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5191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84页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568519168 ; 978-7-5685-1916-8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学与诠释》系列集刊第2辑, 分文学哲学研究、文学哲学批评实践。内容包括: 生成性: 实践性和有效性: 萨特文学客体论 ; 走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列维纳斯论莫里斯·布朗肖等。
目录
文学哲学研究
生成性、实践性和有效性:萨特文学客体论
摹仿的事件性:论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走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列维纳斯论莫里斯·布朗肖
舍斯托夫“悲剧哲学”的理性
公共阐释视域下的国内尼采思想阐释之嬗变
解释性的“流变”思想——吉尔·德勒兹文学观照下的生成—他者
德性培养的方式: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行动
雅克·朗西埃研究在中国
瓦尔特·本雅明“救赎文学”兼研究综述
文学哲学批评实践
语言·自由·规约:《巴别塔》中《乱语塔》的文本阐释
柯勒律治国内外研究综述
构建道德范式:哲学诠释学视阈下的索福克勒斯悲剧
莫里斯·布朗肖死亡视角下的《麦克白》
《维吉尔之死》中布洛赫的诗人使命
A.S.拜厄特四部曲中的僭越与和解
原型·整体观·关怀神话:诺斯洛普·弗莱神话理论兼研究述评
诗与语言:狄金森自然诗对爱默生诗学的扬弃
约翰·厄普代克《东镇》系列中的宗教哲思
乔治·奥威尔与《一九八四》中的群众暴力
后记
生成性、实践性和有效性:萨特文学客体论
摹仿的事件性:论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走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列维纳斯论莫里斯·布朗肖
舍斯托夫“悲剧哲学”的理性
公共阐释视域下的国内尼采思想阐释之嬗变
解释性的“流变”思想——吉尔·德勒兹文学观照下的生成—他者
德性培养的方式: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行动
雅克·朗西埃研究在中国
瓦尔特·本雅明“救赎文学”兼研究综述
文学哲学批评实践
语言·自由·规约:《巴别塔》中《乱语塔》的文本阐释
柯勒律治国内外研究综述
构建道德范式:哲学诠释学视阈下的索福克勒斯悲剧
莫里斯·布朗肖死亡视角下的《麦克白》
《维吉尔之死》中布洛赫的诗人使命
A.S.拜厄特四部曲中的僭越与和解
原型·整体观·关怀神话:诺斯洛普·弗莱神话理论兼研究述评
诗与语言:狄金森自然诗对爱默生诗学的扬弃
约翰·厄普代克《东镇》系列中的宗教哲思
乔治·奥威尔与《一九八四》中的群众暴力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隋晓荻,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主持研究的课题主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虚构与实在:伍尔夫的小说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哲学范式的文学:伽达默尔文论研究”,等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