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471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838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101147193 ; 978-7-101-14719-3

本书特色

1.硬核内容。《武经七书》所收录的7部经典,是兵书经典中的经典。其中《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为我国*早的兵书经典,是春秋之前兵书的集大成者,为后来的兵书开了无数法门。《吴子兵法》较好地保存了吴起独特的政治、军事思想,总结和研究了当时的战争理论和经验,丰富了古代军事理论的宝库。《司马法》内容广泛,几乎涉及军事的各个领域。《黄石公三略》杂采儒、道、法、兵诸家思想以为己用,将道德功利、仁政权术融为一炉。《尉缭子》比较集中而有系统地记述了当时有关的军事理论、军队制度及具体法规条令,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六韬》是现存早期古兵书中文字*多、内容*丰富的一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所载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对用兵的策略、军队的编制、作战的阵法、将领的选用以及军事教育等问题都有所涉及。 2.助攻谋略宝典。职场里的C位之争,现代商战……取胜与否,有时只差一毫,人们常常会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慨,都希望自己脑洞大开,能用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领悟《武经七书》的内核,会开启智慧,提高自己实操能力。《武经七书》不仅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对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些兵书所涉及的战略、战术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渗透于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作为兵书,它们叙述的作战方式等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战争,但作为思想,其基本原则已经渗透到商业竞争、企业管理、外交谈判等诸多领域,其中的一些战争谋略,活学活用,越来越焕发出新的活力。谁对本书精义领悟得多,谁就会在现实版的“打怪游戏”中闯关成功。 3.个人自修的思维导图。战争的残酷性会放大一些细节,尤其会放大对参战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审视《武经七书》中的7部兵书经典,内容上都有对将帅以及士兵在战争中作用的论述。《武经七书》里形成了一整套强兵强军的体系,同时也强调个体的作用。兵书中设列了一系列的训练方式和标准,让参战人员对标对表进行操练。提升个人能力在兵书中是不断被强化的内容。这其中布满了“谋 略”的思维导图,对现代人的自修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团队合作……自己强大具有掌控力之后,“谋”与“略”才会得心应手。《武经七书》是一部古代版的自我修为书,领悟了7部兵书的所罗织的思维模式,就可能获得了一部自修“秘籍”。 4.团队合作的修炼宝典。战争是关乎生与死的*环境,非常强调配合,强调令行禁止,要求执行认真。《武经七书》实用性和实操性都很强,多处章节讲到战阵配合以及各种兵种的职责等。诸如此类的内容,在现如今的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到团队合作上,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5.装帧精美。本书采用纸面精装,双封印制。里封简约典雅,护封深邃沉静。正文配有约400幅插图,这些来源于《武经总要》《武备志》《练兵实纪》《纪效新兵》《兵录》《兵钤》《三才图会》《诗经大传》等古代文献里的插图,以图片的形式对兵书中所涉及的军用器械、布阵法以及战争战例等进行诠释,力求以“左图右文”的形式为《武经七书》增值。 6.注译精当。本书原文以明刊本《武经七书》为底本,参校四库本,注重吸收各家校注成果,对各本不同处择善而从。并约请文史和文献专家对全书做了注释和翻译,注释注重对军事器械、术语、掌故等进行诠释,力求准确,译文追求明白晓畅,以提供读者阅读《武经七书》的较好的文本。

内容简介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六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基本涵盖了北宋以前的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里的瑰宝。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武经七书》不仅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些兵书不仅涉及军事本身的战略、战术,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密切相关。作为兵书,它们叙述的作战方式等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战争,但作为思想,其基本原则已经渗透到商业竞争、企业管理、外交谈判等诸多领域,越来越焕发出新的活力。《武经七书》10年合同到期。续签之后,我们拟将其改型出版,原16开变为8开,上下两册变为一册,并配上与文字相辅的图片,以获得更好的销售效果。

目录

孙子兵法
前言………………………………………………3
始计**…………………………………………5
作战第二…………………………………………12
谋攻第三…………………………………………19
军形第四…………………………………………27
兵势第五…………………………………………32
虚实第六…………………………………………38
军争第七…………………………………………46
九变第八…………………………………………56
行军第九…………………………………………62
地形第十…………………………………………73
九地第十一………………………………………80
火攻第十二………………………………………96
用间第十三……………………………………102

