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沉思录.振兴之路

出版沉思录.振兴之路

1星价 ¥62.7 (4.9折)
2星价¥62.7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5134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68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100185134 ; 978-7-100-18513-4

本书特色

揭秘“文轩奇迹”,反思出版历史,畅想出版未来。 这部文集是对振兴四川出版和做大做强做优新华文轩历程的全面记录与思考,作者从企业管理者和振兴出版亲历者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兴企兴业画卷。

内容简介

《出版沉思录:振兴之路》是一部出版专业文集,读者群体主要是出版行业的业内人士和对出版发展有情怀有思考有研究的人。文集中收录了作者的一些研究文章、媒体访谈和内部讲话,各章内容聚焦振兴四川出版,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清晰地梳理了振兴四川出版历程中的“原生态”故事,让人了解、供人评述、催人向前。本书中的研究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出版观和理论思考,媒体访谈详细记录了作者对振兴四川出版的担当与信心,讲话稿有的娓娓道来,有的使人警醒,还有的催人奋进。

目录

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思考(代自序) 1

(一)

为把文轩建成一个伟大的文化企业而奋斗 18

出好书是出版社的根本职责 21

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推动文轩出版工作 32

摸清家底,谋划未来 43

做好三篇文章,推动文轩产业全面发展 53

聚焦“一带一路”,让四川出版、中国文化“走出去”

—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 58

振兴四川出版的思考与建议 63

建立赛跑机制,切实推进出版振兴 77

(二)

组建新天地社:文轩振兴出版的重大举措 90

新华文轩:在全产业链格局下发挥文化影响力

——百道网记者专访 92

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本书

——《四川日报》记者专访 101

精耕主业,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

文化综合服务集团 103

中盘要发挥振兴四川出版的独特作用 117

加强理论研究 发出振兴四川出版强音 125

总结 2016,干好 2017 129

实业+资本,重振“川军”雄风

——《出版人》记者专访 144

为营造书香社会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专访 149

振兴出版 2017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152

振兴四川出版一年来形成的五大成果 156

从内容、渠道到文化:文轩“走出去”的大格局

——《国际出版周报》记者专访 162

深入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推动四川出版再上新台阶 168

文轩出版的希望和未来在青年编辑 183

加快振兴出版,创新文化服务 194

(三)

振兴出版 2017 年度业绩报告 209

坚持“三精”出版,开启振兴四川出版的新征程 214

百尺竿头思更进 策马扬鞭再奋蹄 228

以“三精”出版为引领,激发中盘新动能 231

服务医药卫生事业 提升专业出版能力 234

创新发展 对标发展 转型发展 237

川教社应该在教育出版市场大显身手 255

振兴出版 2018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265

实施“三精”出版战略 推动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 270

文化产业发展四个建议 280

处理好“车”与“路”的关系 做大做强文轩产业 285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稳步向前 292

开创文轩出版“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298

我们“模样”在变,但初心不改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 308

坚持改革创新,争创中国一流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专访 312

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模式

助推“振兴出版”再上新台阶 317

(四)

振兴出版 2018 年度业绩报告 320

以“三精”出版为理念 推进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 324

推动教育出版改革 打造振兴出版新增长极 341

看清问题,澄清误区,走好“三精”出版之路 344

坚守出版本来 推进天地出版子集团建设 349

三年三大步,文轩出版快速崛起的秘诀何在

——《出版人》记者专访 352

出版融合发展是新华文轩的必由之路 367

承新华辉煌 谱文轩新篇 379

聚焦“一带一路”

推动出版“走出去”向更高层次迈进 392

振兴出版 2019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398

优化产业结构,增添发展动力 401

我们的主题出版观 413

我们的出版人才观 417

与合作伙伴一道走向美好未来 422



展开全部

节选

顺应时代潮流,出版业数字化是一个方向。但是,出版业的数字化是一个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是逐步的,需要时间。数字平台现在还不够成熟,决定了它还不足以颠覆传统出版,电子书、有声书也有缺陷,很难像纸质图书一样带给人亲近感,这又决定了它们不能完全代替纸质书。在未来,纸质书和数字化产品将找到各自更适合的阅读方式,浅阅读将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传播,深阅读的读者则倾向于选择没有太多干扰的、功能单一的纸质图书。各有所需,各取所需,这是*好的方式。即便纸书终将消失,也不意味着出版的终结。出版的价值在于实现知识从私人空间向公共领域传播,并不因承载知识的载体变化而变化。一方面,阅读不会消失,出版的需求也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出版业从来都不缺自我革新的能力。从竹简到纸书,从图书电子化到网络出版,从AR/VR到今天热门的区块链技术,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出版业大步向前。因为,不同时代的出版从业者们,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传统出版业更好地与时俱进。未雨绸缪,利用新技术发展出版业永远是出版人的使命,这也是出版这个行业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所以,不管未来内容的载体形态如何,出版业都终将存在。……

作者简介

何志勇,先后获得四川财经学院经济学本科学士学位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总裁、党委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