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45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20374590 ; 978-7-5203-7459-0

内容简介

学术界对《老子》“道经”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对于“德经”的研究却尚显匮乏。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以老子“以道观人”、“以道观万物”和“以道统德”的“常道观”为视角,解读《老子》“德经”并参悟其对当下学校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乃以《老子》“德经”中的核心概念,即“自然”与“无为”为基础和主线,详细参证“德经”各章之通义,进而参悟其对于道德教育和学校教育诸方面的借鉴意义。本书章为“《老子》的‘破’与‘立’”;第二章为“《老子》的‘道’与‘德’”;第三章为“《老子》的‘无为’与‘自然’”;第四章是“本书的撰写体例”。

目录

**篇 总论
**章 《老子》的“破”与“立”
第二章 《老子》的“道”与“德”
第三章 《老子》的“无为”与“自然”
第四章 本书的撰写体例

第二篇 “德经”证悟
**章 上德不德
第二章 得一为本
第三章 有无相生
第四章 明道若昧
第五章 道生万物
第六章 不言之教
第七章 知足不辱
第八章 大成若缺
第九章 知足常足
第十章 不行而知
第十一章 为道日损
第十二章 德善德信
第十三章 善生者生
第十四章 玄德无为
第十五章 复守其母
第十六章 大道甚夷
第十七章 修身德真
第十八章 赤子德厚
第十九章 知者不言
第二十章 以正治国
第二十一章 福祸相倚
第二十二章 长生久视
第二十三章 道莅天下
第二十四章 谦下以静
第二十五章 万物之奥
第二十六章 报怨以德
第二十七章 其安易持
第二十八章 常知稽式
第二十九章 善下善后
第三十章 我有三宝
第三十一章 不争之德
第三十二章 用兵有言
第三十三章 知我者希
第三十四章 自知不知
第三十五章 民不畏威
第三十六章 不争善胜
第三十七章 民不畏死
第三十八章 无以生为
第三十九章 以柔胜刚
第四十章 为而不恃
第四十一章 知易行难
第四十二章 天道无亲
第四十三章 小国寡民
第四十四章 信言不美
……

第三篇 结语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德经”参证及德育镜鉴》:  学术界通常认为,本章的主旨是倡导世人按照“道”的规律去为人处事。的确,这固然是《老子》“五千言”一贯的宗旨,也是本章所蕴含的大意之一。通观《老子》八十一章,的确很少有其他章节像本章这样,对于日常的为人处事如此事无巨细地予以描述。但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是,在世人还没有认识到“道”的规律是什么之前,何以可能按照它去为人处事呢?可以说,这不仅是涉及“知”与“行”孰先孰后、孰主孰次的关系问题,还关涉到“道体”与“器用”、“本体”与“日用”、“形上”与“形下”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的深层问题。  由老子开宗的道家,由于与其后产生的道教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致使世人通常认为,只有脱离滚滚红尘隐居于山林道场,经由皓首穷经、苦行玄思、禅坐忘我、胎息炼丹、仙人开示等,才能悟得“道”的真谛。实际上,这只是道教修行悟道的特殊形式之一。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并无专门系统地记载此类玄虚隐修的秘籍。相反,老庄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修身的根本要旨,在于对道器合一、体用合一、学术合一、知行合一的参悟与化用。《老子》本章所举的“道用”诸事,大凡即属于此。  当然,老子所倡导的日常“道用”诸事,具有明显的宗法“无为”“自然”和“恬淡”的特点,此即本章首句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所意指。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不免会结怨、报怨、埋怨、怨愤和怨恨等,如何纾解诸如此类的“怨”,儒家和道家有不同的答案。孔子认为,如果倡导“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即“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孔子认为,应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论语·宪问》)。老子却认为,无论怨恨有多大多少,都应该“以德报怨”,即本章所谓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关于孔子和老子对“德”和“怨”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学界业已多有涉猎,此不赘述。  实际上,老子所谓的“报怨以德”,还有两点常被学术界忽略的深层含义。其一,“报怨以德”之“德”,并非当今社会通常所谓的“美德”和“善行”,而是指得自于本体“大道”的“天德”“天性”和“人性”之“德”。这种天然的“人性”之“德”,与本体之“道”的特性是一致的,即是本自具足和自然而然的,并无通常所谓的利害或恩怨之分。这既是本体之“道”的特征与境界,又是得自于“道”之“德”的特性与境界。于老子之“道”而言,“报怨以德”与“报恩以德”是一体两面而已,根本没有本质的区别。正如老子所谓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等等,大凡皆属于此。可以说,《老子》中这种“正言若反”的表述比比皆是,这既是理解《老子》“五千言”的难点所在,又是悟得其真谛的肯綮所系。  其二,老子所谓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还意味着无论遇到怎样的“报怨”,都要“任劳任怨”和“无怨无悔”地专心于“修道”。老子深知,在“朴散则为器”的世间万物中,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才能够在后天的发展中突破自身的“天德”“天性”和“本性”,进而形成并执着于善恶、好坏、美丑、亲疏、贵贱、福祸、利害、恩怨等“分别心”或日“第二天性”。老子认为,这些由“为学日益”而形成的“第二天性”,对于返归本真本善本美的“自然”之“道”而言,乃是“道之华而愚之始”,必当“日损”之。至于如何“损”,除去《老子》业已提及的“致虚极,守静笃”和“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等方法之外,本章又提出日常的“道用”和“用道”法。《老子》本章后文中所谓的“难”与“易”、“大”与“细”、“轻诺”与“寡信”、“多易”与“多难”等,大凡都强调要在日常的“道用”和“用道”中“体道”和“行道”。  可见,老子的“道用”和“用道”与孔子所谓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所谓“小学”应该学做“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王阳明所谓“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等颇为相像,他们皆强调“道不远人”,“道”即在日常生活的一事一物之中。这对于现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评价,忽视学生和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而言,尤有启示。  ……

作者简介

  于洪波,男,1962年4月生,山东烟台人,“九三学社”社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2000年曾留学日本,专攻日本文化和教育史。晚近十余年,主要从事中外教育理论比较、先秦道家哲学、日本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王康宁,女,1987年9月生。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2013-2016年师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于洪波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先秦道家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