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776037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3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37760379 ; 978-7-5377-6037-9
本书特色
★古往今来,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不分古今、中外、尔我,是则是,非则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 ——刘绍武治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部分,分别是《伤寒论》总论、《伤寒论》各论和《伤寒论》讲论,部分充分肯定了《伤寒论》的学术价值,阐述了六病与六经的关系、三部的定位等,介绍了三部六病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三部六病角度详细论述了《伤寒论》各病的立纲与归类;第三部分为作者在全国经方论坛的讲座内容,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阐释突破了三部六病原有的观念。
目录
**章 历史源流
**节 张仲景生平
第二节 《伤寒论》时代背景
第三节 王叔和与《伤寒论》
第四节 宋本《伤寒论》
第五节 《伤寒论》学术价值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节 六病并非六经
第二节 六病的三部定位
第三节 纲不系目 方不类聚
第四节 病名重订
第五节 辨证规律
第六节 张仲景组方原则及其分类
《伤寒论》各论
**章 太阳病与厥阴病
**节 立纲
第二节 归类
第二章 阳明病与太阴病
**节 立纲
第二节 归类
第三章 少阳病与少阴病
**节 立纲
第二节 归类
第四章 合病杂病
《伤寒论》讲论
**章 《伤寒论》六经当为六病
第二章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辨证程序
第三章 《伤寒论》三阴三阳渊源探究
第四章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两个切入点和一个落脚点
第五章 《伤寒论》时位辨证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章 柴胡剂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柴胡类方的临床应用
第九章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 桂枝类方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 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
节选
《三部六病高级教程》: 一、归类《伤寒论》虽被历代医家奉为医方之祖,然而后学者只能望洋兴叹,“古方不能今用”,束之高阁。导致此结果的另一重要因素为《伤寒论》条文编排上十分混乱,阴阳不分,表里混杂,古代医家亦早已看出这一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重编,如徐灵胎以方类证、尤在泾以七法归类等。 1.归类的原则必须遵循三部六病的规律 (1)三部分清,六病辨明。 三部既是生理的,也是病理的,在证的表现上要区分开表证、里证、表里证。对三阳来说,邪欲外达,即为表证;邪热内结,即为里证;邪热弥漫,既无外达之机,亦无内结之势,即为表里证。对三阴来说,寒由内生,即为里证;阳虚于心肾,即为表里证;阳虚于表,即为表证。如此三部分明,表证、里证、表里证定位清晰,则完成了**步。 定位之后,“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按《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则于表证、里证、表里证之中再分阴阳。阳证为热为实,阴证为虚为寒,这样就区分为六类不同性质的症候群,叫做六病。六病只讲了阴阳的对立,而没有谈阴阳的统一。在对立之间,另立统一的证,命名为部证,只有部性,没有属性。 (2)寒热的整体性,虚实的局部性。 三阳之热或三阴之寒单独出现时,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本质是一致的。并且寒热是充满整体的,无处不热,无处不寒。如第168条“表里俱热”之白虎加人参汤证和第219条“三阳合病”之白虎汤证。凡热皆用清法,“热则寒之”。热与三部结合以后,其清法仍然无差别,如表部麻杏甘石汤中石膏以清表热,半表半里部竹叶石膏汤中石膏以清半表半里之热,里部大承气汤中大黄以清里热。寒证也是如此,如第225条“表热里寒”之四逆汤证,第317条之“三阴合病”之通脉四逆汤证。凡寒皆用温法,“寒则热之”。寒与三部结合以后,其温法仍然无差别,如表部之第29条四逆汤证的厥,里部之第277条四逆汤证的“自利不渴”,半表半里部第304条附子汤证之“背恶寒”,皆以附子、干姜温其寒。因此寒热的出现是整体性的,结合了哪一部而表现出哪一部症状,我们就将其划归哪一部的寒热。三阳热或三阴寒治为一法。 虚实是三部的,没有三部就没有虚实可言。表实无汗,表虚自汗出;里实胃家实、大便难,里虚腹满、吐利;半表半里实胸满,半表半里虚心动悸、短气。离开三部,虚实不复存在,因而虚实是局部的,治法也各有差异。表实汗而解之,里实吐下攻之,半表半里实散之消之,表虚用当归养血和营,里虚用苍术燥湿健中,半表半里虚用人参益气强心。三部之虚实不同而治法各异,体现了虚实的局部性。六病的根本区别在于虚实补泻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中,温清分阴阳,汗吐下补消辨三部。 ……
作者简介
马文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风湿免疫病、肿瘤病、老年瘸,对治疗心身疾病尤为独到。 现任北京三部六病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生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会社区卫生分会会长。曾获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届名医”、山西省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等荣誉。 担任山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医组成员。承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山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顼。主编学术著作11部,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40余篇,研制开发了六类制剂品。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1.9¥39.8 -
小儿推拿秘旨
¥4.0¥9.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26.5¥59.0 -
中医诊断全书
¥19.2¥59.0 -
勾勒姆医生
¥20.7¥59.0 -
本草纲目
¥27.4¥76.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4¥5.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26.6¥70.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5.2¥38.0 -
脉因证治
¥4.8¥13.0 -
民间针灸三百方
¥2.3¥7.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3.6¥32.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人体解剖学常用词图解(精装)
¥45.8¥158.0 -
黄帝内经
¥43.5¥68.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19.1¥58.0 -
针灸大成
¥29.2¥65.0 -
常见急救常识图解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