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261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59826114 ; 978-7-5598-2611-4

内容简介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因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称“壶城”。它既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又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江、大龙潭、元宝山……“柳江人”、柳侯祠、柳州文庙……柳汽、柳钢、五菱、宝骏……壮族莫一大王、苗山坡会、侗族多耶……螺蛳粉、融安金橘、三防鸭……从自然到人文,从科技到文化,从历史到当下,柳州这座城市拥有独特的气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全景柳州》一书在极力探寻柳州自然地理与城市文明的关系,从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范畴,对柳州的自然、空间、人文、民俗等方面进行全景式解读,挖掘柳州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承袭与创新,重现历史留在这个城市的记忆,展现柳州全景的今日面貌。全书分天赐、化成、技艺、风物四个板块进行阐述,图文紧密结合,以摄影图片展现今貌,用文字讲述柳州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

目录

**篇 天赐

百里柳江,日进千里 2

元宝山之宝 8

鹿寨国家地质公园,天造的香桥 14

贝江:一江碧水向东流 20

九万大山的身世之谜 26

石门仙湖 , 自带仙气 32

幽境四十八 38

双龙沟:久违的森林 44

老子是真仙 49

人间龙女沟 54

拉沟自然保护区的精灵 58

城市边的绿色宝库 62

柳州大龙潭:雷神之宅 66

第 二 篇 化成

柳城巨猿洞 72

“柳江人”探秘 76

中石器时代的标本:白莲洞与鲤鱼嘴遗存 80

甘香一脉柳侯祠 84

重修柳州文庙 88

出乎震之万物生:柳州东门城楼 92

从柳州出击 98

支撑柳州工业的那些“**” 102

光荣与梦想:柳州工业博物馆 110

进德镇九厅十八井:活在故事里 116

曙光西路,佳人相见一千年 122

穿越六寮屯 126

培秀:仔细的生活 130

石上艺术:青山寨 137

香粉雨卜 140

旧时田园今尚在:侗族村寨 144

布央:云里仙山出好茶 152

丹洲,就在水中央 156

一石一世界 162

百朋下伦的荷 166

春天,赴一场紫荆花盛宴 170

第 三 篇 技艺

众创的神话:柳州螺蛳粉 178

苗与芦笙,笙笙不息 184

边城山寨寻百鸟衣 191

在尘土中开出花来 197

色艺无双:苗族蜡染 202

凝固的音乐,恒久的记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6

指尖上的浪漫日常 218

乡土、原色与绝景:三江侗族农民画 222

壮人心中不灭的土俗神——莫一大王 226

让“哪嗬咿嗬嗨”继续唱下去 230

一水同舟,薪火相传 234

云片糕的传统手工记忆 238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赞芙蓉酥 243

第 四 篇 风物

舌尖上的 Q 弹——趣谈柳州话 248

下一站,青云夜市 252

立鱼峰下山歌传 256

活着的城隍:中渡城隍庙会 260

广西“长寿果”:融安金橘 266

融县烧炙:烟火里的饱足 270

山野间的仙草:融安青蒿 274

苗年,心上流淌的温情 278

苗山坡会 283

