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研究

1星价 ¥59.8 (8.8折)
2星价¥59.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56791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3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03567919 ; 978-7-5035-6791-9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置于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视野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为历史参照,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所引发的党的自身变革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影响为现实参照,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关系,较为系统地阐述党的领导对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从方法论上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对同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的若干关系进行学理分析和前瞻性思考,旨在从整体性视角和系统论层面探索出一条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有效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的中国特色价值观建设新路径。

目录

导 论 问题的提出

**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

价值观的探索实践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考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一致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全面从严治党认同机制的内在契合性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突出融入导向性:要把巩固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放在首要位置

二、突出融入价值性:要把信念坚守、价值认同、规则“内化”、道德共识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

三、突出融入合时代性:要切实把握好思想政治建设的时、效、度

四、突出融入持久性: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

五、突出融入可持续性:要把权利保障和利益实现作为融入的深层动力

源泉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坚定落实党在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

二、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精神支柱

三、以党内集中性教育开展为契机构建党内示范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机制

保障

四、以涵养党内政治文化为引领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方法要求

一、融入思维:坚持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方法论与技术性相统一

二、融入策略:坚持系统性、过程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三、融入进程:坚持协调性、层次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四、融入方式:坚持有机、有力、有效相统一

五、融入力度:坚持软权力、软实力、软渗透力相统一

六、融入成效:坚持制度、行为、文化相统一

七、融入关系: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理性思考相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地方实践

一、价值引领:以中国梦主题教育凝神聚力唱响主旋律

二、特色创建:用生动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三、载体构建:以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文化自信

四、问题分析:基于三项专门调研进行学理分析

第七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创新发展

一、实现伟大复兴,凝聚共同梦想

二、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铸造社会共同精神家园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引正确前进方向

四、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彰显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五、高擎意识形态旗帜,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

六、选准用好干部,提高执政本领

七、抓好基层,打牢基础

八、正风肃纪,驰而不息

九、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十、扎紧制度笼子,引领国家治理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导 论 问题的提出 一个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家必然是在特有精神标识的价值引领下开启现代化征程的,一个卓越民族的前进和发展也必须以明确的价值塑造和价值引导作为灵魂支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这种特有的精神标识和明确的灵魂支撑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高扬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结构的灵魂支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曾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动因和深厚的历史国情根源,内在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 观察理论基因,追溯逻辑原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精神逻辑,其建设围绕着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脉络展开。历史逻辑上, 其遵循着理论生成、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濡化大众的发展规律。实践逻辑上,其彰显着理论形态完善和实践转化建设的双重趋向,体现着公共价值认同、多元价值整合和社会公共利益三大要素的整合机制,内含着政党融入和社会融入的基本要求。 自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性和实践外延不断朝着更加科学、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到确立 其为“兴国之魂”,从要求“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再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一系列认识上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们精神世界的“内核”作用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和精准把握。尤其是从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到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实践领域的拓展,而且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内在一致性、互动性的确认, 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新途径,也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找到了新的载体和抓手。党的十八大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次提出“三个倡导”这一核心价值观新表述,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群众“*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价值理 念,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在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九大着眼于进一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创性地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凸显了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迫切性,再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与党的建设相统一的时代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关键在党。贯彻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智识层面向现实转化,不仅是一个鲜明的目标指向,而且是一个能动的实践过程。这一实践过程,不但离不开“本原性的文化自觉和觉醒、现实性的制度灌输和规约、终极性的实践生成和证实”,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协同推进的现实场域。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植于社会,同时又要引领社会。政党、民族与国家的高度历史统一性,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神圣使命,也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的主心骨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定位,赋予了其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自信和时代使命,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超大规模,赋予了其在领导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价值培育应由党内养成向社会传导的实践逻辑。具体来看, 中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成员和先进分子,其一言一行都对社会发挥重要影响,其思想观念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其价值取向影响社会价值选择,其行为导向影响社会行为模式。国家越是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越多,越需要广大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示范者、实践者,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共产党“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坐标,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准则,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不仅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发展中国具有指引作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提出并推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天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文化基因,内在彰显着党的历史使命、价值追求;而且直接关切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和精神家园的培植,客观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这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把党建设成为思想统一、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一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凝结*广大的社会力量、凝成*磅礴的社会合力,持续巩固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些重大问题,无一例外地都是一个超大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领导好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必须关注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和制度体系中,并通过执政党 在社会中的领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实现其大众化。因此,党如何领导人民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事关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主体工程, 已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历史进入阔步发展的新时代。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人振奋,这无疑使全党全社会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从而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奠定了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与 精神世界引领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正不断推动着伟大事业发展方位和实践场域呈现新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统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客观发展规律,正启迪我们思考: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已逾十年,十年打磨“精神之剑”,其能量伟力该如何更好地进一步克服实践进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消弭理论先导性和实践相对滞后性之间的张力?如何不断以新的载体、新的途径和新的方式继续发挥好精神教育的积极作用?这些是现实带给我们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其二,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精神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党在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党性锤炼和示范带动效应。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重大战略抓手,从战略上突出全面从严治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引领作用,从路径上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实践融入党的建设,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这些新实践、新经验需要我们从理论层面进一步作出总结。其三,基于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执政党和领导党这一双重政治定位,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必然是从执政党自身建设开始。实践已经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不容置疑,在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也由此决定着长远同向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必须探明全面从严治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关系,进而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回应和现实观照。 基于上述内容,本书试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入手,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作为鲜活的实践场景,把阐释二者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切口,以深入揭示在当代中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对“四个伟大”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际效果的重要影响,从而进一步探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中国逻辑以及价值观塑造的中国路径。

作者简介

裴泽庆,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二级教授、博士。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现代政党政治、基层民主与治理。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建设研究》等个人重要学术著作和主编出版物15部,其中《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入选了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荣获了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精品教材奖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