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利奈尔诗选

包邮阿波利奈尔诗选

1星价 ¥16.8 (3.8折)
2星价¥16.8 定价¥4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76191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2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538761917 ; 978-7-5387-6191-7

本书特色

★法国著名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诗歌精选集; ★“中国翻译界*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著名翻译家柳鸣九先生主编; ★由国内知名翻译家李玉民翻译

内容简介

《阿波利奈尔诗选》收录了阿波利奈尔生的代表作《酒精集》和《图像诗》,阿波利奈尔在诗歌传统中开启了现代诗歌的道路。他的诗歌中融入了诗歌技艺的革新,如对标点的舍弃,对口语的使用;此外还融合了图像、工业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的多重的美,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目录

烧酒集

003 区域

014 米拉波桥(译文一)

016 米拉波桥(译文二)018 失恋者之歌

037 秋水仙

038 玫瑰世界宫

041 歌手

042 暮色

044 安妮

045 死人之屋

057 克洛蒂尔德

058 伴随

063 玛丽姿比勒

064 游子吟

068 玛利亚

070 白雪

071 在安德烈·萨尔蒙的婚礼上朗诵的诗

074 诀别

075 莎乐美

077 门

078 墨林和老太婆

082 江湖艺人

083 窃贼

094 吕勒·德·法尔泰南

097 茨冈女人

098 隐修士

104 秋

105 兰多大道的侨民

109 玫瑰园

111 火场

116 莱茵河谣曲

134 征兆

135 夜晚

137 贵妇

138 婚礼篇

148 狱中篇

153 病秋

155 旅店

157 狩猎的号角

158 葡月


动物寓言集

171 动物寓言集

192 爱而上唯生篇


图画诗集

199 锁链

201 窗户

203 山丘

216 树

219 克里斯蒂娜街星期一

222 算命种种

224 圣梅里教堂的乐师

230 塔

231 云中幽灵

236 在尼姆

239 不眠夜

241 阴影

243 别人叫她璐

245 感激

246 无休无止

248 佳节

250 四季

253 一九一五年四月之夜

255 流放的丽雅

256 寻回的发髻

257 鸽子的拒绝

258 篝火

259 懊悔的石榴果籽

260 金星飞舞

261 骑兵诀别

262 霹雳宫

266 照片

268 英文书写

270 掩蔽所里

272 引信

274 渴望

277 香槟天际之歌

283 土地的海洋

285 战争奇观

289 练习

290 致意大利

299 渡海

300 有……

303 奸细

304 爱之歌

306 香槟的葡萄园工

308 扇形味道

310 明信片

311 回忆

313 前景

315 一只鸟唱歌

317 拒马

320 荣誉之歌

333 美丽的棕发女郎


曾有集

339 采撷

341 亲爱的蓝达

342 镜花水月

344 奇珍

348 当你离去

350 灵魂三叠

353 城与心

354 婚礼

355 伤足游子吟

358 通过你感知未来

360 地狱

362 祝婚词

365 无知

368 在安娜的花园里

371 伊斯法罕

374 河滩

375 蒙帕纳斯

377 怀念勒杜瓦尼埃

383 一首诗

384 电影之前

386 再快点儿

388 恸哭

390 瓦洛尼山沼泽地

392 占梦


给璐的诗章

399 献给璐的诗章(选译)401 在你的明眸中

