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719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030671981 ; 978-7-03-067198-1

本书特色

黄檗与水曲柳、核桃楸并称\"东北三大名贵木材\",有\"木中之王\"美誉,且是中国名贵药材植物,与杜仲、厚朴并称著名\"国药三木\"。

内容简介

黄檗为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集用材、药用和绿化于一身,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本书围绕黄檗遗传改良,重点介绍国内黄檗种质资源、改良策略、育种目标、变异规律、良种选育、开花结实、杂交育种、遗传测定、良种繁育和高效栽培等理论与技术。 本书适用于农林高等院校师生、林业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研究与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1 黄檗资源与育种目标 1
1.1 育种资源的重要性 2
1.1.1 遗传资源的战略意义 2
1.1.2 遗传资源的重要性 3
1.1.3 植物遗传资源保存的发展和现状 5
1.1.4 遗传资源的国家战略 6
1.2 黄檗育种目标 7
1.2.1 黄檗的用途 7
1.2.2 黄檗育种目标 12
1.3 黄檗育种资源 13
1.3.1 黄檗的分布 13
1.3.2 黄檗的形态 14
1.3.3 黄檗的生境 14
1.3.4 黄檗资源现状 14
1.3.5 黄檗引种栽培 15
1.4 黄檗育种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15
1.4.1 黄檗育种资源的搜集 15
1.4.2 黄檗育种资源保存 17
1.4.3 黄檗育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25
2 黄檗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 27
2.1 遗传力 27
2.1.1 遗传力概念 27
2.1.2 遗传力估算 28
2.1.3 遗传增益 36
2.2 黄檗遗传改良 37
2.2.1 遗传改良策略 37
2.2.2 选择的基本方法 40
2.3 黄檗种源选择 41
2.3.1 黄檗种内变异 42
2.3.2 黄檗种源试验的目的和作用 44
2.3.3 黄檗种源试验方法 45
2.4 黄檗优树选择 46
2.4.1 黄檗优树标准和选优林分 47
2.4.2 黄檗优树评选方法和选优程序 48
2.5 种源选择与优树选择相结合 50
3 黄檗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51
3.1 选育黄檗速生良种的意义 51
3.1.1 黄檗供求关系与面临的问题 51
3.1.2 黄檗良种选育的意义 52
3.2 黄檗种源变异与选择 53
3.2.1 黄檗种源生长性状初步统计 53
3.2.2 黄檗优良种源选择 56
3.3 黄檗无性系间遗传变异 58
3.4 黄檗无性系生长性状主成分分析 58
3.5 黄檗无性系生长性状特征方差分量分析 63
3.6 黄檗无性系聚类分析 64
3.7 黄檗优良家系选择 66
3.8 黄檗种子性状变异 67
3.8.1 黄檗种子性状种源间变异 67
3.8.2 黄檗种子性状无性系间变异 70
3.9 黄檗优良无性系选择与繁育 72
3.9.1 黄檗优良无性系选择 72
3.9.2 黄檗优良无性系繁育 73
3.10 结论与讨论 74
3.10.1 结论 74
3.10.2 讨论 75
4 黄檗生物碱含量变异 77
4.1 试验材料 78
4.2 黄檗生物碱含量检测方法 78
4.3 黄檗生物碱含量季节变化 79
4.3.1 树干基部生物碱含量季节变化 79
4.3.2 树干胸径处生物碱含量季节变化 80
4.3.3 树干2m高处生物碱含量季节变化 81
4.4 黄檗生物碱含量部位间差异 82
4.5 黄檗生物碱含量雌、雄无性系间差异 84
4.5.1 雌、雄无性系间3种生物碱含量变异分析 84
4.5.2 雌、雄无性系间药根碱含量差异 84
4.5.3 雌、雄无性系间掌叶防己碱含量差异 85
4.5.4 雌、雄无性系间小檗碱含量差异 85
4.5.5 雌、雄无性系间3种生物碱总含量差异 86
4.6 黄檗生物碱含量种源间变异 86
4.6.1 种源间药根碱含量变异 86
4.6.2 种源间掌叶防己碱含量变异 87
4.6.3 种源间小檗碱含量变异 88
4.6.4 种源间3种生物碱总含量变异 88
4.7 黄檗无性系间生物碱含量变异 89
4.7.1 无性系间药根碱含量变异 89
4.7.2 无性系间掌叶防己碱含量变异 90
4.7.3 无性系间小檗碱含量变异 92
4.7.4 无性系间生物碱总含量变异 94
4.8 黄檗无性系间生物碱含量聚类分析 96
4.8.1 无性系间药根碱含量聚类分析 96
4.8.2 无性系间掌叶防己碱含量聚类分析 97
4.8.3 无性系间小檗碱含量聚类分析 98
4.8.4 无性系间3种生物碱总含量聚类分析 99
4.9 黄檗生物碱含量相关分析 100
4.9.1 生物碱含量与季节相关性 100
4.9.2 生物碱含量与时空相关性 101
