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大事记(1949-2018)(精)

包邮中国农业大事记(1949-2018)(精)

¥223.2 (6.2折) ?
1星价 ¥223.2
2星价¥223.2 定价¥3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695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2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109269576 ; 978-7-109-26957-6

内容简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总结70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果,记录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特别策划出版《中国农业大事记(1949-2018)》。该书定位为一部具有非常不错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的大型工具书,记载了中国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种业、农垦、渔业、农产品加工、农机及乡镇企业等各方面重大事件、重要农业文献、重要农业会议、主要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构和人事变动,涉农部门表彰的优选单位和人物等,基本反映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目录

农村产业
一、种植业
二、林业
三、畜牧业
四、水产
五、农业机械化
六、农垦
七、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生产合作组织
八、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农业农村政策
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三、农业生产与保障
四、质量安全与标准化
五、农村法制建设
六、中央1号文件名录

农村劳动力
农业科研与教育
农业经济统计
1949-2018年评奖评优项目选编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农业大事记(1949-2018)》:  七、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生产合作组织  1952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推广互助组和合作社的“结合合同”》。  1952年8月31日,农业部农政司公布1952年上半年全国互助合作运动情况。1952年上半年全国共有互助组600余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000余个,全国组织起来的农户有3500余万户,占全国总农户40%左右。  1953年2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这个决议于1951年12月15日以草案形式发给各级党委试行,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通过成为正式决议,并做了部分修改。  1954年1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通过。这个决议不适用于某些少数民族的地区)。  1954年1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社论说,这个决议总结了各地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两年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这个决议的重点是以办好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来带动互助组的大发展,带动整个互助合作运动前进。这个决议,连同1953年3月公布的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明确地规划出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和具体办法。各级党委,特别是一切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必须用心学习这个决议,把它当作自己工作的指南,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正确地把它贯彻执行。  1954年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积极领导,稳步前进,争取实现今年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社论说,到1954年秋收以前,连原有的140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内,全国总共要办起45000个左右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互助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基础》。社论说:我国共有11000多万农户,已经参加各种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有4790多万户,其中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有273000多户。  1954年4月4日,农业部发出《关于训练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的通知》。通知说,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9万多个。为适应目前合作社迅速发展的需要和为今后合作社大量发展作好准备,各大区和省农业部门应在党委农村工作部统一领导下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训练合作社干部的计划,其所需经费,由农业训练费中开支。  1954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集中力量巩固现有的9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论说,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4年春季为止,已从1953年的14000多个发展到95000多个。这是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在农村执行中的一项重大胜利,巩固9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中心环节,是迅速地建立和改善生产秩序,克服生产关系变革中极容易发生的生产上的混乱现象。  1954年7月7日,<>  1954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重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工作》。社论说,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分配收益问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分配工作做得好,可以巩固内部合作,推动来年的生产,做不好,就会引起部分农民的动摇心理,影响今后生产。社论说,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既要符合半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性质,又要体现出能推进新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作用。因此,必须正确体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融洽结合的关系;必须正确体现全体社员之间互助互利的原则。党在指导合作社进行收益分配工作的时候,必须强调深入实际,创造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每个干部在工作中,既要注意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又要善于掌握党的基本政策,因势利导,耐心教育群众。要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结合在一起,不要盲目的事务主义,也不要空洞的说教。  1954年9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表《关于1953年度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公报说,1953年粮食作物总收获量达到16500余万吨,棉花总收获量达到117万余吨。全国参加在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3%。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14900多个,参加的农户共有275000余户,社数比较1952年约增加3倍,户数比较1952年约增加3.7倍。参加常年互助组的农户占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农户数的28%左右。  195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及时检查和改进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社论说,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帮助干部认清群众路线和命令主义的区别和利害。要使他们切实地记住:办合作社的目的是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创造,但是对于农民劳动者来说,改造就是要他们自愿联合起来。只有自愿的联合才能使合作社办好,才能巩固工农联盟,才能树立农民新的自觉的劳动态度,也才能保证生产的发展。如果违背自愿联合的原则,那么,不管你建立了多少合作社,也将是没有生气的,缺乏生命力的;并且会削弱党和群众的联系,阻碍革命事业的发展。社论还说,不是为检查而检查,是为改进工作而检查;检查不是去找岔子,而是去帮助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党委的负责同志就必须亲赴前线加以掌握,以便把检查工作提到更高的水平上去进行。  1954年12月27日,新华社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已从秋收前的225000多个增加到40多万个。  1955年2月15日,新华社报道:1954年冬和1955年春在全国建立60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已经完成。  1955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培养会计人才》。社论说,财务会计工作跟不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大量发展,成为目前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薄弱一环。不少合作社账目不清,影响了生产和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帮助现有的和正在建立的几十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培养会计人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当前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项突出的任务。  1955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什么必须重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工作》。社论说,现在全国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发展到50多万个,目前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发展数量,而应集中注意于提高质量,也就是说,应当全面转向巩固工作了。已建成的合作社必须从经济上、政治上加以巩固,在发展社的时期出现过一轰而起的错误的地方,今天在巩固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强调深入工作,绝不要把发展工作中的一轰而起转化为巩固时期的一轰而退,或简单粗糙地进行整顿工作,致使工作的弱点被工作作风的弱点掩盖起来,遗留下去,造成无穷后患。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