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文物研究(总第87辑)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文物研究(总第87辑)

1星价 ¥42.2 (6.2折)
2星价¥42.2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332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52033243 ; 978-7-5520-3324-3

内容简介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文物研究》为总第87辑,分为“鲁迅文物研究”“鲁迅作品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辨证”“读书杂谈”“鲁海漫谈”“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等栏目。其中,“鲁迅文物研究”集中刊载了近8篇不同关注对象的鲁迅文物研究文章。各常规栏目亦从不同侧面呈现了鲁迅文化遗产的完整面貌和精神。

目录

目录

鲁迅文物研究

由印章探究鲁迅的世界 郑亚

鲁迅的“衣”

——从一件毛衣说起 仇志琴

朴素餐具,寻常生活

——鲁迅家中的锅碗碟 邹晏清

鲁迅与他收藏的版画 乐融

关于鲁迅的字 顾音海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明信片 李浩

九华堂笺纸及其他

——略述馆藏鲁迅遗笺 乔丽华

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藏书简介 施晓燕

鲁迅作品研究

简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暗夜描写 贾敏

于黑暗世界透出一抹亮色

——从鲁迅的小说《明天》到李时建的戏剧《小夜曲》 张璐

鲁迅《阿Q正传》日译本注释手稿研究 武琼

人国论3

——1907年和五四时期鲁迅眼中的易卜生之异同 冯章

鲁迅同时代人研究

林憾庐与鲁迅的交往考察 王伟歌

鲁迅与施霖关系考辨 薛林荣

朱湘与周作人交往考 王玉

口述与笔谈(十三) 裘士雄

史料·辨证

鲁迅与天马书店关系探微

——兼论左联解散前后鲁迅面对盗版问题的职业忧虑 俞宽宏

鲁迅研究资料三则及其考释 管冠生

版本·交游考·研究资料

——厦门地方报纸所见巴金文献摭谈(上) 刘锐

叶圣陶文言小说辑佚 马文飞

读书杂谈

鲁迅藏品,“文”“创”出版

——评上海鲁迅纪念馆《华痕碎影——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先生手迹、藏品撷珍》 李瑞晶

