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6038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20360388 ; 978-7-5203-6038-8
本书特色
《五四复调:疑古思潮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主要是从疑古思潮的角度重新审视白话文学史的建构,既有历时性的追源溯流,亦有共时性的比较:前者体现于疑古思想在白话文学史的建构中所起关键作用;后者可见于胡适、顾颉刚两人在建构白话文学史的方法论、民间文学的理论以及白话文学史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的论述。该书首次将顾颉刚视作为与胡适共同建构白话文学史的关键人物。简而言之,该书所涉及的不只是白话文学史的探讨,更是一次现代学术史的梳理与价值重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从疑古思潮的角度重新审视白话文学史的建构,既有历时性的追源溯流,亦有共时性的比较:前者体现于疑古思想在白话文学史的建构中所起关键作用;后者可见于胡适、顾颉刚两人在建构白话文学史的方法论、民间文学的理论以及白话文学史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的论述。本书次将顾颉刚视作为与胡适共同建构白话文学史的关键人物。简而言之,本书所涉及的不只是白话文学史的探讨,更是一次现代学术史的梳理与价值重估。
目录
摘要
**章 疑古思潮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
一 前言
二 疑古思潮与反传统思潮的关系
三 以胡适与顾颉刚作为中心的意义
四 疑古思潮的研究现状
五 方法论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历史研究法”与“层累造成说”:白话文学史的建构方法
一 前言
二 “疑古”的历史渊源及其传承
三 “历史研究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应用
四 “层累法”的内涵、形成及其应用
五 “历史研究法”与“层累法”的异同
六 结语
第三章 从经典走向民间:《古史辨》中的《诗经》论辩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
一 前言
二 《诗经》的“价值重估”与文学革命
三 《古史辨》中讨论《诗经》的因缘
四 《诗经》性质的重构
五 重构《诗经》作为民间文学
六 “诗经学”的解构
七 结语
第四章 走向“民间”:白话文学史的理念及其实践
一 前言
二 并非真正“走向民间”的责难
三 “走向民间”的论争
四 革命与重构:《白话文学史》的创拓及其不足
五 “上卷”之外的补阙
六 故事与歌谣:顾颉刚对“民间文学”的挖掘与整理
七 结语
第五章 发明传统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
一 前言
二 “被发明的传统”与民族主义
三 从白话文学导致传统崩溃、文化破产的质疑说起
四 作为启蒙工具的白话文
五 在文艺复兴与启蒙之间的白话文学史
六 “整理国故”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七 结语
第六章 总结
一 疑古思潮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
二 方法论的不同与胡、顾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三 发明的传统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
附录 抗衡书写,发愤抒情: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
一 前言
二 钱基博生平及其文学旨趣述略
三 文·文学·文学史
四 文学史观:“返本修古”与“有往必复”
五 对新文学运动态度之转变
六 文学史方法论
七 治文学史之意义及其目的
八 结语
征引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陈岸峰,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文学博士,曾任职于香港大学,并兼任“大中华全球文化协会”总干事,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导。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诗学、魏晋文学、文学史、现当代中国小说,以及史学研究、艺术史研究。著述包括《五四复调:疑古思潮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解构金庸》《惠风和畅:王羲之及其(兰亭集序)研究》《沈德潜诗学研究》《回首望长安:杜甫书写的“安史之乱”》《甲申诗史:吴梅村书写的一六四四》。论文荣获2019年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A级)。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