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6592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108065926 ; 978-7-108-06592-6
本书特色
作者,起也。“作”有兴起、创新之义,但孔子却讲“述而不作”。是“述”还是“作”,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围绕“创作”“人为”观念展开的一场历史悠久的论辩。“述作之辩”不仅是哲学层面上自然与文化关系的呈现,其核心在于大变革时代人们对新制度——中央集权帝国——合理性的阐释,体现出“创新”为中国历史进程带来的文化张力。 此书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普鸣的代表作之一,由他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作者追溯并分析了商周卜辞铭文、战国诸子文献及秦汉政论中有关“创作”的叙述,不仅延续了西方汉学对“关联性思维”的探讨,也为考察中国古典文明提供了一个别具特色的视角。
内容简介
“作”就是创新,孔子讲“述而不作”,是强调继承传统而否认人为创新——这与早期中国文献中存在的一些论调很相似,即认为被人为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坏东西,比如战争、兵器、刑罚,而圣人是“述而不作”的,坏东西都不关圣人的事。但不创新、不造作又怎么有发展? 到了秦汉时期,创新的历史焦点汇聚到了中央集权帝国这种新兴的制度上,由是才有儒家与秦始皇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一时间才激化、出现的,实际上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普鸣通过梳理这个历史过程,揭示出了“创新”“造作”为中国历史进程带来的文化张力。
目录
作者简介
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学院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尤其是早期中国的道德、礼仪与政治,兼备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与哲学等多学科视角。他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国伦理与政治课”是哈佛大学*火爆的课程之一,以此为基础出版的《哈佛中国哲学课》也在国内外大受欢迎。普鸣的学术代表作有《作与不作: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The Ambivalence of Creation : Debates Concerning Innovation and Artifice in Early China)和《成神: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To Become a God: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两书中文版均由三联书店出版。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2.1¥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22.8¥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7.9¥49.8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1688年的全球史
¥44.5¥7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