斗马节上来相会 288

禾魂归来 292

三防鸭:苗山深处飘美味 296

黑香猪:人间至味在吾乡 300

打油茶:围炉之情 304

百食之旅百家宴 308

迷之侗“款” 314

多耶 318

缘牵侗寨唱大歌 324

侗族回门节 330

韭菜节:谷雨韭菜香 334

祭“夜郎”:三江三王宫庙会 340

展开全部

节选

众创的神话:柳州螺蛳粉 撰文:陈俊 黄晓平 曾有记者问体操王子李宁:“您回到柳州做的**件事是什么?”他笑答:“吃一碗螺蛳粉。”是的,要问出门在外的柳州人回家后*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会是??“嗍”(吃)碗螺蛳粉。 走在街道上,就能闻到前面粉店飘来的那股微酸的味道。那是螺蛳粉里的标配??酸笋,以毛竹的嫩笋切丝腌制后,撒在盖着数条小绿菜心的粉上,被一大勺热辣螺蛳汤淋上去,那香辣中带着一丝酸的蒸汽便腾了起来,满溢在店内等候的人们的鼻腔里。那一碗乡愁已到站。 柳州人在收银台买单后,不愿意在桌边坐着等,都喜欢站在出粉的窗口前排队,看着师傅烫粉、抓菜、加配料、舀汤,也许那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一时半刻的等待中,口水已经在嘴边汹涌。 当那碗属于自己的粉,终于摆在面前时,碗中浓厚的红油铺面,香脆的油炸腐竹和黑色的木耳丝堆得高高的,缝隙中露出几缕从红油中拱起、带着“红线”的乳白色细滑粉条,还有半片绿菜从碗边探出头来。 那一刻,食客都迫不及待,一筷子下去,搅动几下,夹粉嗍入口中,柔韧爽滑的米粉将汤汁带入口腔,酸的开胃,辣的散寒,热汤发表,配菜鲜香,米粉爽口。那种满足与惬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在柳州流行开后,螺蛳粉就成为全体柳州人心中的牵挂,成为柳州游子乡愁的味道。 柳州人消夜时爱点一盘炒螺,或来一碗煮粉。嗍螺,是每个柳州人的拿手好戏。牙签一边去!筷子!一根就可以。嗍螺高手甚至什么都不用,拿螺来就可以了。需用三根手指(毕竟煮得油光水滑的,脱手了岂不是心疼),捏住螺蛳往嘴边一送,嗍??呸!先吐螺盖子,嗍??舌尖一顶,只要一半,嘴唇上下一合,螺肉结实的前半身入口,后半身落地,等着入土为安吧! 不会嗍螺,或是举着两根筷子,都是可耻的!同辈人之间几乎可以这样开玩笑。吃完螺,那碗底的汤才是“唐僧肉”,人人都想要。你来!你来!*怕不客气的,他真端起来了,你又心疼了。广西人都知道:三颗螺蛳一锅汤!一盘螺蛳那口汤该有多浓?交你个损友真想弄“死”你! 先不说螺蛳的鲜味和十几种香料,单单一片紫苏叶,也是要划拉出来吃干净的。岭南湿热,紫苏能祛湿。所以再喝上一口紫苏螺蛳汤,不但嘴和心舒服了,连身体都会爽透透的。 也许是一份螺、一份粉的分量,超过了大多数人肠胃的承受能力,于是螺蛳、米粉两大传统美食就“结婚”了。传说版本很多,综合起来的相通之处有:时间在 20 世纪70年代末;地点在柳州市区兼营煮螺蛳的路边粉摊;食客想吃汤粉但筒骨高汤已经用完;老板以螺蛳汤代替筒骨高汤制出的“汤粉”,其独特风味令食客赞不绝口;从此这样的做法开始在柳州流行,并不断发展变化至今天的形态。随意搭配,竟得美味,螺蛳粉的诞生正说明了柳州美食兼收并蓄、自我演进的特点。 螺蛳粉所用的干榨米粉,在清水中浸泡软化后,在热水中焯煮片刻,粉的口感就会变得细腻且富有弹性。它的选料需用老米,经浸泡、磨浆、调浆、挤压、熟化、成型、老化、干燥等工序处理,每道环节都有讲究。据老柳州人回忆,螺蛳粉刚开始正式面向食客时,主料并不统一,有的用细粉丝,有的用湿米粉,有的用干切粉,干榨米粉也有。到 20 世纪 80 年代,沿五角星人民电影院、解放北路柳州剧场一带,有了成行的夜市摊点,螺蛳粉才大多以口感更佳的干榨米粉作为主料,实现了形的一统。 汤,是螺蛳粉的魂。以前常有外地的客人问:“你们的螺蛳粉里为什么没有螺蛳?”这些朋友真是问到了关键,螺蛳粉的味美,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汤料,汤里*重要的食材就是螺蛳,但螺蛳不在小碗的粉里,而在大桶的汤底。 