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包邮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1星价 ¥37.3 (8.1折)
2星价¥37.3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0264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100102643 ; 978-7-100-10264-3

内容简介

  生态翻译学立足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对生态翻译学做出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探讨了“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等核心理念,并对翻译生态体系、翻译本体理论、翻译文本转换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解读与示例,构建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适用于翻译理论研究者、翻译实践工作者、高等院校翻译学院系所的师生,以及其他对翻译研究感兴趣的人员。对从事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师生等也都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序一 生态范式 方兴未艾/方梦之 序二 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一面旗帜/许钧 前言 绪论 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 引言 1.翻译学 2.生态学 3.生态翻译学:生态范式的译学研究 4.从术语视角勾画生态翻译学 5.从“三位一体”视角概观生态翻译学 6.生态翻译学vs.翻译学及其他翻译理论研究 小结 **章 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与发展 引言 1.1 产生的背景 1.1.1 **视野的生态思潮 1.1.2 生态维度的学科发展 1.1.3 生态“术语”的翻译研究 1.1.4 译论研究的局限与缺失 1.2 探索的基础与前提 1.2.1 “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 1.2.2 生态系统的类似同构 1.2.3 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 1.3 持续的拓展 1.3.1 世纪之初的起步探索 1.3.2 循序渐进的积累传播 1.3.3 “论”、“学”一体的进化整合 1.3.4 持续不断的关注应用 1.3.5 方兴未艾的发展之势 小结 第二章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与视角 引言 2.1 生态翻译学的“生态范式” 2.1.1 科学研究的“范式” 2.1.2 翻译研究的范式 2.1.3 生态翻译学的“生态范式” 2.2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宏观译学研究:翻译生态体系 第四章 中观译论研究:翻译本体理论 第五章 微观译本研究:生态翻译例释 第六章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 第七章 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取向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索引 附录二 生态翻译学主要术语中英对照表(Glosary) 附录三 全书所附图表 附录四 生态翻译学理论和应用(部分)研究论文一览表(2001-2012) 附录五 聚人·汇智·鼓劲·布局——首届**生态翻译学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附录六 “逢十归零”重新出发——第二届**生态翻译学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展开全部

节选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  翻译生态系统是涉及社会、交际、文化、语言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应该一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同时具有自动调控功能并且具备开放性。我们可以仿照生态系统的定义而把它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语言与语言之间、翻译要素与非翻译要素(如社会、交际、文化等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翻译学功能单位。我们也可以把翻译生态系统狭义地理解为“翻译的环境研究中的外部控制与语言内部控制”机制的协调发展,进而把它放到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中进行讨论,一切与翻译发生联系的活动都可以纳入这个系统加以考察。翻译史研究也表明,无论是译者个人或一个民族或历史时期翻译标准的形成,还是译者翻译材料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或一个民族的翻译思想传统的形成,无论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翻译的整体特征或者翻译政策的制定,还是翻译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等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必要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进行整体的综观与审视。  总之,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十分强调“整体综合”思想,其整体观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结构的整体性研究。这种“整体综合”的生态译学整体观,既有利于在整体的翻译生态系统中相关元素形成互利共进的关系,形成整体和谐的生态美,又必然会影响到翻译理论研究,即不同译论理念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借鉴、嫁接、适应、渗透、交锋、替代、演变,经过古今中外的比较与综合,*终走向“多元统一”和“整合一体”。  2.2.2东方生态智慧  这里的“东方”,主要指中国,以华夏生态智慧为核心。  之所以由中国翻译界学者首倡生态翻译学观念,其关键之一在于中国有着可资借鉴的丰富的古代生态智慧。“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是生命”(牟宗三,1997:43)。“生命的体悟”可以视为华夏文化思想的主流,这其中自然含有对“生”、“生存”或“生态”的体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生态智慧便成为生态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和思想依归。这些生态智慧以“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整体综合”为特征,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思辨。这是一种中华智慧、生命智慧、生态智慧。  ……

作者简介

  胡庚申,香港浸会大学翻译研究哲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清华大学二级教授,澳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80余篇,出版著作2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开拓了“国际交流语用学”和“生态翻译学”两个新的研究领域。曾任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创始会长、《生态翻译学学刊》创刊主编。现任中国语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国际交流中心特聘顾问、台湾翻译学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系列研讨会主席、国际翻译家联盟(FIT)翻译与文化委员会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