思潮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伯奇故事及其演变
近现代日本白居易诗歌研究综述
“历代文话”的接受史意义
一一《醉翁亭记》接受史的四个时代
宋代《赤壁赋》的“自媒体”与“多媒体”传播
陈与义诗歌传播与接受述论
论宋人同题文章与师门文学交流、传播
宋人词集序跋之传播刍议
宋词的书册传播
汤显祖《牡丹亭》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明词文献整理史述略
唐宋词集“副文本”及其传播指向
一一以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为讨论中心
从《锦瑟》、《药转》论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对李商隐诗的接受
民国时期白居易接受与研究论略
一一以胡适、陈寅恪为中心
中国现代诗歌接受与经典化的三重向度
对新诗建构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一一《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的现代诗学立场
与诗歌史价值
胡适诗学的接受历史考察
一一以新旧、中西之争为中心
中日比较视野中的北冈正子的鲁迅研究
“两个口号”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
传播中的期刊
作者简介
尚永亮,1956年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组评审专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以及中国台湾、日本、德国、法国等海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的教学和研究,在主题学、传播接受学、唐代诗学与文化学、人与自然关系等领域,均有一定突破和建树。已出版《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唐代诗学》《唐代诗歌的多元观照》《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经典解读与文史综论》等专著、译著20余部,主编教材及丛书多种,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200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五个一”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称号。 谭新红,1970年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词名篇导读”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清词话考述》《宋词传播方式研究》《词学研究》等个人专著,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数项。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随园食单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