402 我崇拜你

405 我要再次对你说

407 璐的花冠

410 如果我死在那里

413 因为我向你谈过罪恶

415 我站岗时在思念你

416 绦带

420 等待

423 行军车上吟

425 有……

427 我的回忆

429 我的心

433 一只夜莺

434 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夜景

442 我要的是


展开全部

节选

阿波利奈尔是哪一派的先锋? 进入二十世纪,具有新精神、新思想的文艺青年,诗人如桑德拉尔等,画家如毕加索等,似乎不约而同从全世界集中到巴黎来。一时间,文学艺术领域流派纷呈,创新运动空前活跃,一下子涌现出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一致主义、俄耳甫斯主义、戏剧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这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些运动又同阿波利奈尔的文学艺术活动紧密相连,大多是在他大力推动下进行的,因而他在文学艺术青年中的影响与声望,也是任何人难以匹敌的。 一位釆访记者就明确写道:“《烧酒集》的作者极度彬彬有礼,又特立独行,显示的才情极具鲜明的个性,这为他赢得弟子和朋友:弟子全是他的朋友,而他的朋友又全都有点像他的弟子。”阿波利奈尔每星期二在花神咖啡馆会见朋友,那地方就被人称作新精神花园。 青年诗人勒韦尔迪创办《北方—南方》杂志,在1917年3月15日创刊号上也同样写道:“从前,青年诗人都去找魏尔伦,要把他从晦暗中拉出来。现在我们认为,到了该聚拢在吉约姆·阿波利奈尔周围的时候了,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今天,任何人都不能与之相比,他划出了一条条新路,开导了一个个新方向,他有权接受我们的全部热忱、我们的全部赞佩。” 当时,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派,也称为先锋派,而先锋派旗手这一称号,又显见非阿波利奈尔莫属,只因他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两方面,都同样做出了开创性的、无与伦比的实绩。 阿波利奈尔的文章,乃至讲座,无不有感而发,绝不空论,且观点异常鲜明,往往因为思想前卫而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不得不离开所主持的专栏。他的画评文章十分精彩,往往言简意赅,寥寥数十字,就勾勒出一位画家的个性,或者一个画派的特点,这里举出几例来共赏: “杜弗尔努瓦先生才华的特点,就是牢实,拥有大量的欣赏者。不过,这位画家主要让我们满意,而不是使我们感动。……我们真想祝愿,杜弗尔努瓦先生在一段时间走走歧路。” “拉普拉德先生牢牢扎根于他的时代,因而他的艺术转瞬即逝,如同一切既缺乏对过去的一种透辟的认识,也不倚重对未来的一种先知先觉的艺术。” 请看他是如何赞赏他十分喜爱的画家乔治·布拉克的: “这位画家无异于下凡的天使。他比别人更纯洁,根本不理会与他的艺术无关的东西,而猛然间,那无关的东西却把他推下他居住的天堂……这位画家构图作画,唯一绝对的考虑,就是饱满的新意、饱满的真实……每件作品都变成一个新天地,有其特殊的法则……他的每一幅绘画,都是前人还未尝试过的一种奋力的丰碑。” 1910年,他参观高更画展后,则写下这样的话: “保尔·高更以其超凡的品质,返璞到人类的边缘,以便捕捉艺术的神圣纯洁性,而这些超凡的品质,必将把他置于*伟大的艺术家之列……” 阿波利奈尔作为先锋派的旗手,旗帜总是非常鲜明,显扬什么,贬斥什么,从不随意置词。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艺术评论文章虽然庞杂散乱,大脉络却十分清楚:始终支持一切艺术创新的努力,始终为大目标,一种全新的艺术而奋斗。他在《美学沉思录——立体派画家》中就明确指出: “希腊艺术在美的方面,有一种纯粹人性的观念;这种艺术把人当作完美的尺度。新画家的艺术,则把无限的宇宙当作理想,而有此理想,才有一种衡量完美的新尺度,画家艺术家也就可以凭借这种尺度,给予物体的比例,合乎自己所期望引导到的可塑度。” 