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与传播研究(全8卷)

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与传播研究(全8卷)

1星价 ¥351.4 (7.2折)
2星价¥351.4 定价¥4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56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84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300285641 ; 978-7-300-28564-1

本书特色

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与传播研究是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双**大学项目“北京多模态文化**传播与人工智能译述系统开发”的结项成果,一共八个分册,包括多模态影视翻译理论、多模态戏曲翻译理论、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多模态认知与文化传播、北京戏剧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北京历史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北京建筑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和北京民俗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 这套书是作者对多模态文化翻译的一个研究成果。传统的翻译研究是单向的,角度是单一的。这部书稿提出,翻译,尤其是视听说翻译,是个多模态翻译过程,涉及视觉翻译、听觉翻译、肢体语言翻译以及文化翻译,和其他的有形及无形的语言的翻译。

内容简介

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与传播研究是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双品质大学项目“北京多模态文化靠前传播与人工智能译述系统开发”的结项成果,一共八个分册,包括多模态影视翻译理论、多模态戏曲翻译理论、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多模态认知与文化传播、北京戏剧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北京历史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北京建筑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和北京民俗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

目录

第五章 研究方法 / 139
**节 量化方法 / 141
第二节 质化方法 / 153
第六章 理论价值与未来发展 / 167
**节 研究现状 / 169
第二节 理论价值 / 173
第三节 未来发展 / 178
参考文献 / 182
展开全部

节选

前言文化翻译与传播架起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互鉴之桥。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了各自灿烂的文化,民族的特性和国家的差异造就了各自文化间的差异性,唯有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才能推动国家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促进。交流的前提是语言相通,语言通则路路通,翻译则是实现不同语言相通的手段,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语言相通的高度,提升翻译质量就是提升语言相通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必须通过语言的交流才能得以传播和传递,因此,文化翻译是文化在语言间的转换,文化传播是文化在语言间的传递,文化翻译是文化传播的前提,文化传播是文化翻译的结果,文化翻译与传播实现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民族文化和不同国家文化的发展,为当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支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形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原来以文字表述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形式已经转变为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传播形式,而这种图文结合的传播形式现在正被视频传播形式替代,视频和音频相结合的文化传播形式逐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这种融合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多个信息通道的文化传播方式称为多模态文化传播,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翻译与传播自然变成多模态文化翻译与传播,这种翻译与传播形式对传统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文化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效果自然受到多模态文化翻译与传播理论发展的制约。所以,多模态文化翻译与传播理论建构研究成为当下紧要的研究课题,其理论指导能力决定着文化翻译与传播的效果,更决定着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本研究针对中华文化翻译与对外传播的现状和主题内容建构文化翻译理论和文化传播理论,通过撰写四本专著《多模态戏曲翻译理论》、《多模态影视翻译理论》、《多模态文化翻译理论》和《多模态认知与文化传播》对相关理论进行建构,以期实现对中华优秀文化外译与传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并在理论建构过程中逐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北京正在建设“四个中心”,其中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需要把北京的优秀文化国际化,此过程必然涉及北京优秀文化的外译与传播。北京优秀文化主要包含北京民俗文化、北京建筑文化、北京历史文化和北京戏剧文化,因此,本研究通过撰写四本专著《北京民俗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北京建筑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北京历史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和《北京戏剧文化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以及其英译本把北京优秀文化传播到国外去。国外受众如果学过一些汉语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就会对北京优秀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知。这四本北京优秀文化图书是在本研究前四本专著所建构的多模态翻译理论与传播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内容筛选和结构设计,整套八本专著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国外对中华优秀文化感兴趣的受众和国内对对外文化传播感兴趣的受众都可以从中受益。本研究旨在在多模态信息技术条件下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解决以往单模态呈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瓶颈,顺应新技术和读者新期待的要求,建构多模态文化传播理论,以多模态形式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充分调动国外受众的听觉、视觉和感觉等多个信息通道,帮助他们实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真实体验和具身体验,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为未来中国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

作者简介

王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认知心理学博士,兼任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翻译和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兴趣为语言认知和翻译认知。研究兴趣为语言认知和翻译认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有《口译心理学》和《口译认知研究》等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和国家广电总局对外翻译传播项目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