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221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20522199 ; 978-7-5205-2219-9

本书特色

书中**朵海棠花开的时候,作者还是14岁的少女。我读过青春作家的言情、科幻,却是**次读一本出自中学生笔下的跨越两百年的历史小说。惊叹笔力之雄厚,笔锋之老道。后海北沿的两棵西府海棠即便听过纳兰公子的吟诵,见证过数百年历史沉浮,看到这样的姑娘还是会开出一朵更艳的花,以表赞叹吧。 ——张泉灵(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佳舒有一种令人惊讶的早熟,她对史料的理解与想象,皆有其独特视角。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早慧的孩子挺多,早慧的孩子里喜欢写小说的就不多了,喜欢小说的孩子里致力于写历史小说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本历史小说有对历史的感知,也有对人性的体察,值得一读。 ——杨浪(资深媒体人)

内容简介

后海北沿的宋庆龄故居,在清代曾经生活过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康熙年间它是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府邸,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生活在那里;乾隆年间,它是军机大臣和珅的别院;嘉庆年间,它是成亲王永瑆的王府;光绪年间,它是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的王府;醇亲王过世后,他的儿子载沣成为新一代醇亲王,他是清朝*后一个皇帝宣统之父,也是清朝*后一个掌权者。这本历史小说以这院子的五个主人为主角,分五个篇章,以海棠为线索,分别讲述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和政坛起伏,见证了清朝由盛世到衰亡的过程。

