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老化车内交互设计策略与研究方法

适老化车内交互设计策略与研究方法

1星价 ¥33.6 (5.7折)
2星价¥33.6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7070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09670705 ; 978-7-5096-7070-5

本书特色

  在信息技术与车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实体按键交互、触摸屏交互、语音交互、体感交互等交互方式在车内的配合运用越发成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不一定符合人们的感官偏好与行为特征。由于当代中年与初老期人群中具有驾驶技能和驾驶执照的比例很高,若干年后当这一群体逐渐步入老年期,老年人自主出行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行为能力和认知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人一车交互可能会发生阻滞。《适老化车内交互设计策略与研究方法》面向初老期与老年期人群的行为与认知特点,以适老化汽车内饰设计为目标,展开车内交互方式与操作行为的研究。
  《适老化车内交互设计策略与研究方法》相关成果可作为交通工具设计机构、交通服务提供机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机构的参考。同时,该书践行的一整套研究流程,对解决其他类似的、面向老年人操作的产品设计问题亦具有参考意义。

内容简介

  在信息技术与车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实体按键交互、触摸屏交互、语音交互、体感交互等交互方式在车内的配合运用越发成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不一定符合人们的感官偏好与行为特征。由于当代中年与初老期人群中具有驾驶技能和驾驶执照的比例很高,若干年后当这一群体逐渐步入老年期,老年人自主出行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行为能力和认知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人一车交互可能会发生阻滞。《适老化车内交互设计策略与研究方法》面向初老期与老年期人群的行为与认知特点,以适老化汽车内饰设计为目标,展开车内交互方式与操作行为的研究。  《适老化车内交互设计策略与研究方法》相关成果可作为交通工具设计机构、交通服务提供机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机构的参考。同时,该书践行的一整套研究流程,对解决其他类似的、面向老年人操作的产品设计问题亦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 概念界定
1.3.1 车内交互行为
1.3.2 交互方式与合理交互方式
1.3.3 老年人
1.3.4 其他相关关键词
1.4 本书结构
1.5 本书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2 车内交互方式现状与用户信任度研究
2.1 问题提出:低速代步车交互方式概况
2.2 理论研究:老年驾驶人与现有车内交互方式的特性
2.2.1 车内交互行为
2.2.2 驾驶人交通特性
2.2.3 老年人驾驶特性
2.2.4 老年人驾驶认知特点
2.2.5 当前汽车交互方式
2.3 现有交互方式的用户信任度研究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3.3 数据分析
2.3.4 研究结果
2.4 本书研究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老年人车内交互行为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3.1 实验目的
3.2 车型与被试选择
3.3 实验设备
3.4 数据采集
3.4.1 实验设计
3.4.2 任务完成时间
3.4.3 心率采集
3.4.4 系统可用性与工作负荷
3.4.5 车道保持水平
3.4.6 工效绩效
3.5 实验测量项目的信度与效度
3.5.1 交互方式喜好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3.5.2 效度
3.6 本章小结

4 老年驾驶人的行为特征分析
4.1 引言:设计研究的本质
4.2 用户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概述
4.3 假设检验的逻辑与设计研究
4.3.1 设计研究中运用假设检验的意义
……
5 老年人车内交互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6 适老化交互方式评价体系构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浩,男,1986年生。博士,讲师,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师从严扬教授。国际设计研究协会(DRS)会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CES)会员。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与感性工学。五年内于国内外期刊、领域内知名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媒介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