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21923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222192324 ; 978-7-222-19232-4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作者继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孙髯翁传奇》《赛典赤传奇》之后,推出的又一近期新力作。杨一清,云南省安宁人,明朝中叶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经明朝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曾三任三边总督,两任内阁首辅,为历目前云南籍担任过很高职务的人。作者独辟蹊径,将杨一清传奇式的一生娓娓道来,其间不乏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精彩情节,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还原历史故事,生动巧妙地诠释人性的善与恶。
目录
**章 神童出世
第二章 中秋诗会
第三章 御园诏对
第四章 生离死别
第五章 归心似箭
第六章 戒斋沐浴
第七章 扫墓祭祖
第八章 曹溪映月
第九章 资助薪炭
第十章 高蛲论道
第十一章 西山踏青
第十二章 厚积薄发
第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十四章 煮茶论马
第十五章 魑魅魍魉
第十六章 针尖麦芒
第十七章 有家难奔
第十八章 狐假虎威
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
第二十章 茶马互市
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纵
第二十二章 心心相印
第二十三章 风雨兼程
第二十四章 轻骑闯营
第二十五章 临危受命
第二十六章 筑墙摆边
第二十七章 无风起浪
第二十八章 身陷囹圄
第二十九章 心隔肚皮
第三十章 雾里看花
第三十一章 退避三舍
第三十二章 运筹帷幄
第三十三章 泣血龙庭
第三十四章 狡兔三窟
第三十五章 龙潭虎穴
第三十六章 千刀万剐
第三十七章 相煎何急
第三十八章 反目成仇
第三十九章 无妄之灾
第四十章 焦山谈兵
第四十一章 丹心葵藿
第四十二章 出将入相
第四十三章 威震三边
第四十四章 屯田强兵
第四十五章 魂断东胜
第四十六章 投其所好
第四十七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八章 落井下石
第四十九章 死不瞑目
第五十章 沉冤昭雪
后记
参考文献
节选
《杨一清传奇》: **章 神童出世 临近年末岁底,地处南国的广东高州府化州(今广东省化州市),街道上商家的幌子随风飘扬,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官吏士绅、大众百姓都忙着置办年货,一派热闹景象。家家户户洗涤扫尘,许多人家陆陆续续挂上了红灯笼,有的人已经在写春联,大人为小孩添置了新衣服,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节。 冬日的上空阴霾密布,隐约传来一阵闷雷声。 晚间,化州同知府衙门后院,一个稳婆从右厢房进进出出。身着青布衫的杨景眉头紧锁,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他心中既兴奋又焦虑。当时得知夫人杨张氏怀孕之后,年近五十的他兴奋不已,早年虽得一女,但已远嫁镇江丹徒。他只盼再得一子以续杨氏香火。如今夫人临产,心中默默祈求菩萨保佑添一男丁。使他焦虑的是三十余岁的杨张氏能否顺产?此时此刻,他想的是无论生男生女,只要她母子平安便好。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只听见夫人在屋内声嘶力竭地叫喊,却仍无动静。杨景仰头望了望满天的愁云,心头更加沉重。 杨景正在沉思,突然天幕上划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将小院照得通明透亮如同白昼,随即冬雷轰鸣震耳欲聋,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敲打着屋顶青灰色的瓦片,打在院中翠绿的芭蕉叶上,噼噼啪啪作响,雨水浸湿了杨景的长袍。 说来也奇怪,随着一声清脆的长啼划破暗空,暴雨戛然而止,天空云消雾散,现出一勾静美清雅的下弦月。 稳婆徐妈匆匆走出厢房,喜上眉梢,顾不及擦拭满额的汗水,忙不迭地对杨景说道:“恭喜同知老爷,府上添丁啊!” “夫人可安好?”杨景急切地问道。 “母子平安!”徐妈笑盈盈地回道。 杨景举手加额:“我杨景不负列祖列宗啊!”他记住了这个日子:大明朝景泰五年腊月初六(1454年12月24日)。 杨景急忙走进厢房,用白布巾轻轻为夫人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夫人受累了。” 躺在床上的杨张氏兴奋而弱弱地说:“老爷,给我们的儿子取个名字吧!” 杨景默然一阵,想着刚才骤降的暴雨,望了望窗外清朗如洗的天空月光如水,忆起家乡云南安宁那一泓清澈见底的温泉水。 “就叫一清吧。” “一清?老爷的意思是希望我们的儿子今后一清二白地做人,清清正正地做事。” 杨景颔首,用手轻轻地抚摸襁褓中儿子的小脸蛋。 及至杨一清入翰林院学读,便取字为应宁。 一转眼小一清满周岁,依照风俗杨景为儿子举办庆宴。 杨景,生于永乐元年(1403年),字时享,云南府安宁州羊角村人,其父杨福山,母亲苏氏。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杨景乡试中举,先在国子监进修,后为霸州(今河北霸州市)判官,正统六年(1441年)改授澧州(今湖南澧县)判官,景泰元年(1450年)任化州同知。 天顺初年,当地千余人受人蛊惑围攻化州,守城武官弃城而逃,留下的士兵群龙无首惊慌失措,百姓更是恐惧万分。危急之时,作为文官的杨景却临危不乱,他挺身而出,振臂高呼,组织青壮年持械守城,又命妇孺在城墙多扎草人作为疑兵,城头插遍旌旗,攻城的人心中惧怕便退却而去,化州城转危为安得以保全。事后百姓敲锣打鼓赠送杨景“忠义匾”,表彰其忠勇可嘉。杨景为官清廉,明讼案、恤民情、兴农桑,深得当地官绅民众赞许,同知大人晚年得子,众人自然踊跃前往道喜。 席间高朋满座,酒过三巡,客人们嚷着要看小公子。 杨氏夫人抱着孩子款款而入,众人争相观看,然皆面面相觑。 这小一清长得一对招风耳、小鼻子、小嘴巴,一双小眼睛还是单眼皮。人群中发出了轻微的叹息声。客人们碍于同知大人的脸面,违心地说了一些同知大人老蚌得珠可喜可贺,祝小公子长命百岁,日后当鹏程万里之类恭维祝福的话,便陆续散去。 客人走后,见夫人抱着孩子流泪,杨景宽慰道:“我儿相貌奇异,日后必建奇功于世!” ……
作者简介
余年生,云南省昆明市人,工学硕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昆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昆明市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及创新咨询委员会专家。云南地方史研究学者。主要代表作,长篇历史小说《孙髯翁传奇》《赛典赤传奇》。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9.5¥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4¥55.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1¥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梁晓声自述
¥16.8¥48.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李鸿章传
¥9.0¥26.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悲喜同源
¥35.0¥79.0 -
林肯传
¥10.5¥36.0 -
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
¥18.4¥58.0 -
老派:闲话文人旧事
¥15.4¥48.0 -
小说家的假期
¥19.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