目录

目 录

陈建功 《海棠落日》读后 / 001

**章 长风万里送秋雁 / 001

第二章 自在飞花轻似梦 / 057

第三章 豪雄意气今何在 / 103

第四章 举杯消愁愁更愁 / 147

第五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 / 237

后 记 / 308

参考书目 / 322

展开全部

节选

光绪二年(1876年)秋,后海岸边的柳树早早就掉了叶子,光秃秃的显得垂头丧气。 醇亲王奕譞在王府的花园中摘海棠果。 这两年秋天,他闲来无事都会去采摘。只是今年的果子结得小而稀少,大多都极为酸涩,难以下咽。 天,灰蒙蒙的。日落时分,一轮红日模糊而空洞地挂在西边的天空。 这是奕譞离开儿子的第二个年头。他和福晋婉贞的长子两岁时夭亡,过了五年才有了次子载湉。载湉自出生起便被惊为天人,面若美玉,五官清秀,一双美目顾盼生辉,各府女眷争相来看,无数人抢着要订娃娃亲。奕譞和婉贞自是将他视若珍宝。谁料去年穆宗驾崩,穆宗无后,婉贞是当朝圣母皇太后慈禧的亲妹妹,奕譞又是文宗的亲弟弟,因为这两重关系,四岁的载湉被慈禧太后相中,抱进宫中当了皇帝。 奕譞清楚地记得那个夜晚。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深夜,他被急召入宫。惇亲王奕誴、恭亲王奕訢、孚郡王奕譓、惠郡王奕詳、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和南书诸臣都已在养心殿西暖阁外候旨。进得西暖阁后,两宫皇太后当众宣布,同治皇帝刚刚驾崩,皇上无后,召集众臣来是要商议册立一事。 诸臣吵得不可开交。奕譞注意到,除了他,只有恭亲王奕訢闭口不言。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慈禧的眼光在他们二人之间不停游移。奕譞突然明白了,慈禧中意的帝位人选,不会是皇后未出世的孩子,更不会是成年的王爷,必须是个孩童,这个帝位人选,很可能就在他们两个王府中产生。奕譞心中期望这个“恩宠”千万不要降临到自己头上。 慈禧太后开口了,奕譞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后来才发现她是对着六哥说的:“不知恭亲王有何高见。”奕譞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老六文韬武略样样出众,当年就胜出四哥咸丰皇帝几分,至尊之位没有落到他手里实在有些可惜。如果这原本就应该属于他的荣耀能够回到他儿子手上,那也是顺理成章。不料奕訢只说了一句:“全凭太后定夺。”奕譞盼望大家一致推举奕訢之子载澂,那岂不万事大吉了。没想到慈禧太后偏不发话,一时间竟无人提及此事。奕譞越来越不安,慈禧太后需要的,不是有主意的恭亲王,而是像他这样没主见的人,否则大权岂不是旁落了。他突然觉得心突突地跳,手心里全是汗,把头埋得愈发深了。 沉默了一会儿,慈禧缓缓开口:“大清失去皇帝,举国皆哀。哀家失去儿子,心中更是悲痛万分。没能看顾好皇帝,没能让他为大清诞下子嗣,是哀家之过。哀家定然担负起这个责任,为我大清选一位合适的后继之人。哀家和姐姐刚刚已经商量过了,”她侧过身去看了一眼慈安太后,可奕譞分明看到慈安面露不解之色。慈禧并未理会,又把目光转向他,坐直了身子高声说道:“醇亲王之子载湉,敦厚聪颖,天生帝王之仪,且为大行皇帝之至亲,可承继大统。” 奕譞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使不得,万万不可啊太后。臣之长子载瀚于同治五年夭折,臣仅得此一子,望太后体恤!” “奕譞,此时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小儿如今才四岁,怎坐得这至尊之位啊!请太后三思!” “世祖六岁嗣统,圣祖八岁继绪,载湉天资聪颖,容貌出众,有帝王之仪,奕譞,还不快快谢恩。” 奕譞不知道怎样推辞才好,急得大哭失声,捶胸顿足,倒地昏迷不起。过了快半个时辰,他才渐渐缓过劲儿来。哭也好,闹也罢,无论如何都无济于事。奕譞仅有的儿子已经成为大清的新帝了。 慈禧选中载湉,无非是将他们父子当作傀儡和棋子。从四哥驾崩之日起,奕譞便明白,这位嫂嫂绝不是一般的女流之辈。 奕譞犹记得辛酉年间文宗在热河驾崩后慈禧与六王兄奕訢合伙除掉顾命八大臣之事。当时,他受奕訢指使,一路飞骑连夜在密云半壁店擒拿了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肃顺还在睡梦之中,便被铁链锁身,五花大绑押上了囚车。一路上肃顺的咆哮、叫骂声还在耳边回响,在菜市口监斩时肃顺的惨状还历历在目。皇室宗亲载垣、端华被赐自尽,其他五位顾命大臣被发往军台效力。那么多权臣竟然都斗不过一个女流之辈,她的意愿,又岂是他这位王爷所能违抗的?如今身陷权力争夺的漩涡之中,奕譞感到心惊胆战。 奕譞想到明武宗,因为无后,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朝臣们因皇帝生父的称呼争执不下,竟引得近二百人遭到廷杖,十七人因此丧命,震动朝野……无论如何,当今皇上生父的身份必然引起慈禧的猜忌与防范。奕譞见识过慈禧的狠辣与野心,怕是现在,他已经成了慈禧的眼中钉了。 那一夜,奕譞没有合过眼。长夜漫漫,黑暗似乎没有尽头,寒冷的风如同一个冰冷的深渊,时刻都有可能将他吞噬进去。

作者简介

何佳舒,17岁,就读于北京市第二中学国际部。热爱阅读、旅行、写作,13岁时曾在中青报《青年参考》发表整版文化游记《北海道记忆:简单、清淡、新鲜》,14岁在《青年参考》发表整版文化游记《欧洲,从这里开始》。 14岁时,何佳舒参加景山学校历史小说比赛,以一个王府五代主人的故事,写成两万字参赛,获得一等奖。之后在老师和父母鼓励和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史资料,包括《摄政王载沣日记》、《通志堂集》(纳兰性德)、《九思堂诗稿续编》(奕譞)、《诒晋斋诗集》(永瑆)、《嘉乐堂诗集》(和珅)、《我的前半生》、《清史稿》、《清朝十二帝》、《李鸿章传》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