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51671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48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47516713 ; 978-7-5475-1671-3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经典形塑与文本阐释”研讨会之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2篇。论文作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研究中国文学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所收论文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聚焦于经典著作、经典作品、经典形象、经典作家,引导读者认识到“其中每一个个案都有其特殊的发展变化轨辙,都是在各种不同社会环境和阅读人群中,主动或被动地被重新包装改写、重新阐释,从而完成各自独特的经典化过程”。本书对这些过程分别加以探讨,有助于读者对这些经典的重新梳理和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老子》文本形成与注疏诠释的语言机制 ; 史学丑闻与文学经典: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演变和经典形成 ; 不平衡的文体与备众体的文论等。
目录
《老子》文本形成与注疏诠释的语言机制……………………丁亮1
史学丑闻与文学经典: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演变和经典形成……………………
王立群30
谢灵运诗《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中的“同枝条”一辨……………………李静45
不平衡的文体与备众体的文论……………………陈特 陈引驰60
从“诗”到“谶”: 南北朝帝王诗歌的创作、传播与被建构
——从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诗说起……………………李猛88
论六朝志怪小说里之孔门弟子……………………潘铭基113
女皇的纠结
——《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政治内涵重探……………………唐雯136
寒山诗日本古注本与寒山诗的经典化……………………卞东波161
“杜甫文不工”的形塑
——典型与对偶的诗学……………………佐藤浩一186
手批杜诗: 杜诗经典化的重要一环……………………曾绍皇203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吴怀东227
《文镜秘府论》经典形塑的过程……………………卢盛江250
五代俗讲僧云辩的生平与作品……………………陈尚君262
关于婺刻《三苏先生文粹》所载策论……………………朱刚273
《世说新语》在宋代的经典化
——以诗歌用典为中心……………………罗宁283
严羽诗学著作的生成及其早期传播……………………陈广宏313
复调的戏谑: 《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侯体健341
明代元曲学的兴起
——以元曲本的流变为中心……………………李舜华 陈妙丹359
论服部南郭重新考订李攀龙《唐诗选》……………………顾春芳381
“共抒天下公愤之气”
——论明末清初时事剧中之当代书写与公众意识……………………王瑷玲397
近代学界的“李清照改嫁”之争……………………杨焄434
从数字化时代到数据库化时代
——从哈佛大学的三大人文数据库说起……………………徐永明442
史学丑闻与文学经典: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演变和经典形成……………………
王立群30
谢灵运诗《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中的“同枝条”一辨……………………李静45
不平衡的文体与备众体的文论……………………陈特 陈引驰60
从“诗”到“谶”: 南北朝帝王诗歌的创作、传播与被建构
——从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诗说起……………………李猛88
论六朝志怪小说里之孔门弟子……………………潘铭基113
女皇的纠结
——《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政治内涵重探……………………唐雯136
寒山诗日本古注本与寒山诗的经典化……………………卞东波161
“杜甫文不工”的形塑
——典型与对偶的诗学……………………佐藤浩一186
手批杜诗: 杜诗经典化的重要一环……………………曾绍皇203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吴怀东227
《文镜秘府论》经典形塑的过程……………………卢盛江250
五代俗讲僧云辩的生平与作品……………………陈尚君262
关于婺刻《三苏先生文粹》所载策论……………………朱刚273
《世说新语》在宋代的经典化
——以诗歌用典为中心……………………罗宁283
严羽诗学著作的生成及其早期传播……………………陈广宏313
复调的戏谑: 《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侯体健341
明代元曲学的兴起
——以元曲本的流变为中心……………………李舜华 陈妙丹359
论服部南郭重新考订李攀龙《唐诗选》……………………顾春芳381
“共抒天下公愤之气”
——论明末清初时事剧中之当代书写与公众意识……………………王瑷玲397
近代学界的“李清照改嫁”之争……………………杨焄434
从数字化时代到数据库化时代
——从哈佛大学的三大人文数据库说起……………………徐永明44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尚君,浙江慈溪人,1952年6月生。1981年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并留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古籍规划小组成员等。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和台湾逢甲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