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上沟通的艺术 : 九问式问题锤,打通向上沟通的路径

向上沟通的艺术 : 九问式问题锤,打通向上沟通的路径

1星价 ¥25.0 (5.2折)
2星价¥25.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102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1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15410234 ; 978-7-5154-1023-4

本书特色

九问式问题锤阐述职场中向上沟通的技能,不失为创新之作。做好向上沟通对提升能力,展现自我,融洽关系,高效工作都大有裨益。 ——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常务副部长 王松华 系统化、接地气,这是我对《向上沟通的艺术》的**感觉。陈萍老师以案例演绎逻辑和本质的写法,充分体现了教练技术的精髓,也切实印证了“培训必须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对今天的职场中人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会向我的学员推荐这本书。 ——宏众咨询(地铁智库)首席架构师 侯晓光 《向上沟通的艺术》向广大读者阐述了在职场中运用九问式问题锤打造向上沟通的方法,层层分析,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以达到和领导的有效沟通,成长为领导身边不可或缺的人。该书可称是一本技巧工具书,值得每位职场人士耐心阅读。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 毛静 本书教人如何把握人心、人性,观点深刻,方法颇具实操性,强烈推荐! ——上海西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曹瑾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实案例的情景模式, 以众多职场人士的经历为依据, 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为您介绍九问式向上沟通的知识和运用技巧, 结合过来人的经验, 将职场中与领导之间会发生的各种沟通障碍, 从实战的角度出发, 尽可能还原场景, 涵盖频繁生的上下级沟通问题, 进行解说与分析, 给出一一应对的方法。

