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大师的足迹

追寻大师的足迹

1星价 ¥24.4 (5.8折)
2星价¥24.4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072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21207248 ; 978-7-5212-0724-8

本书特色

俄罗斯文学大师远去的背后,留下了一条文学的丰饶之河,这本书记录了他们的足迹。

内容简介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是一条从未间断的丰饶长河,孕育出了大量伟大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从作为源头的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到 19 世纪黄金时代群星闪耀的大师,从 20 世纪苏联文学的巨匠们到刚刚去世的诗人叶夫图申科,当代有名翻译家刘文飞先生围绕俄罗斯文学的大师及其佳作娓娓道来,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都信手拈来。一册小书,却可谓是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捷径。

目录

大家来读书

I黄金时代

1、俄国*伟大的情歌

——读普希金的两首诗

2、当代英雄的肖像

——莱蒙托夫四题

3、*美俄语

——读屠格涅夫的散文

4、走向世界文学的顶峰

——读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小说

5、追寻大师的足迹

——契诃夫之旅

II白银时代

1、包裹糖衣的苦药

——读扎米亚金的《我们》

2、谁是大师

——读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

3、俄国的莫泊桑

——读巴别尔的短篇小说

III走进现代

1、日瓦戈何许人也

——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读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

3、大自然的忧伤侦探

——读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

4、《一天》长于百年

——读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5、成长的烦恼和青春的记忆

——读阿克肖诺夫的《带星星的火车票》

6、诗与散文的双人舞

——读布罗茨基的“诗散文”

