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7962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100179621 ; 978-7-100-17962-1
本书特色
人在探索自然、寻求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我,所有这些交汇在一起构成了生活世界。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如同河流一样持续发展、多样分支。本书是一部科学史随笔集,从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文化史研究的进展出发,以比较轻松和文学化的方式向读者揭示了17世纪科学革命的方方面面和19世纪达尔文革命的主要情节。
全书共八篇,前四篇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对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进行解读。首先讨论了科普文学和科幻小说在哥白尼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伽利略、开普勒、丰特内尔和巴尔扎克等人作品的分析揭示出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以博尔赫斯为例,探讨他对科学革命及其文化后果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他的文学写作与风格对科学史叙事和方法的影响。其中第三篇指出在科学革命过程中,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不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欧洲大陆与英国有着明显差异,世俗化的道路也截然不同。第四篇从培根对斯芬克斯神话的解读入手,探讨了实验是如何成为现代科学的核心构件的,以及解谜的活动是怎样被塑造为科学研究乐趣的来源的。
后面四篇集中考察达尔文革命。其中第五篇描绘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艰难历程,回答了他为何在发现自然选择理论之后保持缄默二十多年的问题。第六篇讲述“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的故事,揭示他为达尔文进化论而战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第七篇文章揭示达尔文进化论的社会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它与发达工业社会的关系。第八篇文章从文化史的视角探讨西方科学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关系,指出应该把科学看作人类的一种生活传统,推动它与其他文化传统的对话和融合。人在探索自然、寻求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我,所有这些交汇在一起构成了生活世界。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如同河流一样持续发展、多样分支。本书是一部科学史随笔集,从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文化史研究的进展出发,以比较轻松和文学化的方式向读者揭示了17世纪科学革命的方方面面和19世纪达尔文革命的主要情节。
全书共八篇,前四篇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对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进行解读。首先讨论了科普文学和科幻小说在哥白尼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伽利略、开普勒、丰特内尔和巴尔扎克等人作品的分析揭示出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以博尔赫斯为例,探讨他对科学革命及其文化后果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他的文学写作与风格对科学史叙事和方法的影响。其中第三篇指出在科学革命过程中,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不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欧洲大陆与英国有着明显差异,世俗化的道路也截然不同。第四篇从培根对斯芬克斯神话的解读入手,探讨了实验是如何成为现代科学的核心构件的,以及解谜的活动是怎样被塑造为科学研究乐趣的来源的。
后面四篇集中考察达尔文革命。其中第五篇描绘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艰难历程,回答了他为何在发现自然选择理论之后保持缄默二十多年的问题。第六篇讲述“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的故事,揭示他为达尔文进化论而战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第七篇文章揭示达尔文进化论的社会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它与发达工业社会的关系。第八篇文章从文化史的视角探讨西方科学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关系,指出应该把科学看作人类的一种生活传统,推动它与其他文化传统的对话和融合。
*后收录了作者对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莱特曼教授的访谈,内容丰富而有趣,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当前西方科学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容简介
人在探索自然、寻求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我,所有这些交汇在一起构成了生活世界。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如同河流一样持续发展、多样分支。本书是一部科学史随笔集,从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文化史研究的进展出发,以比较轻松和文学化的方式向读者揭示了17世纪科学革命的方方面面和19世纪达尔命的主要情节。全书共八篇,前四篇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对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进行解读。首先讨论了科普文学和科幻小说在哥白尼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伽利略、开普勒、丰特内尔和巴尔扎克等人作品的分析揭示出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以博尔赫斯为例,探讨他对科学革命及其文化后果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他的文学写作与风格对科学史叙事和方法的影响。其中第三篇指出在科学革命过程中,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不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欧洲大陆与英国有着明显差异,世俗化的道路也截然不同。第四篇从培根对斯芬克斯神话的解读入手,探讨了实验是如何成为现代科学的核心构件的,以及解谜的活动是怎样被塑造为科学研究乐趣的来源的。后面四篇集中考察达尔命。其中第五篇描绘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艰难历程,回答了他为何在发现自然选择理论之后保持缄默二十多年的问题。第六篇讲述“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的故事,揭示他为达尔文进化论而战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第七篇文章揭示达尔文进化论的社会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它与发达工业社会的关系。第八篇文章从文化史的视角探讨西方科学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关系,指出应该把科学看作人类的一种生活传统,推动它与其他文化传统的对话和融合。很后收录了作者对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莱特曼教授的访谈,内容丰富而有趣,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当前西方科学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录
作者简介
柯遵科,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科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英国科学史、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的研究。发表论文涉及达尔文进化论、英国科学职业化、中英科学交流、晚清民国科学体制化等。
-
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
¥17.5¥55.0 -
声音简史
¥19.7¥52.0 -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11.0¥28.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9.4¥22.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4¥38.0 -
袁隆平口述自传
¥18.3¥51.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16.0¥50.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9.4¥28.0 -
递归求解
¥9.4¥28.0 -
成语与地理科学
¥10.6¥30.0 -
传播.以思想的速度-爱因斯坦与引力波
¥10.3¥29.0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5.0¥16.0 -
巧工创物〈考工记〉白话图解
¥9.4¥22.8 -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19.0¥50.0 -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新版)
¥25.5¥68.0 -
景观生态学-(第2版)
¥30.4¥49.0 -
低温物理学
¥6.9¥22.0 -
等效
¥11.6¥28.0 -
星空探奇
¥12.7¥39.0 -
几何原本
¥36.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