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教育界人士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民国时期教育界人士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1星价 ¥43.5 (7.5折)
2星价¥43.5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695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13069519 ; 978-7-5130-6951-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校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青年学生等群体,可为高等教育、党政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或各类管理干部院校选用,也是宣传干部、政工干部、领导干部的必选读物本书以先进的教育界人士作为考察对象,系统探究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思想。首先概述近代中国公民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公民教育何以为先进的教育界人士积极引入与传播,阐述教育界人士如何推动公民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民国时期教育界人士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并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民国时期教育界人士公民教育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内容简介

公民教育在民国时期兴盛一时。教育界是民国时期力倡公民教育的主要领域之一。全书以优选的教育界人士作为考察对象,系统探究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思想。首先概述近代中国公民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公民教育何以为优选的教育界人士积极引入与传播,阐述教育界人士如何推动公民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民国时期教育界人士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并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民国时期教育界人士公民教育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章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发生
**节深重的民族危机引发民国时期公民教育诉求
一、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弊端
二、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公民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
四、国民教育改革中渐次引入的公民教育
第二节教育界人士积极推进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的主观动因
一、国内传统美德的熏陶
二、国外公民教育的影响
三、良好德性品质的力量
第三节教育界人士在民国时期公民教育领域中的主要作为
一、制定方针
二、著书立说
三、组织实践
第二章以“国家—社会—个人”为体系的民国时期公民道德教育
**节民国时期公民道德的提出及其培养意义
一、民国时期公民道德的提出
二、民国时期公民道德培养的意义
第二节以“国家—社会—个人”为体系的民国时期公民道德教育
基本内容
一、国家层面的道德教育内容
二、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内容
三、个人层面的道德教育内容
第三节以“国家—社会—个人”为体系的民国时期公民道德
教育特点
一、涉猎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的道德
二、彰显公民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第三章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国时期公民意识教育
**节民国时期公民意识的产生及其培养意义
一、民国时期公民意识的产生
二、民国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
第二节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国时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权利义务观
二、政治参与意识
三、民主法治观
四、民族国家观
第三节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国时期公民意识教育的特点
一、批判奴化的国民性
二、国家利益至上
第四章以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为中心的民国时期公民训练
**节民国时期家庭公民训练
一、家庭在公民训练中的基础性意义
二、在家庭生活中培育公民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二节民国时期学校公民训练
一、课内与课外公民训练相互配合
二、注重发挥与公民科相关学科的教育作用
三、中小学公民训练各有侧重
第三节民国时期社会组织公民训练
一、组建公民团体
二、实施公民活动
三、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第五章以公民自治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民国时期公民自治教育
**节民国时期的公民自治与公民自治教育
一、民国时期的公民自治
二、民国时期的公民自治教育
第二节民国时期公民自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培育公民独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方法
二、培养公民公共意识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民国时期实践活动中公民自治能力的发展
一、公民科课堂教学
二、学校学生自治组织
三、社会公民自治组织
第六章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节健全公民的教育目标
一、政治素质
二、经济能力
三、道德修养
第二节中西结合的教育内容
一、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经验
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第三节多元并存的教育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
二、民主主义
三、三民主义
四、基督教教义
第四节公民教育观的共和主义倾向
一、追求国家公共利益
二、提倡公民政治参与
三、注重公民美德实践
第七章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评析
**节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进步作用
一、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一、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局限
二、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社会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于玲玲(1986— ),女,河北昌黎人。201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青年启动项目、2019年青年项目,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教育探索》《教育史研究》《成人教育》等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民国时期公民教育思想的若干特点》《民国时期教育人士公民教育思想研究》《刘湛恩公民教育思想研究》等系列文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