阿波利奈尔还认为,自然界表现出来的秩序,仅仅是艺术的一种效果;世间如果没有了诗人,没有了艺术家,人们对宇宙崇高的理念就会垮掉,很快就会厌腻大自然的单调,于是,一切又要重归混沌状态。因此,“伟大诗人和伟大艺术家的社会功能,就是不断地更新自然界在世人眼中的表象”;“创造这种幻象:典型,正是艺术的特性,也正是它的社会角色”。 在新型艺术家刚刚崛起的时候,占据艺术圣坛的还一直是尊贵的、冷淡而了无生气的学院派,百年老字号的“消防派画家”。阿波利奈尔说他们“标榜师法生命,其实仅仅师法死亡”,学院派往往就意味“艺术的冬眠”“艺术的死亡”。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艺术恰恰处于这种冬眠状态,一批有才华的青年画家,诸如毕加索、德兰、德洛奈、布拉克等,以前所未有的大无畏精神,提出了美本身的问题,仅用少许几年的探索,就汇成一股潮流,掀起一场势不可挡的艺术创新运动,要按照全新的表现方式,创造出一个时代*有力、*生动而又*典型的艺术作品。 这股潮流从野兽派到立体主义,这两种艺术运动相交替,汇聚而成。从一开始,阿波利奈尔就站在这场运动的潮头浪尖,他是头一个充分认识这场艺术运动的伟大意义的人,他说如果没有其大胆创新足令公众惊讶,也让学院派咬牙切齿的先锋画派来拯救伟大的艺术,那么绘画这种大艺术,今天就势必沦落为小艺术了。阿波利奈尔在这一时期所发表的艺术评论文章,无论数量上还是理论高度上,都是首屈一指,无人能及的。在他的推动下,1911年巴黎独立画家美术作品展览会的四十一个展位全由立体主义画家订下;同年又首次出国,到布鲁塞尔展出。他在展会画册前言中,以参展艺术家的名义,正式使用了“立体主义和立体主义画家”的名称。 阿波利奈尔于1913年出版的《美学沉思录——立体派画家》,可以说就是立体主义的《圣经》。立体主义也成为二十世纪成就*大、影响*大的艺术流派,延续着伟大的艺术。 阿波利奈尔无论谈诗歌创作还是造型艺术,都是短篇散论,不成为也无意成为体系;然而,正如他的艺术散论推动立体主义的发展胜过任何系统理论一样,他的文论对二十世纪法国诗歌发展的作用,也是任何体系所难比拟的。而且应当指出,他的文论和画论,只有一个灵魂,只有一种主张。他所说的“不断地更新自然界在世人眼中的表象”,这是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艺术家共同的社会功能。他大力推重的立体主义这门能一直升华到创造的构思的艺术,同他极力倡导的诗歌新精神,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创新”。 他在《新精神和诗人》一文中写道:“新精神奋斗的目标,是要恢复创新精神,要明明白白地理解所处的时代,打开新视野,观察内在和外在的世界。” 这篇长文是在巴黎老鸽棚剧院宣讲的,同时还朗诵了阿波利奈尔的几首诗。1917年11月26日的那次诗歌朗诵讲座会,是文学和艺术先锋派的一次盛会,文学青年和艺术青年一起聆听阿波利奈尔的“新精神”,意义重大而意味深长。 阿波利奈尔认为,“现代诗人,首先就是探索总是全新的实真的诗人”,而且这种探索是无止境的,因为诗人不会一劳永逸地发现实真,实真永远是新的,它同美一样不是永恒的。他还认为,诗歌与创造是同一件事,在人力所能及的限度内,唯有发明创造者,才可以称作诗人。一个是永无止境地探索,一个是永不休止地创新,这就是阿波利奈尔文艺观的核心内容。 阿波利奈尔既不像传统主义者所主张的都样,封闭在过去定型的样板中,又不以某些先锋派的那种方式,否定过去而只看未来。他是波德莱尔所下定义的那种现代人,具有包含生机论和动力论的艺术进化的观念,身上流淌着前人的血液和文化乳汁,并且肩负着哺育未来几代人的使命。正如他著名的比喻所说:“人总不能走到哪儿,就把自己父亲的尸体运到哪儿。……然而,我们的双脚却怎么也离不开埋葬死者的土地。”早在1902年,阿波利奈尔就明确表示要干实事,不要学派:“要学派干什么呢?当代*大的诗人雅姆,他属于哪个派别吗?……大诗人,您是一位拉马丁,您还是创作诗吧,不要创立学派。”他为立体主义艺术摇旗呐喊,但是无意趁势搞个立体主义诗派;他偏爱一些带“主义”的名称,如“俄耳甫斯主义”“超自然主义”,*后是“超现实主义”,然而他从不正名顺言。