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88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7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20368841 ; 978-7-5203-6884-1
内容简介
状语作为一种句法成分,主要作用是表示事件的状态(广义)。汉语从上古到现代,状语的构成形式、语义类型都有不少变化,至今还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本书以《左传》《论语》《孟子》《国语》《史记》等为基本语料,辅以上古至中古汉语其他重要文献,以状语位置上成分的形式类为纲,以能突出上古汉语特点的状语(包括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和介词组作状语)为考察重点,结合语义指向和多项状语共现顺序等专题,抢先发售全面细致地考察上古汉语状语系统的面貌,揭示上古汉语状语的若干重要特点,为汉语史状语的整体研究建立一个共时平面上的框架,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现象进行初步的历时演变考察。这对于建立上古汉语语法系统、对于整个汉语语法史研究都很有意义。
目录
**章 绪论
**节 状语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当前研究综述
一 汉语语法史关于状语的研究
二 现代汉语关于状语的研究
第三节 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 重点语料
第五节 各章内容概述
第二章 上古汉语状语概貌
**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形式类
一 状位典型成员
二 状位非典型成员
三 有争议的成分
四 各形式类的连用
第二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语义类
第三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名词作状语
**节 名词状语的分类
第二节 N状V结构所受限制
一 A类N状V所受限制
二 B类N状V所受限制
第三节 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考察
一 名词作状语的衰微
二 N状衰微的原因
第四节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
一 现代汉语N状V结构鉴别
二 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标记性
第五节 时间词作状语及其演变
一 时间词作状语的分类
二 时间词作状语的替代形式
第四章 动词作状语
**节 状位动词的鉴别
一 状位动词与副词
二 状中与连谓
三 状中与动宾
第二节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
二 状位动词标记性分析
第五章 形容词作状语
**节 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范围
第二节 状位形容词的鉴别
一 连谓和状中的区分
二 状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分
第三节 状位形容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现代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二 上古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三 状位形容词标记性分析
第四节 状位对形容词的选择
一 状位对形容词典型性的选择
二 状位对形容词语义属性的选择
第五节 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虚化
一 状位形容词的分化条件
二 状位形容词虚化的鉴别方法
第六节 状态义形容词作状语
第六章 介词组作状语
**节 介词组作状语的类型
一 介词的确认
二 介词组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上古汉语介词组的分布及规律
一 “以”词组的分布差异及解释
二 “自”词组的语序演变及分布规律
三 “于”词组的分布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状语的语义指向
**节 上古汉语状语语义指向概述
一 单一语义指向的状语
二 复杂语义指向的状语
三 不易确定语义指向的状语
第二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一):“咸”“皆”“尽”“悉”
一 “成”“皆”“尽”“悉”的语义特征及出现的语义环境
二 “成”“皆”“尽”“悉”的语义指向
第三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二):“又”和“复”
一 “又”“复”的词义基础
二 “又”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三 “复”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四 “又”“复”对谓语中心的选择
五 “又”“复”的划类问题
第四节 名词、形容词、动词状语的语义指向
一 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二 形容词、动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八章 多项状语的共现顺序
**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类型
一 同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二 异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第二节 副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总括副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又”“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第三节 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与~”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二 “以~”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三 “为~”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四 表方所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五 表时间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六 其他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七 小结
第四节 其他形式类状语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普通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形容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三 疑问代词、数词、动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第五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基本规律
结语
一 上古汉语状语整体观照
二 上古汉语状语专题讨论
三 有待继续关注的问题
引用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状语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当前研究综述
一 汉语语法史关于状语的研究
二 现代汉语关于状语的研究
第三节 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 重点语料
第五节 各章内容概述
第二章 上古汉语状语概貌
**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形式类
一 状位典型成员
二 状位非典型成员
三 有争议的成分
四 各形式类的连用
第二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语义类
第三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名词作状语
**节 名词状语的分类
第二节 N状V结构所受限制
一 A类N状V所受限制
二 B类N状V所受限制
第三节 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考察
一 名词作状语的衰微
二 N状衰微的原因
第四节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
一 现代汉语N状V结构鉴别
二 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标记性
第五节 时间词作状语及其演变
一 时间词作状语的分类
二 时间词作状语的替代形式
第四章 动词作状语
**节 状位动词的鉴别
一 状位动词与副词
二 状中与连谓
三 状中与动宾
第二节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
二 状位动词标记性分析
第五章 形容词作状语
**节 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范围
第二节 状位形容词的鉴别
一 连谓和状中的区分
二 状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分
第三节 状位形容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现代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二 上古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三 状位形容词标记性分析
第四节 状位对形容词的选择
一 状位对形容词典型性的选择
二 状位对形容词语义属性的选择
第五节 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虚化
一 状位形容词的分化条件
二 状位形容词虚化的鉴别方法
第六节 状态义形容词作状语
第六章 介词组作状语
**节 介词组作状语的类型
一 介词的确认
二 介词组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上古汉语介词组的分布及规律
一 “以”词组的分布差异及解释
二 “自”词组的语序演变及分布规律
三 “于”词组的分布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状语的语义指向
**节 上古汉语状语语义指向概述
一 单一语义指向的状语
二 复杂语义指向的状语
三 不易确定语义指向的状语
第二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一):“咸”“皆”“尽”“悉”
一 “成”“皆”“尽”“悉”的语义特征及出现的语义环境
二 “成”“皆”“尽”“悉”的语义指向
第三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二):“又”和“复”
一 “又”“复”的词义基础
二 “又”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三 “复”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四 “又”“复”对谓语中心的选择
五 “又”“复”的划类问题
第四节 名词、形容词、动词状语的语义指向
一 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二 形容词、动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八章 多项状语的共现顺序
**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类型
一 同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二 异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第二节 副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总括副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又”“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第三节 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与~”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二 “以~”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三 “为~”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四 表方所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五 表时间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六 其他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七 小结
第四节 其他形式类状语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普通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形容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三 疑问代词、数词、动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第五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基本规律
结语
一 上古汉语状语整体观照
二 上古汉语状语专题讨论
三 有待继续关注的问题
引用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苏颖,女,满族,籍贯吉林辽源。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和辞书编纂研究工作。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语文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已完成1项,在研1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3¥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