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俄国问题的历史性研究:从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到国家与革命

对俄国问题的历史性研究:从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到国家与革命

1星价 ¥44.0 (7.1折)
2星价¥44.0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0700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6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010207001 ; 978-7-01-020700-1

本书特色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是像西欧那样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努力寻求一条跨越资本主义的新道路,成为摆在俄国人民面前的时代之问。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俄国问题。根据对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俄国可能实现“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然而,这些条件没有历史地“凑合”在一起,俄国大踏步地迈向了资本主义。列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领导俄国人民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建立起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俄国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于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的中国,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民族国家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用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续写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篇章。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是像西欧那样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努力寻求一条跨越资本主义的新道路,成为摆在俄国人民面前的时代之问。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俄国问题。根据对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俄国可能实现“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然而,这些条件没有历史地“凑合”在一起,俄国大踏步地迈向了资本主义。列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靠前形势的发展,领导俄国人民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建立起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俄国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于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的中国,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民族国家创造的很好文明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用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续写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篇章。

目录

前言 **章 “俄国问题”的产生、实质及研究视域 **节 “俄国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俄国问题”的实质 第三节 “俄国问题”的研究视域 第四节 “俄国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构想 **节 19世纪70年代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初涉 一、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分析 二、19世纪70年代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 第二节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集中研究 一、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 二、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对“俄国问题”的现实分析 三、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对“俄国问题”的总体阐述 第三节 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科学回答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古代社会的研究 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对“俄国问题”的深入分析 第四节 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进一步阐发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对俄国革命形势的判断 二、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对俄国道路前景的分析 第五节 马克思恩格斯在“俄国问题”上的思想演变历程 第六节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理论家、革命家的交往 一、著作的译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二、思想的交流——指明了俄国道路的方向 三、情感的升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第三章 列宁对“俄国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现实解决 **节 列宁在“俄国问题”上对民粹派的批判 一、列宁对民粹派经济学家的批判 二、列宁对民粹派革命性的肯定 第二节 列宁在“俄国问题”上对机会主义派别的批判 一、大战爆发初期列宁对机会主义的批判 二、革命危机时刻列宁对机会主义的彻底批判 第三节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对俄国道路的现实选择 一、帝国主义矛盾的深刻性及其产生革命危机的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第四节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精髓 一、反对教条主义,主张客观看待革命形势,灵活制定革命策略 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三、坚持用阶级分析法分析革命斗争中各阶级的阶级属性、革命觉悟和历史地位 四、辩证地评价政治思想派别和历史人物 五、坚持国际主义原则,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六、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理论宣传和教育 七、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第四章 第二国际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于“俄国问题”不同视角的分析 **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在“俄国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伯恩施坦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不成熟论” 二、考茨基的十月革命“早产论” 三、普列汉诺夫的“梦话论” 四、卢森堡对十月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阐扬 第二节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于“俄国问题”的主体性分析 一、卢卡奇对“俄国问题”的辩证分析 二、葛兰西对“俄国问题”的实践哲学分析 三、柯尔施在“俄国问题”上的立场转变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代表人物对“俄国问题”的不同探讨 一、马尔库塞对十月革命性质的质疑 二、弗洛姆对俄国社会的“诊断” 三、阿尔都塞对于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的科学分析 四、麦克莱伦的马克思恩格斯“俄国问题”矛盾论 五、伊格尔顿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第五章 关于“俄国问题”的相关争论 **节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争论的缘起 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争论的焦点和观点分歧 第二节 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争论 一、“跨越”还是“不通过”:语词语义上的争论 二、“跨越”问题上的“两个马克思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 三、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论”的证实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与“同时胜利”的争论 一、“一国胜利”还是“同时胜利” 二、关于“建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终胜利”的争论 三、列宁与斯大林在“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的*终胜利”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结语 附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俄国问题”的相关论述摘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雪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学习与工作经历:本科于黑龙江大学哲学与行政管理系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硕士于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博士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曾在《红旗文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晋阳学刊》、《天府新论》等刊物上发表过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有文章被《马克思主义文摘》、求是网等多家报刊媒体转载,另有多篇论文收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研究报告》等多部论文集。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合著有《和平发展战略——中国国际战略的多维解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