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形的传承:中国口头剧本研究

无形的传承:中国口头剧本研究

1星价 ¥31.7 (3.2折)
2星价¥30.7 定价¥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3795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313页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11737953 ; 978-7-5117-3795-3

本书特色

本书首次系统、综合地研究了传统戏曲“口头剧本”。著作采取文献史料与田野考察资料相互参证、补充的方法,一方面,系统梳理口头剧本的历史脉络及其与书面剧本的关系;另一方面,立足历史和现状两个维度,全面研究口头剧本的形态结构、编创与表演、技艺传承及其活动现状。全书资料生动鲜活,图文并茂,视角新颖,“论”“述”水乳交融,深入探究传统戏曲即兴演剧形态,展现了民间艺人独有的艺术智慧和表演技能,对我国戏剧的发展史实及其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综合地研究了传统戏曲“口头剧本”, 采取文献史料与田野考察资料相互参证、补充的方法, 一方面, 系统梳理口头剧本的历史脉络及其与书面剧本的关系 ; 另一方面, 立足历史和现状两个维度, 全面研究口头剧本的形态结构、编创与表演、技艺传承及其活动现状。

目录

目录 引言 **章口头剧本的产生及其成因
**节俳优戏弄与口头剧本的起源
第二节说唱技艺与口头剧本的形成
第三节口头剧本的社会基础与艺术成因 第二章口头剧本的历史传统
**节元杂剧口头编创形态与特征
第二节明清戏文即兴演剧形态
第三节清代以来口头剧本繁盛概况 第三章提纲本的形式特征及提纲戏的定型书写
**节提纲本的形式特征(上)
第二节提纲本的形式特征(下)
第三节提纲戏的定型书写 第四章口头剧本的套语艺术
**节戏曲中赋的渊源
第二节戏曲套语的来源与题材内容
第三节戏曲套语的体式、艺术手法及其属性特征 第五章提纲戏剧目编创与“说戏”制
**节戏班演出的剧目及其编创
第二节提纲戏的“说戏”制 第六章口头剧本的演出形态
**节戏词的舞台编创与即兴运用
第二节音乐声腔与舞台动作的临场运用
第三节舞台上的协作与交流
第四节即兴演剧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第七章表演技艺传习及幕表戏的活动现状
**节提纲戏的技艺传习
第二节“幕表戏”的历史困境及其活动现状 主要引用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劭荣,1971年生,男,湖南隆回人。硕士导师,教授。200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古代戏曲史、元明清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其他省级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在《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民族艺术》《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文化遗产》《中华戏曲》《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