整个广西,沿河台地分布着众多的贝丘遗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始先民,很早就已经以螺为食。在位于柳州市郊东南 12公里处的白莲洞古人类遗址中,也发现有大量被人为敲去尾部的螺壳化石。由此,柳州人吃螺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距今约 3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柳州螺蛳汤所用的螺,是附着水中石头上生长的石螺。用前要去尾、焙干、除腥,另加十几种香料炒制增香。八角温中散寒,肉桂补火助阳,恰好中和了螺蛳的寒凉特性。将炒制好的螺蛳放入由猪筒骨和鸡骨架熬制的高汤中,慢火再熬四五个小时,才得到味道纯正的螺蛳汤。这时铺上炸腐竹、酸笋、炸花生、黄花菜、酸豆角、木耳等,再加进熬好的汤底,一碗地道的柳州螺蛳粉就做好了。 好的汤底,体现的是对品质的追求,汤味的稳定,体现店家对顾客的真诚,凡拥有众多“粉迷”的老字号,无不在汤底熬制方面煞费苦心。 跟广西其他地方的粉不同,柳州螺蛳粉很年轻,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几乎同步,仿佛一开始就具有不断创新的特质。 *初是米粉加螺蛳汤,后来不断地丰富配菜,光吃粉有点单调,加些青菜好不好?于是螺蛳粉里有了蔬菜。喝酒剩下些炸花生米,别浪费了,加进去,好像不错哦!老板,我想加点酸豆角,再加点炸腐竹好像好看点,加鹌鹑蛋进去也不错……这种类似定制式的加菜,慢慢地呈现着地方人的口味。 螺蛳粉的配料现在有 10 余种之多,而且没有休止符,还在不断变化中。不是有食客问为什么螺蛳粉里没有螺蛳吗?那螺蛳粉里也可以加进螺蛳肉啊。某家店的螺蛳粉摊老板吃了海鲜粉觉得挺好,那么回来把虾蟹往粉里一加,还取上个响亮的名字??霸王螺蛳粉,多好!螺蛳粉夏天吃太热了,没问题,我们改成凉拌的,再配碗冰豆浆,爽不爽?老板我喜欢吃炒粉,螺蛳粉能不能像炒粉那样?于是炒螺蛳粉诞生了。不放弃自身传统,但又不拒绝外来文化,这也像足了柳州这座城市的性格。 2012 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柳州螺蛳粉,螺蛳粉开始为全国人民熟知。以前只要出了广西,跟人介绍自己家乡,很多人都会一脸茫然,非得搬出五菱车、“两面针”、“金嗓子”这些“柳州制造”,才能化解这尴尬场面。现在只要说出“柳州”两个字,大多数外地朋友就会自己接话了,“螺蛳粉,我很喜欢”“螺蛳粉,我家媳妇和孩子很喜欢”“螺蛳粉,我的同事很喜欢”。总之,身边就不缺喜欢它的人。一道美食,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为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众创美食,柳州人把方便包装的螺蛳粉做成了产业,方便装螺蛳粉不止畅销国内,且行销海外。2019 年,柳州袋装螺蛳粉年销售额达到 60 亿元,再不是“小吃”! 当初只能在夜市路边摊吃到的螺蛳粉,今天竟发展成为柳州新兴的产业神话,这真是当初坐在粉摊前嗍粉的柳州人,做梦也未曾想到过的。

作者简介

陈奕,1985年毕业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管理专业。1985一1998年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师。1998一2002年任广州私立华联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2002一2006年任广州和新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总经理。2006年至今,担任《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广州全景国家地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