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入京华

包邮载入京华

1星价 ¥25.9 (4.5折)
2星价¥25.9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2539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4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40253974 ; 978-7-5402-5397-4

本书特色

由于作者身兼记者、作家、史学专家三重身份,所写人物既能抓住新闻的、时间的入口;又有严谨的事实考究、纵深的历史感;且文字优雅生动、故事可读性强。对高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青年新闻工作者采访、写作能力的提高等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书中所写人物大多为品学兼优的重量学者、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乃至对人类得担当,都对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正面的引导性意义。 溥任 末代皇弟的养生秘笈 初识溥任先生,是在去年夏天恭王府花园里举办的溥心畬艺术 研讨会上。 他很魁梧的身量,着一套浅色西装,精神饱满,一点看不出是 年近八旬的老人。可是,他很沉默,基本上不大讲话,只是在发现台 湾方面印发的材料上有明显错误时,才纠正了一句:“恭亲王不是道 光第七子,是第六子,第七子是我祖父。”矜持克制的姿态颇有天潢 贵胄遗风。 以后,由于工作关系,又与他有过数次交往,才发觉他其实是 一位谦和、淳朴、做事很随意的老人。然而他并非面对任何事情都唯 唯诺诺,没有主见。去年,某电影厂投拍了一部以醇亲王载沣代皇兄 光绪出使德国道歉一事为题材的故事片,其内容与历史的真实大相径 庭。溥任先生得知后,四处奔波,终于使有关部门出面干预,制止 了影片的上映。此次,刚接到我的采访电话,老人就高兴地告诉我: “上次跟您说的那事儿已经解决了。多亏了大伙帮忙,领导重视,不 用再提……” 爱新觉罗·溥任,1918 年出生在北京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 是第二代醇亲王——摄政王载沣第四子;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

内容简介

《载入京华》一书,系知名女作家京梅,在2007至2018年之间,为靠前各大主流媒体撰写的人物类稿件之精华集锦。所写人物大多为在各行各业拥有重量很好人才地位却又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北京人”,其中,包括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漫画泰斗李滨声老人;耳鼻喉头颈外科领军者韩德民院士;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梁从诫先生;有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以及数十位戴着神秘光环的爱新觉罗后裔们。

目录

专访
溥任末代皇弟的养生秘笈
韩德民医生的人生应该很精彩
姜俊贤让全聚德薪火相传
李祥霆让世界听懂古琴
张维良中华国乐“**箫”
郭淑珍满园芳菲唱祖国
梁从诫肩负环保的生命之重
雷国秀大爱托起便宜坊
郭耕万物有情皆可爱
周汝昌65载红楼情
李滨声平看庭花笔留情
吴元丰与“大清官话”的不解缘
王璐让生命和美好延续

怀念
汪国真认识你真好
毓赡*后的王爷
姥姥春天来了

特写
老字号新掌门
姜俊贤烧旺那炉百年火
汤庆顺数字做大东来顺
厉建平五芳粽香飘南北
雷国秀重燃便宜坊炉火
王秀兰不弃“高碎”的张一元
程来祥内联升老鞋踏新路
孙丹威吴裕泰好茶始终如一
于华刚担当传承的中国书店
李志强百姓生意庆林春
白锡乾为“王麻子永远保存下去”
陈志达亿兆百货老来俏
沈家祺屏气凝神馄饨侯
许仲林永远的大北照相
方飞跃“百年绝招天福号”
许三明绝不变形的盛锡福

电视专题片
十五集电视专题片《口述历史:爱新觉罗后裔》
**集
白山黑水的记忆——寻找京城皇族后裔
第二集
京华不是旧京华——末代皇帝溥仪廿载轶事1
第三集
京华不是旧京华——末代皇帝溥仪廿载轶事2
第四集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繁华——生出两代帝王的醇亲王府
第五集
千古是非输蝶梦一恭亲王奕訢轶事
第六集
故国乡关何处是——小恭王溥伟与大画家溥儒
第七集
手拍栏杆思往事——恭王府及其后裔现状
第八集
末世王孙奈若何——悖王后裔溥雪斋失踪之谜
第九集
末世王孙奈若何——近代史舞台上的惇王后裔
第十集
枝繁叶盛铁帽子一清朝的铁帽子王们
第十一集
枝繁叶盛铁帽子——神秘的肃亲王府后裔
第十二集
美人一去余芳草——荣亲王永琪相传至今的家族文脉
第十三集
心正自然酣笔韵——和亲王弘昼后裔启功、启骧
第十四集
自强不息骁骑后——金宝森与满文书院
第十五集
飞入寻常百姓家——爱新觉罗的今天
展开全部