4.9.33 种生物碱含量相关性 102
4.9.4 生物碱含量与生长性状相关性 103
4.10 药用优良无性系选择 104
4.11 结论与讨论 105
5 黄檗开花结实规律 108
5.1 黄檗开花特性 108
5.1.1 雌、雄花数量 109
5.1.2 种源间雌、雄花数量变异 111
5.1.3 无性系间雌、雄花数量特征差异 112
5.1.4 雌、雄花数量方差分量分析 116
5.1.5 雌、雄花在树冠上的分布 117
5.1.6 小结 119
5.2 黄檗花期同步性分析 119
5.2.1 花序形成 120
5.2.2 开花过程 120
5.2.3 无性系花期分类 122
5.2.4 雌、雄株花期同步指数分析 126
5.2.5 小结 127
5.3 黄檗结实特性分析 128
5.3.1 无性系结实量分析 128
5.3.2 无性系结实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131
5.3.3 无性系种子性状相关分析 132
5.3.4 无性系种子性状主成分分析 133
5.3.5 小结 135
5.4 结论与讨论 136
5.4.1 结论 136
5.4.2 讨论 137
6 黄檗控制授粉与杂交育种 139
6.1 杂交育种的意义 139
6.1.1 黄檗杂交育种的目的 140
6.1.2 黄檗控制授粉的主要理由 140
6.2 黄檗杂交方式和亲本选择 142
6.2.1 杂交方式 142
6.2.2 杂交亲本选择 143
6.3 花粉技术和杂交技术 144
6.3.1 黄檗开花习性 144
6.3.2 黄檗花粉采集、贮藏和生活力测定 145
6.3.3 黄檗杂交技术 146
6.4 杂种的测定、选择和推广 147
6.4.1 杂种苗的培育 147
6.4.2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 147
6.4.3 杂种的繁殖、推广和命名 148
7 黄檗遗传测定 150
7.1 遗传测定的意义和任务 150
7.2 子代测定 151
7.2.1 子代测定和配合力 151
7.2.2 交配设计 151
7.2.3 遗传测定的内容、要求、观测技术 153
7.3 黄檗子代测定实例 154
7.3.1 黄檗子代生长量差异分析 155
7.3.2 黄檗子代苗期年生长模型 155
7.3.3 黄檗子代年生长阶段的划分 157
7.3.4 苗高和地径年生长量与极值k的关系 158
7.3.5 家系苗木生长过程比较 159
7.3.6 子代苗高和地径相关分析 159
7.3.7 子代与亲代苗高和地径相关分析 160
7.3.8 小结 160
7.4 黄檗无性系测定 161
7.4.1 黄檗无性系测定案例 162
7.4.2 种源间生长性状变异 162
7.4.3 无性系间生长性状的差异 163
7.4.4 黄檗无性系评价 167
7.4.5 小结 167
8 黄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169
8.1 黄檗种子园营建与管理 169
8.1.1 黄檗种子园类型 169
8.1.2 黄檗种子园的总体规划 171
8.1.3 黄檗种子园设计 174
8.2 黄檗种子园营建实例 176
8.2.1 园址概况 176
8.2.2 黄檗优树选择 177
8.2.3 黄檗嫁接苗培育 182
8.2.4 黄檗种子园区划与定植 182
8.2.5 种子园经营方案 185
8.2.6 幼林抚育 189
8.2.7 黄檗种子园总结 193
8.3 黄檗采穗圃营建技术 194
8.3.1 黄檗采穗圃区划 194
8.3.2 黄檗采穗圃营建 196
8.3.3 黄檗采穗圃管理 196
8.3.4 采条与更新 197
8.3.5 贮藏与运输 197
8.3.6 采穗圃营建技术档案 197
9 黄檗良种苗木培育 198
9.1 黄檗播种育苗 198
9.1.1 黄檗播种育苗技术 198
9.1.2 黄檗播种育苗实例 200
9.2 黄檗嫁接育苗 203
9.3 黄檗扦插育苗 204
9.3.1 黄檗扦插方法 204
9.3.2 黄檗扦插实践 206
9.4 黄檗组织培养育苗 208
9.4.1 黄檗组织培养快繁的意义 208
9.4.2 培养基及其制备 211
9.4.3 外植体的选择 214
9.4.4 表面消毒和无菌操作 216
9.4.5 黄檗快速繁殖的基本环节 218
9.4.6 影响黄檗组织培养成功的因素 221
9.4.7 污染及减少污染的方法 226
9.4.8 玻璃化现象及预防的措施 228
9.4.9 褐变现象及解决方法 230
10 黄檗人工林高效培育 235
10.1 适宜黄檗生长的立地 235
10.1.1 立地与调查方法 235
10.1.2 不同立地生长性状特征 236
10.1.3 不同坡向生长性状差异 237
10.1.4 不同坡位生长性状差异 237
10.1.5 不同立地生长性状差异 238
10.1.6 黄檗侧根分布情况 240
10.2 黄檗用材林高效培育 240
10.2.1 良种苗木繁育 240
10.2.2 立地选择 241
10.2.3 造林 241
10.2.4 抚育 241
10.3 黄檗药用原料林高效培育 242
10.3.1 良种苗木繁育 242
10.3.2 立地选择 244
10.3.3 造林 244
10.3.4 抚育 244
10.4 黄檗生长节律 245
参考文献 248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