吴子兵法
前言……………………………………………111
图国**………………………………………113
料敌第二………………………………………129
治兵第三………………………………………142
论将第四………………………………………156
应变第五………………………………………166
励士第六………………………………………177

司马法
前言……………………………………………185
仁本**………………………………………187
天子之义第二…………………………………198
定爵第三………………………………………214
严位第四………………………………………231
用众第五………………………………………249

尉缭子
前言……………………………………………257
天官**………………………………………259
兵谈第二………………………………………267
制谈第三………………………………………273
战威第四………………………………………284
攻权第五………………………………………294
守权第六………………………………………303
十二陵第七……………………………………308
武议第八………………………………………311
将理第九………………………………………329
原官第十………………………………………334
治本第十一……………………………………340
战权第十二……………………………………348
重刑令第十三…………………………………353
伍制令第十四…………………………………355
分塞令第十五…………………………………358
束伍令第十六…………………………………362
经卒令第十七…………………………………365
勒卒令第十八…………………………………368
将令第十九……………………………………373
踵军令第二十…………………………………376
兵教上第二十一………………………………380
兵教下第二十二………………………………387
兵令上第二十三………………………………397
兵令下第二十四………………………………403

黄石公三略
前言……………………………………………413
上略……………………………………………416
中略……………………………………………451
下略………………………………………462

六韬
前言………………………………………479
文 韬………………………………………481
文师 ………………………………………481
盈虚 ………………………………………490
国务 ………………………………………494
大礼 ………………………………………497
明传 ………………………………………501
六守 ………………………………………503
守土 ………………………………………506
守国 ………………………………………509
上贤 ………………………………………512
举贤 ………………………………………518
赏罚 ………………………………………521
兵道 ………………………………………522
武 韬………………………………………526
发启 ………………………………………526
文启 ………………………………………531
文伐 ………………………………………535
顺启 ………………………………………544
三疑 ………………………………………546
龙 韬………………………………………550
王翼 ………………………………………550
论将 ………………………………………556
选将 ………………………………………560
立将 ………………………………………563
将威 ………………………………………568
励军 ………………………………………569
阴符 ………………………………………571
阴书 ………………………………………573
军势 ………………………………………575
奇兵 ………………………………………581
五音 ………………………………………586
兵征 ………………………………………592
农器 ………………………………………596
虎 韬………………………………………600
军用 ………………………………………600
三陈 ………………………………………611
疾战 ………………………………………612
必出 ………………………………………614
军略 ………………………………………618
临境 ………………………………………621
动静 ………………………………………623
金鼓 ………………………………………626
绝道 ………………………………………629
略地 ………………………………………631
火战 ………………………………………635
垒虚 ………………………………………638
豹 韬………………………………………640
林战 ………………………………………640
突战 ………………………………………642
敌强 ………………………………………645
敌武 ………………………………………647
鸟云山兵 …………………………………650
鸟云泽兵 …………………………………652
少众 ………………………………………655
分险 ………………………………………657
犬 韬…………………………………………660
分合 ………………………………………660
武锋 ………………………………………662
练士 ………………………………………663
教战 ………………………………………666
均兵 ………………………………………668
武车士 ……………………………………671
武骑士 ……………………………………672
战车 ………………………………………673
战骑 ………………………………………677
战步 ………………………………………681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前言……………………………………………687
卷上……………………………………………689
卷中……………………………………………747
卷下……………………………………………791


展开全部

节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孙子兵法》)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吴子兵(《吴子兵法》)法》) 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吴子兵法》) 战胜易,守胜难。(《吴子兵法》) 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吴子兵法》)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吴子兵法》) 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子兵法》)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司马法》) 德义不相逾,材技不相掩,勇力不相犯,故力同而意和也。(《司马法》)

作者简介

骈宇骞,1948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沁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供职于北京中华书局编辑部。曾任中华书局历史、语言、综合、影印、旅游、重点项目等部门主任。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审、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专家审稿组成员、特约编审,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特约编审。长期以来从事古籍整理、秦汉史、古文字、出土简帛的研究工作。曾参加过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的整理工作。曾策划、组织过不少大型图书的选题和编辑工作。已出版的著作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银雀山汉简晏子春秋校释》、《简帛文献概述》、《简帛文献十讲》、《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汉字字源》(又名《汉字形义溯源》)、《孙子兵法译注》、《贞观政要译注》、《史记译注》(合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