节选

  《载入京华》:  溥任  末代皇弟的养生秘笈  初识溥任先生,是在去年夏天恭王府花园里举办的溥心畲艺术研讨会上。  他很魁梧的身量,着一套浅色西装,精神饱满,一点看不出是年近八旬的老人。可是,他很沉默,基本上不大讲话,只是在发现台湾方面印发的材料上有明显错误时,才纠正了一句:“恭亲王不是道光第七子,是第六子,第七子是我祖父。”矜持克制的姿态颇有天潢贵胄遗风。  以后,由于工作关系,又与他有过数次交往,才发觉他其实是一位谦和、淳朴、做事很随意的老人。然而他并非面对任何事情都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去年,某电影厂投拍了一部以醇亲王载沣代皇兄光绪出使德国道歉一事为题材的故事片,其内容与历史的真实大相径庭。溥任先生得知后,四处奔波,终于使有关部门出面干预,制止了影片的上映。此次,刚接到我的采访电话,老人就高兴地告诉我:“上次跟您说的那事儿已经解决了。多亏了大伙帮忙,领导重视,不用再提……”  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出生在北京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是第二代醇亲王——摄政王载沣第四子;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  溥任祖父,**代醇亲王奕澴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道光二十六年,当六十五岁的道光皇帝自感老之已至,开始考虑立嗣问题时,帝位的竞争就在他的第四子奕伫(即咸丰皇帝)与第六子奕沂之间展开了。其时,奕澴年方七岁,不足以构成竞争力量,看起来已注定与帝位无缘。可谁又曾想到,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咸丰皇帝与其独子同治皇帝先后英年早逝。1875年1月,在慈禧皇太后的一再主张下,奕澴四岁的儿子载湉被选人紫禁城,延祚称帝,就是光绪皇帝。1908年冬天,37岁的光绪皇帝病人膏盲,11月13曰,同样重病在身的慈禧太后召见光绪胞弟,第二代醇亲王载沣,宣布立其长子,三岁的溥仪为嗣皇帝,是为宣统皇帝。  显然,在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即将结束的几十年里,醇亲王府一直以它特殊的位置处在一个举世瞩目的政治漩涡中。个中滋味,其人自知。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醇王府的后裔,甚至一切与溥仪有关的人们,似乎都被笼罩上一缕神秘的色彩。  去年冬天。当我**次踏进蓑衣胡同2号溥任先生居住的小院时,就颇有些类似感触。那是一座向北开门的二进深庭院,院内的房屋高大且古旧,北面一进院儿空着没人住,里头的建筑已然残破不堪。溥先生跟老伴儿只住南院的正屋。时值冬季,院子里没有绿色,唯老树枯枝,衰草斜阳,令人顿生出“乌衣巷口夕阳斜”之类的慨叹。  而今,再次造访,寂寞小院已然盛满了绿意,草色正浓,花树正香,溥老的心情也随之大好。他告诉我,受国内某杂志社之邀,明天一早,他就要赶飞机到苏、扬二州参观游览去啦!  谈起养生,溥老颇有些自豪道:“我80岁了,可身体很好,还能骑自行车满处转悠呢!不是那句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么,我就是常活动,爱满处走走。打年轻的时候就这样。”  “您年轻的时候爱好哪方面的运动。比如说打球、游泳什么的?”我问。  “那倒没有。我小的时候,家里管得严,一直到结了婚才准许一个人出门,更甭提打球、游泳啦!”  “溥老,有件事我一直挺好奇,以前在中国没有像样游泳场所的时候,所有贵族子弟就全都不游泳么?”  “不游,贵族家的孩子很少有游泳的,只有平民百姓家的男孩子才光着屁股下河游泳呢。我二十岁以前,身体并不特别好,也是常有病,主要是运动得少。  “后来呢,一个是经常活动;再一个就是我生活一直都很有规律,这也是身体健康的原因之一吧。小时候在王府里头有王府的生活规律,1956年以后上‘市立小学校’教书,每天更是按时上下班,准钟点的,下了班骑着车逛逛东安市场的旧书市,看看电影什么的,挺好!”  “嗯,从您坐立行走的姿态,就能看出,打小是被严格规范过的。”  ……

作者简介

  京梅(赵京梅),女,满族,北京人,无党派。中国人民大学经管系毕业,北京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至今发表各类文字作品数百万字。1996年开始研究晚清历史及旧京文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藤萝花落》,历史学专著《如梦如烟恭王府》,中篇小说《七夕》《青莲引》,社科论著《地球伦理》等。2007年以来,陆续为各大报刊杂志提供纪实文学、新闻人物专访及特写、散文、诗歌、专题研究等稿件近百篇。其中,发表于《北京日报》的报告文学作品《生命的选择》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2014年受邀为文化部策划并撰写的十五集电视专题片《口述历史:爱新觉罗后商》,真实、及时地记录下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国家抢救珍贵史料做出了贡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