他说:“这些称号无关紧要,要由时间决定(哪个适合于他)。”他倡导的新精神,绝不搞什么流派,而是要成为文学的一个巨大潮流,汇聚自象征主义和自然主义以来的所有流派。 他支持过或者接近过的,无论哪一流派,哪怕打着先锋派的旗号,如同时主义、未来主义,一旦故步自封,他就会毅然分手。因此,只有在创新的意义上,他才是先锋派的旗手;进而言之,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艺术的潮流中,阿波利奈尔仅仅是创新派的旗手。 阿波利奈尔是怎样一位诗人? 无处不诗,无物不诗,有时无比玄妙,有时明白如话,这就决定了阿波利奈尔作为诗人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初读他的诗,往往迷惑于其变化,难以把握其常态,深感其变化无常。殊不知其常态,恰恰处于无界限的自由状态中。 阿波利奈尔认为诗的领域没有界限。 诗无界限之语,出自雨果《东方集》序言,这话只有几个人理解,阿波利奈尔便是其中一个。他认为诗人追求美,尤其要追求真,而追求真就必须深入未知的事物中,总有出乎意料、令人惊诧的结果,这就是当今诗歌的主要动力。 阿波利奈尔也*早领悟诗歌并非规则的事,也不是尊重趣味的价值与美的价值的事;诗歌本身并不属于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激情,或者特定的思想;诗歌首先取决于生活的优质、目光的优质,然后取决于语言的优质。 阿波利奈尔作诗,总是不断尝试着融合感知的世界和梦想的世界,力图消除两个世界的界限,创造一种新的现实;而这种创造就需要一种新的语言,诗从而溢出诗的辖区,扩延到文学表现的所有形武。图画诗就是他的一种创造,可以说其他形式的写作,他无不试图抒发诗情,虽然那不能再称作诗了。 阿波利奈尔所导扬的新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精神,首先就浸润他的灵魂,融于他的血液,化而为诗,则开了一代诗风。 阿波利奈尔*先使用“超现实主义”一词,他的这句话“从日常的一件事出发:一块失落的手帕,诗人就能用它充当杠杆儿,撬起整个一个世界”,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好的注解。阿波利奈尔的一首首诗,就是从日常事实出发,创造出来的一个个世界。超越现实的想象,进入无限和未来的境界,驰骋于实存或虚幻的苍茫空间,遨游于过去和未来的浩渺时间。请看诗人自道: 我们要开发渊默的深厚巨大的善 以及能随意驱逐或者召回的时间 请可怜我们始终战斗 在无限和未来的前线 时间可以随意驱逐或召回,在无限和未来的战场上奋斗不息。可见诗人所破乾追求的,是要超越现实本体,进入*丰富多彩、*鲜为人知,又无限广阔的领域,创造出心理时空与时空流相交汇的诗境。这种艺术创作突破了直接经验的局限,是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理”的想象活动,从而展示了远比现实世界繁复深邃、绚烂奇妙又令人惊叹的艺术境界。阿波利奈尔向我们描述了那种广阔奇幻之境:“那里有鲜花盛开的神秘供有心人釆撷”,有“新型烟头”和“从未见过的颜色”,那里有“应当视为现实的/难以计数的幻觉”(《美丽的棕发女郎》) 名篇《米拉波桥》就向读者展现出这样的意境:一对情侣在桥上幽会,执手相对,正是良宵美景、两情欢洽的甜美时刻;然而诗人在生活中屡屡希望又屡屡失望,在爱情上频频恋爱又频频失恋,凡此种种失意和磨难、种种愁苦和憾恨,长期郁积在他那敏感多情、时时跃动的心灵中,恰好在欢悦销魂的瞬间里迸发出来: 米拉波桥下塞纳河水流 相爱难长久 此情可待成追忆 常恨欢乐总在断肠后 良宵来临晚钟幽 流光水逝我独留

作者简介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Apollinaire,1880—1918),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文艺评论家,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先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