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家庭抗疫心理自助指南

家庭抗疫心理自助指南

1星价 ¥17.9 (6.0折)
2星价¥17.9 定价¥2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607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8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68060783 ; 978-7-5680-6078-3

本书特色

本选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立足家庭抗疫,强调自助性。当今疫情下,家庭变成防控疫情的主要阵地,引发了家庭成员一系列的身心问题。本书着眼于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强调*理自助,激发家庭动力,促进家庭的积极成长。2.传播科学观念,强调专业性。本书立足于科学的心理学原理,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和家庭理念,教给家庭一些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方法。3.聚焦问题解决,突出实用性。本书密切关注疫情影响下家庭的变化和常见的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教给家庭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4.文字通俗简洁,具有可读性。本书在内容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选用可读性强的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有名心理学家、重量教学名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何先友院长联合主编。编写团队由心理学领域积极参与抗疫心理援助工作的一线骨干教师组成。 本书的编写遵循专业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疫情影响下家庭心理问题和促进家庭积极成长相结合。全书立足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疫情影响下不同群体的心理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与心理调适、家庭不同成员的心理调适、家庭对特定问题的应对、家庭的对外关系调适几大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提出了专业的心理自助方法和调适策略。这些方法和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家庭当下的心理问题,也有助于家庭未来的积极成长,有助于疫后的心理重建。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配图小林漫画幽默而感人,具有可读性。 本书适合疫情影响下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阅读,也可供广大的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参考。

目录

目录

**章 疫情影响下不同群体的心理变化
一、面对疫情常见的身心反应 ...1
二、职业群体的心理变化 ...11
三、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 ...14
四、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18
五、居家群体的心理变化...22

第二章 疫情影响下家庭生活的变化与心理调适
一、家庭功能的变化与心理调适 ...31
二、家庭成员职责的变化与心理调适 ...37
三、家庭氛围的变化与心理调适 ...42
四、家庭关系的变化与心理调适 ...49
五、构建好家庭阵地的策略 ...54
六、促进家庭积极成长的心理策略 ...60

第三章 疫情影响下家庭不同成员的心理调适
一、核心家长的心理调适 ...69
二、家庭老人的心理调适 ...76
三、家庭学前儿童的心理调适 ...84
四、家庭中小学生的心理调适 ...96
五、何时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103
六、疫情结束后心理问题及调适 ...110

第四章 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对特定问题的应对
一、家庭对各种疫情信息的应对 ...121
二、家庭对外部突发事件的应对 ...125
三、家庭成员外出活动的应对 ...128
四、家庭成员发生病症的应对 ...132

第五章 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对外关系的调适
一、家庭与公共部门关系的调适 ...137
二、家庭与工作单位关系的调适 ...140
三、家庭与社区邻里关系的调适 ...145
四、家庭与亲朋好友关系的调适 ...151
展开全部

