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走进广东汉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

包邮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走进广东汉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

¥58.5 (7.3折) ?
1星价 ¥58.5
2星价¥58.5 定价¥7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8273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4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66827357 ; 978-7-5668-2735-7

内容简介

本书从广东汉乐的形成与发展引入,追根溯源,简要回顾广东汉乐的发展过程、乐器演奏形式、舞台艺术等,再以丝弦曲《单点尾》、唢呐曲《粉叠》、庙堂音乐《水底鱼》等为例,辅以传承人的口述内容,阐析广东汉乐如何吸收、借鉴我国中原地区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梅州地区打八音、中军班等传统音乐以及潮乐,逐渐形成自身独特、完整的音乐体系。旨在从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的角度,为广东汉乐在新时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目录

总序


**章 广东汉乐的产生与发展
一、客家人与广东汉乐
二、广东汉乐的发展
三、大埔民间汉乐私伙局

第二章 厂东汉乐的乐器家族
一、广东汉乐的乐器介绍
二、广东汉乐的鼓乐演绎特点

第三章 传统厂东汉乐的表现形态
一、丝弦乐
二、清乐
三、中军班音乐
四、锣鼓吹(客家大锣鼓)
五、庙堂音乐

第四章 新编广东汉乐名曲与欣赏
一、《怀古》
二、《挑帘》
三、《将军令》
四、《锦上添花》

第五章 广东汉乐名家及传承人
一、广东汉乐名家
二、广东汉乐传承人

附录
一、简谱与工尺谱、声字谱常用字对照表
二、工尺谱谱例
三、工尺谱、简谱与五线谱谱例
四、新编广东汉乐名曲乐谱

参考文献
后记
特别鸣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华山: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客家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学。主讲课程“客家音乐文化”获评广东省精品视频开放课程。主编教材多部,其中《基本乐理》《乐理与视唱》获广东省教育厅精品教材立项。出版专著《音乐认知逻辑与欣赏》,主持省市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20余篇。 袁勤豹: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等,发表论文多篇。 熊长江: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汉乐团副团长、头弦演奏者。曾获2012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间组合)一等奖(金奖)、广东省第七届戏剧演艺大赛(器乐组)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