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05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3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20370516 ; 978-7-5203-7051-6

内容简介

崂山民间故事包含了当地民众对自然、社会诸方面的原生态理解,印证着崂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世界民间故事体系之内折射出中外文化的联系与差异。本书是部系统研究崂山民间故事的专著,于立足民间故事、反映崂山特色的同时,力图以故事文本为枢纽,建立起沟通雅俗、古今、中西的桥梁。

目录

**章 崂山民间故事概述
**节 崂山民间故事的归属特征
第二节 崂山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
第三节 崂山民间故事的研究回顾
第四节 崂山民间故事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 崂山民间故事与人物事迹
**节 历史人物系列
一 姜太公民谭及其历史原型
二 孔子及其学说的民间影响
三 秦始皇与徐福的琅琊行迹
四 刘项争霸的海洋文化演绎
五 童恢不其训虎的善政想象
六 李白与苏东坡的崂山情缘
七 全真道士游崂的虚实纪录
八 憨山与耿义兰的佛道之争
九 青岛即墨乡贤的民间剪影
第二节 神话人物系列
一 王母故事及其形象演变
二 玉皇与崂山创世神话
三 海神信仰下的龙王家族
四 八仙故事的历史溯源
第三节 崂山民谭的人物表现特点

第三章 崂山民间故事与地方风物
**节 山川古迹系列
一 青岛:内陆式的海洋文化
二 胶州湾:神灵拯救的幻梦
三 燕儿岛:神化英雄的遗迹
四 崂山:人类英雄的里程碑
五 浮山:文学化的地名传说
六 石老人:婚恋选择的阶级性
七 三官庙:天、地、水的文明
八 太平宫:宗教与皇权的互动
九 海云庵:三教合一与多神供奉
十 棋盘石和聚仙台:仙迹与俗事
十一 栈桥:青岛的城市符号
第二节 动植矿产系列
一美食·美德·美人
二 亦正亦邪的动物精灵
三 崂山道观的花精魅影
四 林产生长采集的想象
五被神化的崂山矿藏
六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风物故事的总体思想内涵

第四章 世界经典故事主题在崂山
**节 “异类婚恋”主题
一 崂山民间的“异类婚恋”故事
二 “异类婚恋”故事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兄弟分家”主题
一 崂山民间的“兄弟分家”故事
二 “兄弟分家”故事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问神仙”主题
一 崂山民间的“问神仙”故事
二 “问神仙”故事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崂山民间故事的古典书面形态
**节 四大民间故事的源流演变
一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
二 牛郎织女的故事
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四 白蛇传故事
第二节 崂山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小说
一 崂山民间故事与志怪传奇小说
二 崂山民间故事与志人俳谐小说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崂山民间故事研究》:  六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崂山水晶石  正因崂山主体为花岗岩石,且因临近海洋、水气丰盈,历经千万年的光阴,滋养出更为明净美丽的菁华矿藏——崂山水晶。崂山水晶有墨晶、紫晶、茶晶等,分布在崂山华楼、天门峰、棋盘石等地。其中以墨晶*为知名。周至元有《墨晶诗》日:“磊落岂甘顽石同,二崂毓秀产灵晶。不能营钻空椎耸,别具锋棱嶙骨成。倘施琢磨便供璧,若论价值胜连城。深山还应返君璞,莫向人间浪得名。”又据蓝水《崂山志》,清初即墨某江姓人于崂山采得一块墨晶,运至北京,制成九副眼镜,六副卖于宫中,得一万二千两白银,以此致富。时人多至太行山等地开采晶石,但其质量皆不及崂山。民国初年,有人患眼病双目红肿,借戴江氏墨晶镜一日,竟得以痊愈。眼镜品质上佳者,可于白日见星宿,因此墨晶除治疗眼疾之外,还可用于制作精密天文仪器。  《崂山民间故事全集》收录崂山水晶故事多篇,笔者将其内容梗概罗列于下。  《水晶、墨晶和茶晶》:崂山自古出产水晶、墨晶和茶晶,称为“三晶宝石”,以体积大者为贵。崂山登瀛村有一年轻人大宝,与老母共同生活,家贫无妻。一日,大宝外出劳作,在山顶上发现三颗巨型水晶,分别呈现出白、黑、紫三色。大宝知其为无价之宝,一时心起贪念,欲独占三块晶石,换得高楼广厦、锦衣玉食、娇妻美妾的富贵生活。正当其设法偷运水晶之际,三块晶石突然变作身穿白衣、黑衣、紫衣的三位老人,远远走开,不知去向。从此,崂山再无人见到“三晶宝石”,只能开采到小碎晶石。  《水晶石》:崂山一带流传着“自古崂山有水晶,崂山水晶向贫穷”的俗谚。崂山出产水晶,因富人从不外出劳作,故而多为穷人挖得。一财主名唤“谭不够”,雇人上山,发现一水晶矿洞。临近除夕,财主恐水晶被窃,遣走所有雇工,自己留下看守矿洞。然而半夜时分,洞内水晶全部变成人形,身着各色衣裳,在一素衣仙女带领下跑出矿洞,消失得无影无踪。  《崂山水晶石》:穷人王山孤身一人,终年以打石糊口。一日,王山在山中遇到巨型水晶变成的白衣仙女,仙女怜悯王山,赠其晶石一块,可以之敲出想要拥有的一切。王山遵嘱,用晶石敲出衣食房屋、金银财宝、妻妾仆婢,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但王山在致富的同时性情也渐渐改变,不再理会穷人故友,反而与财主、官宦沆瀣一气、欺压乡里。白衣仙女再次出现,怒斥王山变心忘本,拿走神奇晶石。王山所拥有的一切随即消逝,又变成一无所有的打石穷汉;山间石崮中,也不见了巨型水晶。  《崂山水晶石的故事》:很久以前,崂山到处矗立着发光的水晶,但时人并不识其为宝,更无人动手采撷。一日,北九水村一老农进山砍柴,看到两个小女孩变作两块彩色石头。老农持彩石还家,彩石又化为乌有。原来,二女孩皆为崂山水晶王的孙女,因行迹暴露,水晶王下令,裸露山间的晶石务必深潜藏身,以免凡人开采。从此,崂山地表再无水晶。  至此,我们不难读出崂山水晶传说的独特意味——其中渗透着消极、失落、幻灭与惆怅的复杂意绪,在民间故事中并不多见。虽同为崂山矿藏,绿石、金刚石、花岗岩的传说都围绕着矿石的生成原因展开,唯有水晶石,民间传说所关注的不再是其“成因”,而是有关“开采”的问题。其中涉及独特的历史背景。正因崂山水晶精纯珍贵,自明清时代便享誉四方,售卖水晶可获巨额利润,远近之人受此诱惑,多私人深山采之,朝廷亦屡禁难止。凡人迹能至之处,水晶石已被开采殆尽,鲜有价值不菲者。崂山民众有惧于晶矿空虚、山菁丧失,出于保护资源的心理,杜撰出上述故事,赋予晶石以灵性人格,能够自预凶吉、自主行藏,不落人贪心人之手。水晶及其他财宝瞬间归于乌有的情节,也大有惩贪教化的色彩;“谭不够”“王山”等,作为“贪不够”“忘山”的谐音,分明包含了对时人疯狂逐利享乐行为的讽刺。  ……

作者简介

  汪泽,1988年生,文学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讲师,曾任教于青岛大学国学研究院、历史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叙事文学研究。    赵伟,1973年生,文学博士,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宗教与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研究。    朱绍雨,1992年生,文学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