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212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20521253 ; 978-7-5205-2125-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五年来关于语言学研究的近期新探索,有16篇相关论文构成,分成“讳饰语言”“文献语言”“语言源流”和“语言文化”等四大方面,涉及语言避讳学、训诂学、词源学、语言文化学、文献语言学等多个领域。该书将古文字学、避讳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结合起来,并引入了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决了诸如汉语避讳的语言学机制、避讳的起源、中国人名避讳的文化机理、深港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等语言文化问题。
目录
一、讳饰语言
汉语避讳的语言学机制
也谈“二名不偏讳
宋人笔记中的避讳学
钱大昕的避讳学
周广业的《经史避名汇考》考论
中国避讳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建设
二、文献语言
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考论
《文选》两个唐代注本之比较
《尚书·金滕》武王名讳考论
《汉语大词典》多音字反切注音问题举隅
三、语言源流
历史视角的近代语源学考察
章太炎与杨树达的语源学研究之比较
“老”的讳称用法探源
四、语言文化
深港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
必也正名:中国人名避讳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机理
关于汉语言文字认识的若干误区
汉语避讳的语言学机制
也谈“二名不偏讳
宋人笔记中的避讳学
钱大昕的避讳学
周广业的《经史避名汇考》考论
中国避讳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建设
二、文献语言
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考论
《文选》两个唐代注本之比较
《尚书·金滕》武王名讳考论
《汉语大词典》多音字反切注音问题举隅
三、语言源流
历史视角的近代语源学考察
章太炎与杨树达的语源学研究之比较
“老”的讳称用法探源
四、语言文化
深港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
必也正名:中国人名避讳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机理
关于汉语言文字认识的若干误区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乡土中国
¥13.5¥2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偏见
¥16.1¥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2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