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550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030655059 ; 978-7-03-065505-9
内容简介
地球上水体以固态形式存在的负温圈层构成了冰冻圈,以冰川、冰盖、海冰、冻土、积雪、河冰、湖冰和固态降水组成。随着学科发展和分化、融合,冰冻圈研究形成了独具体系的研究格局,为此,我们以冰冻圈物理、冰冻圈化学、冰冻圈生物、冰冻圈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冰冻圈区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编写了我国部系统介绍冰冻圈科学体系的教科书,这也是靠前上率先在该领域系统成书。该书对冰冻圈科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目录
目录
丛书总序
丛书自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冰冻圈遥感学的定义 1
1.2 冰冻圈遥感发展简史 2
1.3 冰冻圈遥感常用卫星平台及传感器 5
1.3.1 可见光/热红外传感器 6
1.3.2 微波传感器 7
1.3.3 激光、重力及其他新型传感器 8
思考题 9
第2章 冰冻圈遥感原理 10
2.1 光学与红外 11
2.1.1 可见光-近红外遥感 11
2.1.2 热红外遥感 19
2.1.3 摄影测量 20
2.2 微波 22
2.2.1 冰、雪及冻土的微波介电特性 23
2.2.2 微波遥感探测原理 24
2.2.3 辐射传输模型及散射模型 26
2.2.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27
2.3 重力测量 32
2.4 激光雷达测量 33
2.5 探地雷达 35
思考题 36
第3章 陆地冰冻圈遥感 37
3.1 冰川(含冰盖) 37
3.1.1 冰川地貌 37
3.1.2 冰川表面形态 38
3.1.3 冰川运动速度 40
3.1.4 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 41
3.1.5 冰川能量平衡和冰川物质平衡 42
3.1.6 冰面湖和冰川表面河流 44
3.1.7 冰裂隙 47
3.1.8 冰川编目 48
3.2 积雪 50
3.2.1 积雪面积 50
3.2.2 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 53
3.2.3 积雪反照率 57
3.2.4 积雪粒径 59
3.3 冻土和表面冻融 60
3.3.1 冻土分布制图 60
3.3.2 表面冻融 62
3.3.3 冻土活动层 65
3.3.4 形变 66
3.3.5 冰缘地貌 68
3.4 河湖冰 69
3.4.1 河湖冰范围 70
3.4.2 封冻和解冻日期 70
3.4.3 河湖冰厚度 75
3.4.4 河湖冰类型 75
思考题 78
第4章 海洋冰冻圈遥感 79
4.1 海冰 79
4.1.1 海冰覆盖范围与密集度 79
4.1.2 海冰类型 82
4.1.3 海冰融池 83
4.1.4 海冰厚度 84
4.1.5 海冰运动 86
4.1.6 海冰表面能量平衡 87
4.1.7 海冰反照率 88
4.2 冰架 88
4.2.1 触地线 89
4.2.2 冰面流速和表面特征 91
4.2.3 崩解速率 93
4.2.4 冰架底部融化 95
4.2.5 冰面融水 95
4.3 冰山 96
4.3.1 冰山编目 97
4.3.2 漂移追踪 98
思考题 99
第5章 大气冰冻圈遥感 100
5.1 冰晶和过冷水云 100
5.1.1 冰晶 100
5.1.2 过冷水云的遥感识别 102
5.2 降雪 105
5.2.1 降雪形成 105
5.2.2 降雪遥感监测现状 105
5.2.3 遥感监测基本原理 106
5.2.4 典型遥感监测方法及案例 106
5.3 冰雹与霰 107
5.3.1 冰雹云的光谱特征 107
5.3.2 冰雹的遥感探测 108
思考题 109
第6章 冰冻圈数据同化与冰冻圈信息系统 110
6.1 数据同化的原理 110
6.2 冰冻圈遥感数据同化 111
6.2.1 冻土活动层遥感数据同化 111
6.2.2 积雪遥感数据同化 112
6.2.3 海冰遥感数据同化 116
6.3 冰冻圈信息系统 118
6.3.1 冰冻圈数据共享 118
6.3.2 冰冻圈遥感产品 120
思考题 126
参考文献 127
丛书总序
丛书自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冰冻圈遥感学的定义 1
1.2 冰冻圈遥感发展简史 2
1.3 冰冻圈遥感常用卫星平台及传感器 5
1.3.1 可见光/热红外传感器 6
1.3.2 微波传感器 7
1.3.3 激光、重力及其他新型传感器 8