目录

总论 / 1

什么是九问式沟通法 / 3

如何运用九问式沟通法 / 8

九问式沟通法的9个习惯 / 11

**锤 什么事情(what) / 15

沟通前“说清来意” / 17

不同沟通状态下的“说清来意” / 21

“说清来意”的暗示语 / 25

符合领导模式的沟通方式:事件+结果 / 27

“说清来意”的3个沟通方法 / 29

“说清来意”的沟通顺序 / 33

第二锤 为什么这样(why) / 37

沟通中“不懂就问”的请教习惯 / 39

请教问题的好处 / 41

可以请教的人才库储备 / 43

请教问题时的场景选择 / 45

请教问题的策略 / 46

第三锤 什么时间(when) / 53

沟通中“主动工作”的习惯 / 55

做个可以让领导安心的稳妥人 / 57

在领导希望的时间节点送去信息 / 58

接收任务信息时明确任务意图(任务前) / 61

勤于汇报任务进度(任务中) / 64

主动跟领导汇报任务结果(任务后) / 66

理解职场规则,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性 / 68

第四锤 该跟谁沟通(who) / 73

沟通中“回复确认”的习惯 / 75

越级命令要跟直属领导确认 / 78

学会委婉拒绝超负荷工作 / 81

自我角色的确认:如何管理好自己 / 85

“用心+耐心”是领导欣赏的确认表现 / 88

内外沟通方式的状态确认 / 93

正确做事的注意事项 / 94

如何确认领导安排的工作是否完成 / 97

第五锤 重点在哪里(where) / 101

沟通中“留意细节”的习惯 / 103

细节的重要性 / 105

时间上的“留意细节” / 107

领导性格类型的“留意细节” / 109

行为和感官上的“留意细节” / 112

“留意细节”要从小事做起 / 118

“留意细节”的表达方式 / 120

“留意细节”的关注程度 / 125

第六锤 用什么方式(which) / 131

沟通中要有“坏事早说”的习惯 / 133

选择“坏事早说”,让领导及时应对 / 136

提示一:三节律周期的工作思维 / 138

提示二:“心有对方”的工作思维 / 141

提示三:行为参照的工作习惯 / 142

提示四:好习惯培养的3个时期 / 144

第七锤 如何做(how to) / 149

沟通中“观察回应”的习惯 / 151

跟领导工作互动中的6个观察要项 / 154

观察6类领导不满意的下属 / 159

观察领导时,3个阶段下的行为要求 / 162

第八锤 是多少就是多少(how many) / 165

沟通中要有“遵诺守信”的诚信习惯 / 167

为什么要信守承诺 / 169

3种失效的承诺表现 / 172

重诺之人,有4个品性特征 / 176

承诺不是轻易许下的 / 179

诚信就是认真兑现每一次承诺 / 182

第九锤 什么程度(how much) / 185

沟通中要有“说全、到位”的习惯 / 187

为什么要有“说全、到位”的习惯 / 190

5种不同信息的对应 / 192

“说全、到位”的7个注意事项 / 194

后记/ 199


展开全部

节选

第 一 锤 沟通前“说清来意” 目的:与领导沟通工作时,先说清来意,避免领导一头雾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场景1 马上就要月底了,小文好不容易看到领导管经理出现在办公室,赶紧来找管经理:“经理,你终于回来了!不然我这边不好做事了,财务都来催好几次了……” “什么事情?”管经理从一堆数据中抬起头,打断了小文的牢骚。 “说清楚,别浪费我的时间。”管经理不耐烦地说道。 场景1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小文的沟通是失败的。我们先找出问题,看看如何找出应对的方法。 问题在哪里呢?大家还记得换位思考的模式吗?这里有两个角色,一个员工小文,一个领导管经理,先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思考下各自立场。 文中管经理是否满意小文的沟通方式?显然不满意,否则不会说“别浪费我的时间”。 为什么呢?当时管经理正在处理一堆数据,注意力高度集中,小文冷不丁的一番话,让他一头雾水:到底来干什么的?有事就赶紧说! 而小文呢?他是不是想表达,自己手里的事情不能拖了?“我好不容易等到你,这次一定要把事给办好了,不然我的工作好难做啊!” 可是等来的结果,是管经理的不耐烦。 从这可以得出,这个场景的问题是小文没有“说清来意”。 要想达成目的,就要先把来意说清!给领导一个判断的依据,对方才能理解“哦,这个事情啊,我是要处理了”。 所以应对的方法应该是先把来意说清楚。比如: 管经理,我是来汇报……工作的。 管经理,有个关于……的事情,急需您签字。 将来意说明了,相信管经理不会用一句“别浪费我时间”来回应小文。知道来意后,领导也能很快反应过来,“哦,是这事啊”。 这里有个有争议的问题,以上都在说小文的沟通方式是有问题的,那么管经理有没有问题? 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说有问题的人是认为管经理对下属是不是太不耐烦了,说话为什么一定要带着情绪呢? 个人觉得管经理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在职场规则中,小文是谁?管经理的下属。管经理是谁?小文的上级。下级服从上级,是职场中要严格遵守的管理秩序。 但从管经理的反应来看,小文是否能跟管经理说:“管经理,你不能好好说话吗?” 显然不能! 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和义务耐心地来教导我们应该怎么做,但进入职场后,领导不会无回报地教导你如何适应职场。与其等着别人来告诉你怎么去做,不如自己用心地去提高工作能力,正视职场规则,对已经发生的失误或问题,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在跟领导沟通前“说清来意”的这个习惯养成,*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清楚地向领导传递“来意”,否则,两人很难沟通顺畅。 了解到来意后,领导也会很快进入主题,因此这个场景“锤”开的问题就是,沟通前要跟领导先说清你的来意。 不同沟通状态下的“说清来意” 工作沟通一般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主动去跟领导沟通工作的状态,另一种是领导让我们去沟通的被动状态。 主动沟通:要让领导跟我们处在同一个知情状态,沟通起来才会更顺畅。我把小文的案例还原一下,您来比较一下效果。 没有“说清来意”的对话结果: 小文:“总算等到您了,您不知道,我的工作真的很难做下去了……” 管经理:“想说什么?别浪费我的时间,我忙着呢!” “说清来意”的对话结果: 小文:“管经理,月底财务要做账了,我这边单子急需您签一下,您看……” 管经理:“哦,这事儿啊,行,我知道了!” 领导的两种态度,距离小文的目的达成,哪个更接近?显然是后者! 不过,特殊情况也要特殊处理。如果是复杂的事情可以提前发个邮件,告知一下对方,并约个时间,或是把相关资料先发给对方,让其有个了解的基础,这样沟通起来会更容易些。在讲究效率的职场,效率高的,才是领导看中的。 被动沟通:在领导有事吩咐下属,领导肯定是知道因由的,但是下属是否真的明确,那就不确定了。 如何应对,有两种情况:

作者简介

陈萍: 创新邦版权课程设计师 古贺??报联商普及讲师 六段有效演讲授权讲师 IPSTA授证培训师 IPA国际注册礼仪培训师认证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IPA国际认证协会高级礼仪培训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战略型人才库高级礼仪培训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