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678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0367882 ; 978-7-5203-6788-2
本书特色
海陶玮的出现,使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进入了专业阶段。面对这位先驱和奠基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丽丽选择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是**明智的。海陶玮的陶诗翻译和研究开始早、起点高,在西方学界影响巨大,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为难得的是,他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受到了陶渊明的深刻影响,学术研究内化为自身血脉,构成了西方汉学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本书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是一大亮点。 本书以陶诗的翻译和研究为中心,其他方面,如海陶玮对宋词的研究、在哈佛的教学、与叶嘉莹先生的交往等,今后都可以单独写成论文乃至另一本专著。
内容简介
詹姆斯?罗伯特?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 1915-2006)生前长期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本土“位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是“美国汉学届的泰斗”和“研究中国文学有名的非常不错”(康达维,1994)。本书在全面搜集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所藏档案文献和靠前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分析海陶玮在陶渊明诗文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对陶渊明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接受,揭示海陶玮的陶渊明研究在世界陶学史和西方汉学目前的重大影响以及对靠前陶学的借鉴启示意义。
目录
**章 海陶玮三篇陶学论文的贡献
**节 20世纪50年代《陶潜的赋》
一 陶渊明辞赋的“因袭”和“开创”
二 “《归去来兮辞》开创个人表达传统”之辨析
三 对陶学公案《闲情赋》的回应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陶潜的饮酒诗》
一 还原“寄酒为迹”之“迹”
二 解读陶渊明饮酒诗的路径
三 建构陶渊明研究的认知和范例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陶潜诗歌中的典故》
一 典故解读中的古今中外
二 从“作者用典”到“读者解典”
三 七类典故的翻译策略
第四节 三篇陶学论文的贡献
一 开启英语学界的中文辞赋和陶学研究
二 奠定英语世界解读陶渊明的基调
三 启发英语世界的典故研究
第二章 海陶玮《陶潜诗集》译注的特色
**节 翻译的特色
一 笺注翻译
二 忠实达意
第二节 注释的特色
一 语文分析
二 修辞阐释
三 互文比照
第三节 评论的特色
一 中西比较
二 独特评析
三 谨慎存疑
第四节 《陶潜诗集》的价值与局限
一 中西兼容的译介理念
二 开启陶学从翻译到研究的阶段
三 整体评介和美学赏析的不足
第三章 海陶玮的“陶渊明式”生活
**节 海陶玮归隐田园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海陶玮简朴本真的个人生活
第三节 海陶玮书酒会友的人际交往
第四节 陶渊明的美国“知音”
一 初遇陶诗
二 “知音”之旅
三 美国知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海陶玮年谱
二 海陶玮作品分类年表
三 哈佛大学档案馆藏海陶玮档案目录和图影
四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馆藏海陶玮原始书信和报刊文献影印件
后记
作者简介
刘丽丽,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和英美汉学研究。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