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时光雕刻者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1315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72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51315531 ; 978-7-5513-1553-1
本书特色
《时光雕刻者》在文学思维上具有前瞻性,采访视野上宽阔,内涵深刻,文笔趋成熟和老辣。 全书囊括了十几位中外作家与艺术家作为访谈对象,从涉及的问题来说,既有文学使命和责任这样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有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既有中国作家的文学生态,又有来华学者的个性认知。
内容简介
《时光雕刻者》是一部反映新时代精神的采访实录, 书中以独特的视角, 涵盖了与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党益民、陈彦、白描、丁晓平、六小龄童等艺术家的深度对话。
目录
柳青:深入农民生活的人民作家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陈忠实:文学依然神圣
王蒙:“阅读经典”不是为了复古
梁衡:叙大情大理写胆识文章
贾平凹:用责任和生命为时代和社会立言
凯莉·安·朗恩:把中美伟大的友谊传递下去
胡宗锋、罗宾·吉尔班克:中英两位学者的文化情怀
艾克雷姆·德米尔卡勒:现代丝绸之路上的土耳其“马可·波罗”
白描:开创“文化非虚构”写作之先河
陈彦:小人物的知行触痛了时代*敏感的神经
党益民:传承红色血脉再现革命史诗
方英文:经典的文学如同名窑瓷杯
丁晓平:为国人扫盲“二战史”
纪红建:肩负担当和责任从脚下开始
六小龄童:孙悟空凝聚了中国人的英雄梦
杨焕亭:传递“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
附录
新常态下,报告文学作家肩上责任不能缺位
肩负责任,用真诚抒写人间大爱
奏响新时代的*强音
发出新时代*强音讲好身边中国故事
文学创作要无愧于良知
愿纯正的报告文学抵达更远处
节选
《时光雕刻者》: 柳青是当代著名作家,曾在西安市长安县皇甫村深入生活14年,创作了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创业史》,这是他**部出版多次并被翻译成俄、英、德、日、西班牙、朝鲜和越南等10多种文字的作品,该作品被认为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之作。柳青的精神遗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谈到文艺需要人民时,他特别提到了柳青,对他“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生活实践与创作追求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当代作家向柳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人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2016年6月13日是柳青逝世38周年纪念日,7月2日是柳青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著名评论家阎纲曾在18年间,总共6次拜访柳青。柳青女儿刘可风,从19’70#:到1978年陪伴父亲走完人生*后9年,她在父亲去世的1978年前后,走访了许多历史当事人,并做了大量的记录;自2000年起,退休后的刘可风耗时十几年全力撰写《柳青传》,试图呈现一个不同于文学史上经常叙述的柳青,呈现一个时代的精神创业史。根据其著作改编的人物传电影《柳青》已拍摄完成。 2016年初至今,笔者多次专程采访了阎纲先生和柳青之女刘可风女士,让我们一起聆听阎纲先生讲述柳青《创业史》的历史价值以及今天我们该如何向柳青学习;一起走进刘可风的《柳青传》,领悟柳青文学的精神精髓,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对话阎纲:回忆柳青 纪念柳青 阎纲,生于1932年,陕西省礼泉县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于兰州大学毕业后供职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文化部。出版评论集《文坛徜徉录》《阎纲短评集》《神·鬼·人》《文学八年》《余在古园》《文学警钟为何而鸣》等12部。曾多次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研究成果表彰奖和中国新文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出版杂感散文集《冷落了牡丹》《哭笑不得》《惊叫与诉说》《座右鸣》《我吻女儿的前额》《三十八朵荷花》《五十年评坛人渐瘦》《文网·世情·人心——阎纲自述》《爱到深处是不忍》《美丽的夭亡:女儿病中的日日夜夜》等14部。单篇《报告文学是与非》和《我的邻居吴冠中》分别获中国新闻奖报刊副刊作品年赛金奖,《孤魂无主》名列第六届老舍散文奖榜首。 魏锋: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三位著名陕西作家中,路遥研读《创业史》,反复读了7遍,从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陈忠实说,他只见过柳青一次,“还是他在上边讲,我在下边听”,他称柳青是“伟大的作家”,也将《创业史》读了7遍,耗时6年创作《白鹿原》。