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政策与运行研究(1977-1984年)

包邮中国经济政策与运行研究(1977-1984年)

1星价 ¥35.7 (6.4折)
2星价¥35.7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163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307216365 ; 978-7-307-21636-5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的视角对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开放、农村与城市改革、经济工作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与十四大后形成的关于改革开放的原则(共同富裕)、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径(从农村到城市)、方式(渐进式)、评价依据(三个有利于)等之间的关联,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性、渐进性特点,以及中国模式的独特内涵。并对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总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探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以期为我们目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某种经验启示。

目录

**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节 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调整的标志:新的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及实践 第三节 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内在动力 第四节 《1976至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 小结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节 经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提供了理论准备 第二节 探索实现“四个现代化”路径和方式的需要 第三节 稀缺的人力资本形成的动力 第四节 现实经济困难形成的压力 第五节 代表团外出考察归来后的推动力 第六节 中外差距日益扩大产生的紧迫感 小结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的运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的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运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运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政策的再调整 第五节 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特点 小结 第四章 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改革 **节 农田基本设施的建设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运动 第三节 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改革 小结 第五章 城市工业的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 **节 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 第三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第四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与绩效 小结 第六章 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节 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打破利用外资的禁区 第三节 技术设备引进中的经验与教训 小结 第七章 经济工作方法的创新 **节 对过去的经济工作方法的坚持 第二节 经济工作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推进经济工作的经验 小结 第八章 计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强,湖北随州市人。副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1997年9月—2000年6月于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学习;中共党史研究生,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6年6月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6月至今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等专著,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内涵的演变》等相关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