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孤独家

海上孤独家

1星价 ¥16.0 (3.8折)
2星价¥15.5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02167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7
  • 出版时间:2020-08-08
  • 条形码:9787570216734 ; 978-7-5702-1673-4

本书特色

一、 “令人神迷……使人心醉……生气横溢而又独出心裁……约翰斯顿先生了解澳洲,熟知澳洲;因此,写起澳洲来,他能那样充满激情和表现纯真。” ——《墨尔本时代报》 二、 “我读过的书中zui深刻感人、 zui搅动人心者, 吾兄杰克 无疑是其中之一……故事发生在墨尔本市郊;父亲好酒好斗,常以强凌弱;母亲是位护士, 成绩卓然;长子杰克,即书中 '吾兄杰克',一个十足的小无赖———斗殴,酗酒,说话下流,并常常寻花问柳;杰克的弟弟戴维,也就是书中的我,有点儿自以为是,一本正经,又有点儿像个懦夫。作者以其非凡的手法、巧妙的技艺,将那些也许略显讽刺意味的人物性格发展之剖析内容,一笔笔、一步步地写成了一种苦心孤诣的自我流露悲剧。我衷心认为,本书是20世纪*佳著作之一。 —— 伦敦新闻画报 月刊

内容简介

《海上孤**》(亦译《吾兄杰克》)是乔治·约翰斯顿的代表作,在1964年首版后不久,即摘获澳洲文学*高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 作品以宏大的篇幅、细致的观察、幽微的笔触,讲述了“我”——一个在一战前夕出生的墨尔本男孩,如何从一位敏感多思的版画小工变为知名战地记者,以及幽默、坚毅、富有正义感的哥哥杰克,是怎样在世事艰难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小说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澳洲历史 ,再现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剧变和个人精神追寻。 作品具有强烈自传性和写实性,展现了战后心理创伤、伤兵安置就业、经济大萧条、社会观念颠覆动荡等问题,对当代澳洲民族性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墨尔本时代报》称其“令人神迷地”刻画出“澳洲人自己心目中的澳洲与澳洲人。

目录

《海上孤独家》译者序 / 001

**章 / 001
第二章 / 022
第三章 / 037
第四章 / 059
第五章 / 074
第六章 / 095
第七章 / 116
第八章 / 142
第九章 / 172
第十章 / 204第十一章 / 220
第十二章 / 272
第十三章 / 303
第十四章 / 329
第十五章 / 352
第十六章 / 368
第十七章 / 394

附:1990年版权版 / 引言 / 424
展开全部

节选

吾兄杰克,并不是这么一开始就直接无根无源地进入本书故事之中。当然,世人皆如此。因为,无论何人,没有父母,没有环境,都不会开始自身的生存。有不少传奇故事讲述到人类的先祖和爬满外屋顶的灰暗蔓生植物,从这些看不见的植物丛缝孔中也许总会有不凡的昆虫掉出来。 童年,回顾起来,像团杂乱物,是种模糊记忆与印象:散散乱乱,支离破碎,又斑斑块块地粘在一起,犹如潮湿秋天的人行道上快要腐烂的落叶。我zui容易忆起的,不消说,便是和他一起度过的童年:他虽说只比我大3岁,但在我看来,他总是比我大了好多好多。尽管这种记忆杂乱不一:清晰的和朦胧的,现实的和幻想的,合乎逻辑的和难以理解的;可现在,它终于成了一纵然遥远却固定不变,确切无误的意象:这是一个人们住过然而再无法重返的地方,仿佛罗得的妻子在那渴望逃离还未变成盐柱“盐柱”所处这句话里的城指《圣经·旧约全书》中所说的约旦河谷地的古城所多玛。由于该城居民作恶、淫乱,它被神毁灭。只有罗得及其妻子女儿为天使所指点,得以逃出。罗得的妻子不听天使的话,回头观看,结果变成了盐柱的zui后时刻所看见的城市一样。 就我来讲,记忆zui鲜明的,当推那座以一条小小的走廊为中心的房宅:走廊颇为陈旧,贴着糊墙纸,房子的前门就开在这里。房子有檐板,涂黑的石料和被日光晒褪了色的印度红屋顶(这屋顶全用带沟纹的铁皮做成),一切都很不显眼。房前有一铁丝栅栏,女贞篱笆和一块方方正正面积不大的草坪(清一色的草坪短草)。房前一黑檀木板条上,有字字镀金的宅名“阿瓦隆”。这就是“远”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郊区的一处人家。它周围单调沉闷,没有一点生气。我说的“远”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时间上,记忆的一切发生在40年前,一战刚刚结束;二是在空间上,这座房子离我现在写作此书的地方约有万英里之遥。

作者简介

乔治·约翰斯顿/George Johnston(1912-1970),澳大利亚当代备受瞩目的小说家、知名战地记者、版画家。他出生在墨尔本郊区一个普通家庭,中学毕业后一边做石印工,一边学习绘画。后来,在写作方面天赋异禀的他凭借生花妙笔、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无穷的激情,成为声名斐然的新闻记者和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远赴英、美、印、中、缅、意、新几内亚等战场前线,采访了包括名将麦克阿瑟在内的世界多名政要,作品刊登在多个国家报刊上。 他的文字兼具新闻的在场感和文学的灵性美,始终关照人性的真实和社会的境况,《吾兄杰克》聚焦战争阴霾下的澳洲和澳洲人,以罕见的力量和真诚,叩响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时任澳大利亚外交部长赫伯特·伊瓦特称赞他为“杰出的作家和记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