7、大于诗人的诗人

——道别叶夫图申科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俄国*伟大的情歌 ——读普希金的两首诗 普希金在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姓氏,因为他的诗在中国流传很广,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尤其是我们在这里要分析的《致凯恩》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两首诗。 普希金是俄国贵族的子弟,1799年生于莫斯科,十二岁时去圣彼得堡上学,他就读的皇村学校就设在皇宫里。他在学校时就开始写诗,一次语文课考试时,十六岁的普希金当众朗诵了他自己写作的长篇抒情诗《皇村的回忆》,担任考官的老诗人杰尔查文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当众宣布:“这孩子就是杰尔查文的接班人!”在考试结束后由教育大臣举行的庆功宴上,杰尔查文对作为优秀考生家长代表出席宴会的普希金的父亲说道:“让您的孩子做个诗人吧!”普希金从此成为俄国*著名的诗人之一。 《致凯恩》 普希金自皇村学校毕业后在俄国外交部工作,但他主要的精力却用在写诗上,他在诗中既表达偶然的欲望也歌颂真诚的爱情,既讽喻都市的生活也描绘乡村的自然,而自由更是他*主要的创作主题之一。在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俄国人民欢欣鼓舞,觉得即将迎来一个国家昌盛、生活自由的新时期,然而,号称“欧洲解放者”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却反而在俄国国内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强化专制体制的措施,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许多贵族知识分子因而感叹:“我们解放了整个欧洲,唯独把镣铐留给了自己。”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熏陶的普希金,也像他那个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为俄国的命运担忧,他因此写下一组呼唤自由的抒情诗,其中以《自由颂》和《致恰达耶夫》*为著名。在当时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普希金的这些诗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以至普希金自己后来甚至抱怨说:“他们把所有大胆的话语和具有反抗精神的作品全都算到了我的头上!”这些“自由诗作”*终激怒沙皇和官方,普希金因此于1820年被流放到俄国的南方。在1820至1824年的“南方流放”期间,普希金写下《囚徒》《致大海》等许多著名诗作。 1824年,普希金从俄国南方被押往位于俄国西北部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这里是普希金母亲家族的世袭庄园,普希金在这里开始了他为期两年多的“北方流放”生活。与喧闹的都市和灿烂的南方相比,北国的乡间生活是孤苦伶仃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只有奶娘和家仆陪伴他。他只好每日骑马喝酒,前往邻近的三山村串门,与女地主奥西波娃和她的几个女儿谈天说地。但是,普希金*上心的事无疑还是诗歌,是他的写作。《致凯恩》就写于他的这段“北方流放”时期。 这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凯恩的女士的,凯恩的全名是安娜·彼得罗夫娜·凯恩,她是圣彼得堡的贵妇人,普希金在圣彼得堡的沙龙上曾遇见并暗恋她。普希金在1819年**次见到凯恩,当时,十九岁的凯恩已经嫁人;1825年,凯恩来到普希金家庄园附近的三山村一位女亲戚家做客,普希金在孤苦的流放生活中突然遇见圣彼得堡的旧相识,并进而回忆起自己圣彼得堡时期的生活和爱情、欢乐和忧伤,不禁感慨不已,于是写下此诗。在凯恩动身返回圣彼得堡前夕,普希金赶去告别,并把这首诗夹在一本书里悄悄递给了凯恩。这首诗从此流传开来,被视为俄语诗歌史上*伟大的情歌。这首诗还被谱曲,广为传唱。当年,普希金曾与凯恩在普希金家庄园的一条小径上散步交谈,这条林中小路如今被称为“凯恩小径”,也成为一处名胜。 普希金的这首诗原来没有题目,仅标明К***,意为“致某某”,但在后来的一些俄文版本中,就有人添加上了《致凯恩》的标题。 我记得那神奇的瞬间: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就像昙花一现的幻象, 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无望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生活的纷扰里, 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回响, 可爱的脸庞浮现在梦境。 岁月飞逝。骚动的风暴, 吹散了往日的幻想, 我忘了你温柔的声音, 忘了你天仙般的脸庞。 幽居中,置身囚禁的黑暗, 我的岁月在静静地持续, 没有神灵,没有灵感, 没有眼泪、生活和爱情。 觉醒又降临在心上: 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 就像昙花一现的幻象, 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 心儿在狂喜中跳荡, 一切又都为它复生, 有了神灵,有了灵感, 有了眼泪、生活和爱情。 这是一首抒写爱情的诗。爱情,往往是一见钟情的,是在某个瞬间突然产生的;爱情,往往又可能是朦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没有被清晰地意识到,待到某一契机出现,情感的闸门才可能突然被打开。《致凯恩》这首诗写的就是这种瞬间的爱的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长久的爱的回味。这首诗由六个诗节构成,每节四行,诗的**节写的是当初,是几年前在圣彼得堡相见时的“那神奇的瞬间”,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记忆,第三节写爱的逐渐被淡忘,第四节写没有爱情的生活;接下来,第五节写又一个瞬间的到来,“觉醒又降临在心上”,*后一节写爱情的重新拥有。全诗六节可以划分为两个板块,即前面的四节和后面的两节,前面的板块写过去的一瞬,曾经的一瞬,是记忆;后面的板块写如今的一瞬,现实的一瞬,是当下。这结构上的不对称能给我们一种上重下轻的感觉,或是一种不祥的预感,也就是说,在第二次相见的瞬间之后,又将是一次漫长的淡忘和愁苦? 但无论如何,这“神奇的瞬间”还是给北方流放期间孤苦伶仃的普希金带来了一束爱的阳光。在这个瞬间中,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被诗人爱过的人,被诗人关注过的瞬间,都是幸运的,凯恩给了普希金两个美妙的瞬间,而她本人以及因她的出场而给诗人留下强烈印象的两个瞬间,都因为普希金的这首诗而赢得了永恒和不朽。 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复沓。**节的后三句和第五节的后三句,第二节的后两句和第三节的后两句,第四节的后两句和第六节的后两句,都近乎逐字逐句的“重复”。也就是说,全诗每一节的后两句均由重复构成。这种结构所造成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先,诗句的重复仿佛是两个瞬间的叠加和重复,这也暗示着诗人对此类瞬间的不断回忆和反复品味;其次,连续的复沓,再加上原文中的四音步半和四音步抑扬格诗句(也就是长短稍有不同的诗句)的相互交替,来回反复,从而造成一种一咏三叹的语音效果,既体现诗人对瞬间的深情回忆,也表达了诗人对新的别离的难舍;*后,这些前后的重复同时也是一种比对,对两个瞬间的描写是同样的,而关于声音和倩影以及关于灵感、眼泪、生命、爱情的诗句则是相对立的,这表明,有爱的生活和无爱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同,有过爱的瞬间和没有过爱的瞬间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同!

作者简介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主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俄罗斯利哈乔夫院士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大奖、“莱蒙托夫奖”、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著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红场漫步》《明亮的忧伤》《阅读普希金》《布罗茨基传》等;译有《普希金诗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侨民文学史》《三诗人书简》《俄国文学史》《刘文飞译文自选集》《悲伤与理智》等。译著《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悲伤与理智》先后入选“年度十大好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