节选

文摘1:重大事件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让人猝不及防,加上病毒的危害性较大、传染性强,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自然而然地,它也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变化。不同的群体往往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思维方式,在社会中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在面对疫情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变化。 文摘2:职场人员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的主心骨,承担的责任重大,肩负的使命艰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职场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好不容易盼到一个春节长假,想着应该可以好好休息调整一下了,却不曾想一场重大疫情的到来,看似把他们困在家中,让他们可以尽情休息,实际上却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使他们产生了不小的心理困扰。 精彩文摘3: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老年人免疫功能弱,且可能存在许多基础性疾病,使得他们在面对病毒时更加脆弱,更易感染且容易出现危重症。因此,在家隔离期间,我们都需要跟家里的父母聊一聊,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情绪,良好的作息,适度的室内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危机。 可是,有些人可能觉得说服父母简直难如登天。疫情已经如此严重,父母依旧我行我素,出门不戴口罩,准点奔赴麻将室,用他们的话说,都是熟人,谁不认识谁啊,哪里会有病毒。要么就说,当年“非典”我不也没戴口罩,不是也没啥事吗?难怪网友们疾呼:这届父母真难带! 没等疾呼多久,出门前还说着“街上都没人戴,我戴着多奇怪啊”的父母,突然画风一转:这次真的很严重啊,比当年的“非典”还要严重。加之疫情的发展,各大媒体都在报道疫区情况,频繁接触这些负面信息,他们开始焦虑恐慌。 正当我们愁着怎么安抚父母的情绪,也许没两天,他们又带回一个令你头疼的谣言:喝酒抽烟可以防肺炎!爸爸们就开心得不得了,正要为常年的憋屈而扬眉吐气的时候,我赶忙拿出手机说:“看看,朋友圈才说了这是谣言。”此后家里时不时会听到各种谣言,有时候令我们哭笑不得,这谣怎么辟啊? 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看: 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父母病毒多么厉害,戴口罩多么重要,完全没效。可是,街坊之间不管聊的是啥,他们就都信了,直接把我们憋出内伤。但如果把我们跟父母交换一下位置,这个过程是不是特别熟悉?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们熬夜的后果多么严重,早餐多么重要,完全没效。可是,某面霜可以改善熬夜肤质,我们就全信了;某游戏一呼唤,我们就啥也不管了。所以,不要觉得这届父母好难带,其实每届的孩子更不好带。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亲子关系跟亲密关系一样,有着权力之争。换句话说:凭什么你说的都是对的,我就要听你的?对于孩子,这句话意味着我要独立,我要证明我成熟了,你再也不能管我了;但对于父母,这句话意味着我还没老,我要证明我还是你的父母,你再大都是我的孩子。所以,家庭里的沟通,后都变成:到底谁说了算。 在家庭当中,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往往是直接、粗暴的。正所谓,我们对外面人微笑,对家里人发飙。沟通语句大多是:我说的是对的,你应该怎么做,如果你不听我的,你以后就知道是什么后果了。这样的先入为主且带有威胁性的语句,是糟糕的沟通方式。事实上,父母喜欢用这种方式教育我们,我们对此非常厌恶,可是在劝说父母的时候我们却也是如此。而在其他场合,深谙沟通技巧的我们绝不会这样说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亲子关系具有亲密性和永久性,如此亲密又牢靠的关系,让父母与孩子在沟通的时候无所顾忌,想说什么直接说,说了无效就粗暴点,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无效沟通闭环。 我们可以先问问父母,有没有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情况,跟父母一起讨论这件事,这样就可以避免直接粗暴地表达自己的结论,因为父母未必就比我们了解得少。经过讨论,交流了彼此的信息和想法,不是直接要求父母出门戴口罩,而是告诉对方信息:目前病毒可以通过飞沫、身体接触和气溶胶传播,传染速度快,比SARS病毒传染性更强,现在政府部门要求出门必须戴口罩,不可以聚众。这样就避免了权力之争。戴口罩,不聚众,不是我说的才是对的,不是你必须听我的,这是政府根据疫情采取的必要措施。 同时,对于这届父母,孩子永远是他们放在**位的。《奇葩说》有期辩题:父母要不要等到孩子高考后才离婚?不管反方辩手们怎么去论证,这届父母坚定地认为,无论如何都要等到孩子高考结束才可以离婚,他们的论据只有一个:因为高考对孩子很重要,而孩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所以当父母知道,出门被感染,回家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那简直无法接受。他们会比我们更在意防护措施,也由此可能会有更焦虑恐慌的情绪。 在疫情初期,通常老年人对疫情信息了解不够充分,所以会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随后从广播、电视等媒体接触到更多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后有些老年人会出现恐慌、无助、脆弱、难过、悲观、易怒等情绪。有些老年人因无法维系惯常的广场舞、老年人社交活动而产生孤独、不安、痛苦、抑郁等消极情绪。此外,还有些老年人,因为对疫情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拒绝或不正确佩戴口罩,可能引发与家人或社区网格员的人际冲突,进而引发愤怒、敌对等情绪。那么,如何安抚老人的情绪呢? 平常日子,即使放假,也很少跟父母长久待在一起,一有空可能就约了朋友。疫情严重,在家隔离,却也实现了一家人真正的团聚,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安慰。 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有益于情绪调节。选择父母喜欢且简单的运动,一起做效果更好。

作者简介

莫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课题两项,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在国内外心理学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