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包邮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66.6 (8.3折) ?
1星价 ¥66.6
2星价¥66.6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653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83页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030665362 ; 978-7-03-066536-2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医诊断、辨证论治和名家经验论治病毒性肝炎为主体, 较为全面、系统、客观地阐述了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有助于开拓肝病科或感染科临床医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思路。

目录

前言
**篇 病毒性肝炎总论
**章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肝炎和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特征
**节 发病机制
第二节 病理特征
第三章 肝病的中医病因和病机
**节 中医病因
第二节 中医病机

第二篇 病毒性肝炎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章 急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节 中医诊断
第二节 西医诊断
第三节 中医治疗
第四节 西医治疗
第五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第五章 慢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节 中医诊断
第二节 西医诊断
第三节 中医治疗
第四节 西医治疗
第五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第六章 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节 中医诊断
第二节 西医诊断
第三节 中医治疗
第四节 西医治疗
第五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第七章 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节 中医诊断
第二节 西医诊断
第三节 中医治疗
第四节 西医治疗
第五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第八章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节 中医诊断
第二节 西医诊断
第三节 中医治疗
第四节 西医治疗
第五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第九章 病毒性肝炎相关症状的诊断和治疗
**节 乏力
第二节 纳差
第三节 失眠
第四节 抑郁

第三篇 病毒性肝炎与相关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第十章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节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
第三节 慢性乙型肝炎西医治疗进展
第四节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
第五节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
展开全部

节选

  《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全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康良石教授认为病毒性肝炎从感染至发病的规律与瘟疫大同小异,阐明了肝炎病毒属湿热疫毒乃致全身感染,“伏邪”藏于营血之间,侵袭以肝脏为主要的器官;而肝有“多气易郁”的特点,由疫毒导致的肝病,属于“因疫而致郁”的疫郁之证。除有“疫毒内伏”因素之外,多由平素作息无常、劳累、饮酒、情志失调等因素诱发,并认识到急性肝炎有和瘟疫相似的“内陷、分传”传变规律。其中热毒内陷则全身邪火燔肝、损脾、伤肾、传心,可致急黄、胆胀、癃闭、血证、厥脱等重症;而分传有“表里分传”和“但里不表”两大类型。“表里分传”有“先表后里”“里胜于表”的区别;“但里不表”者根据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又分为气郁、湿热、热毒、湿浊4个证型。  根据急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将本病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恢复期,并将常见证型贯穿在各期辨治。  (一)早期  早期(湿热夹表证)表里分传为瘟疫常见的传变方式,常见有恶风寒、发热、头痛、咽痛、咳嗽、鼻塞、浊涕或风疹等表证;疲乏无力、胁胀胁痛、脘腹痞满、纳呆厌油腻、呕恶、便溏等里证。表里分传包括两种:先表后里证即表证先见,表证解后里证逐渐出现;里胜于表者,上述表里证并见,里证随表证改善、消失而更加明显.且由轻而重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如浓茶、舌偏红或红、苔黄厚腻、脉弦或滑数。故先表后里证多见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而里胜于表者常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上或解表为先、兼清里,或清里为主、兼解表,各有侧重,方以银翘散和栀子根汤为主化裁,并各有主次。  (二)进展期  早期病例在表证解后进入进展期,有部分病例可不经表里分传阶段直接进入进展期。根据疫毒的特点和患者的体质及临床表现分气郁、湿热、热毒、湿浊辨证治疗。  气郁者多见神气抑郁,善太息,脘腹痞满,饭后较甚,矢气则松,胁胀窜痛,关节窜痛,运动后则较减轻,大便不爽,脉弦或细弦。治以行气通滞为主,利湿清热为辅,方选橘叶栀子根汤。湿热者多见沉困无力,胁腹胀闷,纳呆,厌油腻,大便秘溏交加,身目尿黄、其色鲜明,苔黄腻或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治以利湿清热为主,行气通滞为辅,方选加味栀子根汤。热毒者多见身目发黄,其色鲜明,小便短赤如浓茶,胁痛拒按,脘腹灼热痞满,易怒心烦,口渴喜饮或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治以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方选解毒栀子根汤。湿浊者多见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头重口淡黏腻,纳呆呕恶,便溏或时泄泻,或轻度黄疸,疸色不鲜,舌胖嫩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滑或濡或缓。治以宣通三焦,分消湿浊,方选加味三仁汤,即三仁汤合栀子根汤化裁。  (三)恢复巩固期  恢复巩固期肝功能等检查基本趋于正常,而中医的异常脉证仍存,强调继续巩固疗效,结合患者体质因素,以调补肝脾肾为主,祛邪为辅。方选参苓白术散或四白汤(怀山药、茯苓、莲子、芡实)健脾利湿;或用制何首乌、当归、白芍、丹参等养血补肝;或用石斛、黄精、女贞子、枸杞子、肉苁蓉等补益肾阴肾阳。同时续选用绵茵陈、栀子根、白花蛇舌草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以祛余邪。六、谌宁生教授学术经验  湖南省名中医谌宁生教授认为,急性肝炎的中医病因应从外因立论,病因是湿热入侵,病机为外感湿热,内蕴中焦,侵犯脾胃,熏蒸肝胆。由于急性肝炎病程短,患者正气未损,一般预后好,所以对急性肝炎的辨治宜简不宜繁,不必辨证分型。在以上理论指导下,自拟急肝方(茵陈、田基黄、土茯苓、栀子、黄柏、木通、夏枯草、甘草)。急性肝炎病因虽均由湿热所致,但因湿热有轻重程度之分,故临床辨证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之分,治疗急性肝炎虽不必分型,但不可一法一方,始终不变,应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分阶段治之。因为病初属邪盛阶段,虽有脾失健运之候,但因湿阻中焦,损伤脾胃,故治肝时不宜补脾,更不能滋阴,因补脾和滋阴均可留邪,使湿热之邪难祛,而致病证缠绵难愈。故急性期务必以清热利湿为主,以求邪祛正复。经过治疗,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接近正常,往往为邪祛而正未复,则可改用调理肝脾之法。  谌宁生教授认为黄疸病因病理不外乎“瘀毒”二字,毒为病变之因,瘀为病变之本,难治性黄疸治疗原则为重在解毒,贵要化瘀。“急黄”“瘟黄”者,病因病机为湿热毒盛。其极易传变,形成“毒瘀互结”之证,病情凶险。应尽早用解毒化瘀汤,采取“快速截断其传变”的果断措施,扭转病机。自拟解毒化瘀汤加减,由茵陈、赤芍、大黄、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栀子、丹参、郁金、石菖蒲、枳壳、连翘、甘草组成。方中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赤芍清热解毒,化瘀退黄,凉血活血;大黄既能泻热通腑退黄,又能凉血解毒利湿;白花蛇舌草、栀子、连翘加强清热解毒退黄之效;丹参、郁金、牡丹皮活血化瘀退黄;石菖蒲芳香化湿;枳壳行气宽胸;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退黄之功。  ……

作者简介

  高月求,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临床免疫研究所所长、细胞免疫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机制研究。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多项人才项目,作为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国家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52篇,其中作者或通讯作者123篇,SCI收录27篇。作为完成人者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10项奖励。申报发明专利8项,其中已授权4项,转让2项。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4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