贾平凹说,他那时年轻,读柳青,称柳青是作家的一面旗帜,却缘悭一面。您在18年间多次拜访柳青,这很难得! 阎纲:从1960年全国第三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次拜访柳青起,到1978年柳青逝世的18年间,我总共6次拜访柳青。我熟悉柳青,但没有深刻理解柳青。现在纪念柳青,就要深刻理解柳青,继承柳青。 在第三次文代会召开前一年的1959年4月,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开始在《延河》杂志上连载,同年《收获》转载;1960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年7月22日,全国第三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那时在文艺报工作,专程去看望柳青。 一见面,他说:“乡党!你是礼泉人吧?那就是乡党了。” “你是吴堡人。” “我现在成了长安人,和你离得更近了。”柳青嘴角含笑。 文艺界都在传,说柳青得了一种}圣病,这种病*讨厌香气,洒过香水的妇女从身边一过他就休克……看到柳青偶尔气喘吁吁的样子,我赶陕问候他的健康状况。 柳青笑了,说:“没有那么严重,反正麦子扬花的时候就得躲躲。你看了书是咋想的?”柳青把话题转到《创业史》上。 我说:“首先是《创业史》的语言吸引了我,好像是家乡来人了,里面的‘我跟你没话’‘咱就是这话’,听来真实亲切,一点隔阂也没有。” “那里面的话,外地人懂不懂?” “北方人没问题,越土越亲;南方人怕要大打折扣。” 我提到有同志认为改霞这个人物太知识分子味,篇幅也占得太多,可以删除掉……柳青没有回答。 柳青在文代会上发言:“短短的几年,就把一个几千年落后、分散的社会,从根底上改造了。庄稼人现在成了敢想、敢说、敢做的公社社员。时代赋予中国革命作家光荣的任务——描写新社会的诞生和新人的成长。思想意识的改造是首要的,*重要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工农兵方向的坚定性。” 此后再见,我向柳青请教《创业史》的写作和评价。 柳青说:“咱这个文学界,我算是在这个‘界’中,又算是在这个‘界’外。”然后郑重其事地回答说:“一个作家要写作,必须对人民负责,出发点是人民,表现的是人民,写出来后说好说坏的也是人民;一个作家本事再大,也不能把人民表现得天衣无缝。《创业史》还要不断地修改。” 接着他又说:“写作品,不要梦想轻而易举能够成功,而是要经过读者反复地看、反复地争。一个作品出来,必须创造机会,进行原则性的争论,让人家提出*严格的要求,容许人家*充分地分析书的缺点,也容许有人辩解。辩解的人不算绝对肯定,分析缺点的人不算抹杀成就。然后,看群众的反映,广大群众评判作品,既快又准,一定要交给群众。我认为,这是我们文学登峰造极的唯一途径,但也是非常崎岖的艰苦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你生前不这么做,死后还得这么做。应该争取经过争论,这是我一条*重要的意见。” “你的写作计划?” “《创业史》计划写四部,一直写到公社化。也许写不完,谁知道还会有多少周折。写《创业史》的目的,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歌颂新农村怎样诞生、新农民怎样成长,这是我们一代作家的光荣任务。” ……
作者简介
魏锋,陕西省彬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微风读书会”微平台主编,“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之一,《中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 出版过《春天里放飞梦想》《微风轩书话》等,评论文章曾入选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分析,并在《人民文学》杂志海内外游记征文、全国报告文学征文、全国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5.4¥4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9.4¥28.0 -
我的前半生-全本
¥52.2¥128.0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12.5¥36.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0.3¥29.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0.5¥29.8 -
毛姆自传
¥15.1¥38.0 -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8.6¥26.0 -
曾国藩传
¥13.8¥29.8 -
老舍自述-注疏本
¥23.1¥65.0 -
毛姆:一只贴满标签的旅行箱
¥14.5¥45.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26.9¥59.0 -
三毛传
¥9.0¥38.0 -
生命的烤火者-杨绛传
¥10.6¥32.0 -
拓荒的夏娃
¥17.6¥52.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在中国二十五年:上海《密靳氏评论报》主持人鲍惠尔回忆录
¥19.8¥36.0 -
梁晓声自述
¥14.0¥48.0 -
梁启超家书
¥1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