思考题 9
第2章 冰冻圈遥感原理 10
2.1 光学与红外 11
2.1.1 可见光-近红外遥感 11
2.1.2 热红外遥感 19
2.1.3 摄影测量 20
2.2 微波 22
2.2.1 冰、雪及冻土的微波介电特性 23
2.2.2 微波遥感探测原理 24
2.2.3 辐射传输模型及散射模型 26
2.2.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27
2.3 重力测量 32
2.4 激光雷达测量 33
2.5 探地雷达 35
思考题 36
第3章 陆地冰冻圈遥感 37
3.1 冰川(含冰盖) 37
3.1.1 冰川地貌 37
3.1.2 冰川表面形态 38
3.1.3 冰川运动速度 40
3.1.4 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 41
3.1.5 冰川能量平衡和冰川物质平衡 42
3.1.6 冰面湖和冰川表面河流 44
3.1.7 冰裂隙 47
3.1.8 冰川编目 48
3.2 积雪 50
3.2.1 积雪面积 50
3.2.2 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 53
3.2.3 积雪反照率 57
3.2.4 积雪粒径 59
3.3 冻土和表面冻融 60
3.3.1 冻土分布制图 60
3.3.2 表面冻融 62
3.3.3 冻土活动层 65
3.3.4 形变 66
3.3.5 冰缘地貌 68
3.4 河湖冰 69
3.4.1 河湖冰范围 70
3.4.2 封冻和解冻日期 70
3.4.3 河湖冰厚度 75
3.4.4 河湖冰类型 75
思考题 78
第4章 海洋冰冻圈遥感 79
4.1 海冰 79
4.1.1 海冰覆盖范围与密集度 79
4.1.2 海冰类型 82
4.1.3 海冰融池 83
4.1.4 海冰厚度 84
4.1.5 海冰运动 86
4.1.6 海冰表面能量平衡 87
4.1.7 海冰反照率 88
4.2 冰架 88
4.2.1 触地线 89
4.2.2 冰面流速和表面特征 91
4.2.3 崩解速率 93
4.2.4 冰架底部融化 95
4.2.5 冰面融水 95
4.3 冰山 96
4.3.1 冰山编目 97
4.3.2 漂移追踪 98
思考题 99
第5章 大气冰冻圈遥感 100
5.1 冰晶和过冷水云 100
5.1.1 冰晶 100
5.1.2 过冷水云的遥感识别 102
5.2 降雪 105
5.2.1 降雪形成 105
5.2.2 降雪遥感监测现状 105
5.2.3 遥感监测基本原理 106
5.2.4 典型遥感监测方法及案例 106
5.3 冰雹与霰 107
5.3.1 冰雹云的光谱特征 107
5.3.2 冰雹的遥感探测 108
思考题 109
第6章 冰冻圈数据同化与冰冻圈信息系统 110
6.1 数据同化的原理 110
6.2 冰冻圈遥感数据同化 111
6.2.1 冻土活动层遥感数据同化 111
6.2.2 积雪遥感数据同化 112
6.2.3 海冰遥感数据同化 116
6.3 冰冻圈信息系统 118
6.3.1 冰冻圈数据共享 118
6.3.2 冰冻圈遥感产品 120
思考题 126
参考文献 127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4¥38.0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8.7¥59.0 -
声音简史
¥19.2¥52.0 -
技术史入门
¥15.4¥48.0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5.0¥16.0 -
智慧宫029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
¥75.5¥128.0 -
发现之旅数的王国——世界共通的语言
¥41.8¥68.0 -
递归求解
¥10.9¥28.0 -
300种美鱼彩图馆
¥15.3¥39.8 -
博物人生-(第2版)
¥30.6¥78.0 -
天文学卷-异想天开-古今中外天文简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6.1¥19.0 -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10.9¥28.0 -
现代科技中的天文学
¥5.5¥13.0 -
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6.3¥15.0 -
化学晚会
¥7.0¥20.0 -
实验设计及工程应用
¥9.5¥25.0 -
概率统计
¥5.7¥11.0 -
新科学时代的思考
¥46.2¥78.0 -
中国母乳营养成分地理分布图集(2024年)
¥58.2¥88.0 -
普林斯顿微积分简析
¥43.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