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汕头华侨捐资兴学记述(1949-2018)/汕头华侨史研究丛书

- ISBN:97875668278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1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66827814 ; 978-7-5668-2781-4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序,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至1991潮汕分市和潮汕分市至2018年三个阶段,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1949—2018年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汕头(包括部分今潮汕地区)捐资兴学、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面貌和当前基本情况,记录广大爱国爱乡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全书资料来源于史书、方志、档案文件、报纸刊物和学术论文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机构提供的文件等,也有田野调查得
目录
绪论
一、题解:关于书名的三个关键词
二、关于本书的阶段划分与篇章架构
三、关于本书的学术背景及资料来源
四、汕头华侨捐资兴学的特点
**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久
一、时代背景
二、汕头形势
(一)政区及统属概略
(二)侨务及教育系统相关概况
三、曲折起伏的捐资兴学事业
(一)1949-1955年:接管整顿
(二)1955-1966年:侨校兴废
(三)1966-1977年:陷入低谷
第二阶段 1978年至1991潮汕分市
一、时代背景
(一)全国方面
(二)广东方面
二、汕头形势
(一)政区及统属概略
(二)侨务及教育系统相关概况
三、一路高歌的捐资兴学事业
(一)1978-1983年:渐入佳境
(二)1983-1987年:百花齐放
(三)1987-1991年:更趋活跃
附:汕头大学简介
第三阶段 1991潮汕分市至2018年
一、时代背景
二、汕头形势
(一)政区及统属概略
(二)侨务及教育系统概况
三、持续发展的捐资兴学事业
(一)1992-2002年:快速前进
(二)2003-2018年:优化补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林伦伦,1985年夏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工作,从辅导员、班主任做到副校长、校长。现在“返老还童”,在做少年儿童的方言与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与陈伟南、陈汉士等港澳同胞和华侨华人有过亲密接触,他们对家乡教育事业之慷慨捐助,缘于对母语与乡情之深深眷恋和高尚之家国情怀。其深有所感。李宏新,独立学者。主要潮学著作有《先秦潮汕研究》《潮汕华侨史》《1991:潮汕分市纪事》《潮韵》以及《潮汕史稿》(主编)等。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五届广东民间文艺学术著述奖,第六届、第八届潮学奖,2010年、2012年度汕头市文艺奖,潮汕各市19个新闻奖项,《潮起处,是我家》(作词)被评为“汕头市形象歌曲”,获2016年度“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等等。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