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鲁迅研究月刊》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

包邮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鲁迅研究月刊》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

1星价 ¥23.0 (5.8折)
2星价¥23.0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3572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31357216 ; 978-7-5313-5721-6

本书特色

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当代东北流亡文学研究的*前沿、*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丛书通过流亡文学作品、史料及研究成果,使读者具体而形象地了解和感知那一特殊历史时期下广大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生命图景。

内容简介

郭娟编选的《<新文学史料>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新文学史料>东北流亡文学史料研究汇编》精选了从2001年至2019年在《新文学史料》上刊发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钟敬文的《忆木天》、萧耘的《父亲给予我们的》、黎辛的《舒群老师》、钟耀群的《我与端木三十六年》、邵济安《雷加:永远年轻的心》以及杨新宇的《新发现的萧红佚文<小事>》等,对研究东北流亡文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目录

逝者已矣 萧红 001

“白云原自一身轻” 陈漱渝 004

怀念萧老 叶淑穗 012

我和萧军先生的一段交往 李固阳 016

悼念萧军同志挽联唁电选刊 020

我与鲁迅先生的交往 萧耘(整理) 022

从背景到角色 皇甫晓涛 027

鲁迅作《脸谱臆测》之来龙去脉 夏明曦 041

也谈《脸谱臆测》的来龙去脉 马蹄疾 046

萧红画像找到了归宿 黎洁瑚 050

萧红佚信一封 晓风 052

抬鲁迅棺材的人 孔海珠 055

《八月的乡村》:版本与修改 金宏宇、彭树涛 066

关于穆木天冤案以及鲁迅与穆木天的和解 穆立立 074

与萧红有关的一张照片 袁权 085

萧军日记·散步集 萧军 087

《与萧红有关的一张照片》作者来信 袁权 106

萧军为鲁迅博物馆注释书信的一段往事 叶淑穗 107

左联时期的穆木天、彭慧 穆立立 112

“身先死——不甘,不甘” 王观泉 120

萧红哑剧《民族魂鲁迅》及其鲁迅情结 林幸谦、郭淑梅 129

端木蕻良回忆文章的真伪 乔世华 145

论萧红创作中的鲁迅因素 梁建先 152

《致萧军的信》 熊鹰 [日]仓重拓译 172

鲁迅与东北沦陷区哈尔滨地区左翼文学活动之关系 教鹤然 184


展开全部

节选

逝者已矣 萧 红 自从上海的战争发生以来,自己变成了焦躁和没有忍耐,而且这焦躁的脾气时时想要发作,明知道这不应该,但情感的界限,不知什么在鼓动着它,以至于使自己有些理解又不理解。 前天军到印刷局去,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张《七月》的封面,用按钉就按在了墙上。“七月”的两个字是鲁迅先生的字(从鲁迅书简上移下来的)。接着就想起了当年的《海燕》,“海燕”的两个字是鲁迅先生写的。**期出版了的那天,正是鲁迅先生约几个人在一个有烤鸭的饭馆里吃晚饭的那天(大概是年末的一餐饭的意思)。海燕社的同人也都到了。*先到的是我和萧军,我们说:“《海燕》的销路很好,四千已经销完。” “是很不坏的!是……”鲁迅先生很高地举着他的纸烟。 鲁迅先生高兴的时候,看他的外表上,也好像没有什么。 等一会儿又有人来了,告诉他《海燕》再版一千,又卖完了。并且他说他在杂志公司眼看着就有人十本八本地买。 鲁迅先生听了之后: “哼哼!”把下颏抬高了一点。 他主张先印两千,因为是自费,怕销不了,赔本。卖完再印。 那天我看出来他的喜悦似乎是超过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说鲁迅先生沉着,在那天我看出来鲁迅先生被喜悦鼓舞着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甚至于我认为比我们更甚(和孩子似的真诚)。 有一次,我带着焦躁的样子,我说:“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看看外国作家高尔基或是什么人……觉得存在在自己文章上的完全是缺点了。并且写了一篇,再写一篇也不感到进步……”于是说着,我不但对于自己,就是对于别人的作品,我也一同起着恶感。 鲁迅先生说:“忙!那不行。外国作家……他们接受的遗产多么多,他们的文学生长已经有了多少年代!我们中国,脱离了八股文,这才几年呢……慢慢作,不怕不好,要用心,性急不成。” 从这以后,对于创作方面,不再做如此想了。后来,又看一看鲁迅先生对于版画的介绍,对于刚学写作的人,看稿或是校稿。起初我想他为什么这样过于有耐性?而后来才知道,就是他所常说的:“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一点,就做一点,总比不做强。” 现在又有点犯了这焦躁的毛病,虽然不是在文章方面,却跑到别一方面去了。 看着墙上的那张《七月》的封面站着的鲁迅先生的半身照相:若是鲁迅先生还活着!他对于这刊物是不是喜悦呢?若是他还活着,他在我们流亡的人们的心上该起着多少温暖! 本来昨夜想起来的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这样写法,因为又犯了焦躁的毛病,很早地就睡了。因为睡得太多,今天早晨起来,头有点发昏,而把已经想好的,要写出来纪念鲁迅先生的基本观点忘记了。 …………

作者简介

王霞,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在馆研究部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