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7900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100179003 ; 978-7-100-17900-3
本书特色
本书梳理了中国社会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中式服装的各种社会动态和文化实践。作者讨论了长袍马褂、中山装、旗袍、新唐装、新中装、中式礼服等中式服装百年来的演变轨迹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尤其关注了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兴起的“汉服运动”,并对中式服装的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中式服装的谱系构成,反映了中国各路政治及知识精英的国民认同建构轨迹;而民众的日常穿着实践,亦指向确立中国人主体性身份认同的方向。
内容简介
服装是人类的第二皮肤,也是特定时期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表象。本书展现了一百余年来中国普通民众服装的变迁,并由此从一个角度展现出了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变迁。
目录
导言
**章 民族服装与文化实践
**节 民俗服装与民族服装
第二节 民族服装的场景或情境性
第三节 文化实践与中式服装的建构
第二章 中式服装的诞生
**节 长袍马褂:清末的服装文化遗产
第二节 昙花一现的“汉衣冠
第三节 民国服制与”中式服装“的诞生
第三章 中山装:西式服装的”中国化
**节 孙中山的民族服装思想
第二节 中山装的缘起与意义
第三节 中山装:西式服装的“中国化”
第四节 制服社会及其衰微
第四章 现代旗袍:中式服装的“西化”
**节 传统旗袍与现代旗袍
第二节 流行的旗袍及其污名化
第三节 现代旗袍:中式服装的“西化”
第五章 新唐装:小康社会的民族服装
**节 新唐装的创制及形制
第二节 中式服装在国际化场景的演出
第三节 新唐装在时装社会的意义
第六章 汉服:本质主义的言说
**节 向历史寻求依据的汉服
第二节 缺失、纯粹性与本质主义
第三节 汉服内涵的复杂面向
第七章 汉服活动的模式化
**节 自发性和草根性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汉服活动的模式化
第三节 汉服“雅集”
第八章 汉服运动对汉服的建构
**节 旨在建构汉服的实践
第二节 礼仪化与舞台化的汉服
第三节 建构汉服之“美”的路径
第四节 从艺术人类学看汉服之美
第九章 互联网、汉服社群与同袍
**节 互联网与汉服运动
第二节 作为亚文化社群
第三节 从汉服爱好者到同袍
第十章 汉服运动的挫折、成就与瓶颈
**节 汉服实践者面临的挫折与冲突
第二节 汉服运动的进展与成就
第三节 汉服运动的瓶颈与问题
第四节 如何理解汉服运动
第十一章 包容、开放与实践的中式服装
**节 何谓“新中装
第二节 中国礼服
第三节 超越“国服”情结
第四节 重新定义“中式服装”
结语
后记与鸣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星,现任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大学院博士课程指导教授、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所长;曾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著述有《史前史与考古学》(1992)、《民族学新论》(1992)、《民族政治学》(1993)、《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1998)、《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2011)、《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2016)等,并主编多种学术图书。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性心理学
¥26.7¥5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