杂,却又精深:于周边窥见中心的鲁迅研究新成果

——读李浩新著《鲁迅研究杂集》 崔晶晶 吴金梅

四十年来鲁迅读书观研究文献的总结与反思 谢忠强 陈榕

鲁海漫谈

师恩如海 唐应光

李桦和藏书票 王波

论张大钧绘本对鲁迅《风筝》的艺术阐释 张子扬

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

许寿裳遗稿整理札记 王璐 陈亦超

谈鲁迅主题美术品在展览中的作用 包明吉

编后


展开全部

节选

鲁迅的“衣” ——从一件毛衣说起 仇志琴 鲁迅的生活中,对于穿着是不甚讲究的;以他的社会地位、身份,对照他的实际生活,可以说是朴素而勤俭的。特别是从他留日归国后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许多时候都是身着长衫,鲜有西装笔挺、华贵雍容的身影——仅有一幅陶元庆画的速写,是鲁迅戴领带、着西装的半身像,但在现实生活中,鲁迅是很少穿西装的。他出入书店,去大学演讲,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接待萧伯纳,参加“左联”成立大会,几乎是清一色长衫穿到底的,此皆有照片为证。直到他去世入殓,穿的依然是一件丝棉的棕色湖绉长袍,因为*后一年身体的羸弱,经不住厚重才特做的,比较新,没穿够,亦可能是成人以后*讲究的一件,此时派上了用场。 鲁迅的简朴、平民化,在穿衣方面,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到外国人的公寓去拜访,朴素的穿着竟然遭以貌取人的电梯司机的阻拦,觉得他可疑,把他赶开,不准其乘电梯,说“向那边去!”他没有法子,只好一步一步地上到九楼;到印刷所接洽印件,或到制版公司去制锌版,人家当他是商店里的跑街或伙计,还有些制版所因为他的生意相当忙,而且样子又质素,认为是跑街之流的人物,特别给他一个九折,则是少有的意外得到的优待;他到医院给不会日语的朋友当翻译,医院里面的人就当他是吃翻译饭的,大敲其病人的竹杠;他面对这些误解、遭遇并不恼怒,有时还把它当作笑话的资料。 以鲁迅的收入,在个人置装方面略微讲究些完全可以,但鲁迅反对奢华铺张,天生与花花绿绿的洋场世界、靡靡之音、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不合拍。而且,他实际生活负担也不轻,要赡养长辈、家眷,帮衬弟弟,又乐于助人,比如补贴出版、扶助青年、倡导木刻活动等等,所以他养成个人勤俭的习惯,抽烟不挑高级牌子,穿着更是朴实无华了。 “衣服他是绝对要穿布制的,破的补一大块也一样的穿出来。”许广平在做学生的时候,也正如顽童一般,边听讲边把这位满身补钉,不,满天星斗,一团漆黑,长发直竖的先生速写起来。后来比较熟识了,许广平探究过他为何如此,问他是不是特意做成这样的“保护色”,使人家不注意?他好像默认地笑了。据许广平推测,鲁迅之所以“囚首垢面”,不是故意惊世骇俗,老实说,还是浮奢之风,不期引起他的不重皮相,不以外貌平衡一般事态,对人如此,对自己也一样。 另外的原因,他对于衣服极不讲究,也许是一种反感使然。据他自己说,小的时候,家人叫他穿新衣,又怕新衣弄污,势必时常监视警告,于是坐立都不自由了,是一件*不舒服事,因此,他宁可穿得坏些,布制的更好,方便的时候,譬如吃完点心糖果之类,他手边如果没有揩布,也可以很随便地往身上一揩。初到上海的时候,穿久了的蓝布夹袄破了,许广平买到了蓝色的毛葛换做一件。做好之后,他无论如何不肯穿上身,说是滑溜溜不舒服的。没有法子这件衣服转赠别人,从此不敢做这一类质地的衣料。他对于幼年穿新衣的不自由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对于海婴的衣着,穿了之后,是不愿意叫他当心的。如果他的小手也揩在身上,那算是和父亲学样,满不在乎的……但是鲁迅处理他的书籍文具时却截然相反,比如书龌龊了,急起来他会用衣袖去揩拭,手不干净,也一定洗好才翻看。似乎是比生命还着重,看看他的衣身,是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迥异的对照的。 鲁迅对于穿着的态度渐渐也影响到许广平,许广平对于自己衣着的不讲究等曾解释,“是一面不愿意和他做太相反的对比,更不愿意在不必要的地方花去他绞脑汁换来的金钱”,即使鲁迅时常笑说:“看你这样落拓,去买一些新的来吧!”许广平也只是说:“要讲究,你这点钱不够我花呢。”彼此一笑也就罢了。 在许广平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鲁迅生活遗物中,“衣”的部分,面料多为棉、麻、丝、毛类天然材质;颜色单一,黑、白、灰、青为主,素色,极不显眼,类似“保护色”;款式*多的便是中式长、短衫,颜色、厚薄不一,府绸、棉布等,适合四季穿着。一件略称得上“高级”的羊皮袄,可抵御上海冬日的阴寒湿冷,1932年11月北上省母期间,至多所院校讲演时穿的就是这套“盛装”。再有就是毛衣,有背心、开衫,据许广平的回忆,那是她亲手所织。 织毛衣,上海话叫做“结绒线”,是非常海派的近代女红,家庭主妇们的手艺活,当然,订了婚的也可以给未婚夫结毛衣,恋爱中亦可作为定情物相赠。从“恒源祥”一类毛线店里买来一团团的彩色绒线,用两根竹针或钢针就可以织出一片温暖,一家老小的御寒衣服,便全指望这手艺。绒线起初多为羊毛制品,价格不菲,但毛衣的好处在于能拆了重新结,反复利用,可塑性和循环再生性强。小孩长大后,几件小毛衣可以重织并成大毛衣;花样过时、袖边磨损,各种不满意时都可拆掉重织,还可掺入新绒线,改变颜色或尺寸等。编织过程自主性强,能充分发挥想象施展技能,翻出许多新花头新式样,既经济实惠,又紧跟时尚,不失为精明之选。 有关毛线编结的书,民国以来也是很多的。比如一种《培英毛线编结法》,早在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那年)就出版了排印本,由专门的培英编结公司编写,畅销一时。同品种图书更是数不胜数,往往同时请了大牌明星做模特,登出照片广告招揽。当时有位叫冯秋萍的作者,或者可以叫她毛衣编织家,据称是编结界的奇才,写了权威的法则,有《秋萍毛线刺绣编结法》《秋萍绒线编结法》等一套多种,由良友绒线公司出版,很受欢迎。这类实用性图书,作为夫人的许广平,可能也是做过参考的。在许广平捐赠书籍中现存《赤ちやん物の毛丝编物集》《防寒用の小物毛丝编物集》两册编织类图册,32开,日文,1932年12月出版,均为《主妇之友(十二月号)》附录。虽然这两本小册子主要介绍的是儿童针织衣物的编结方法,但很多花样、款式跟成人服饰是共通的,完全可以借鉴,毫无违和感。这件毛衣基础的织法花头书上可能也有列举,当然也可能是她早就掌握了的。 许广平还在广州的时候,就为鲁迅织过毛衣,《鲁迅与景宋通信集》(《两地书》的原信)中有所记述。据日本友人长尾景和的回忆,他先后两次至拉摩伊公寓访问,鲁迅都是身着毛衣的。**次是5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他身上穿着一件口袋很大的灰色毛衣”。相隔十天,第二次造访,“鲁迅先生象素日一样穿着那件宽敞舒适的毛衣走了出来”。和鲁迅密切接触过的人,对于鲁迅身着毛衣形象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姑且举出一件详细说明。 这件毛背心,紫色,羊毛,粗线,从花纹上看,主体是“双桂花针”法,分前、后两片,待每片的领、袖边完成后缝合。前襟属于“搓板针”法,即横向7针,纵向68排,即34排上针、34排下针,一上一下交替构成图案。下摆为“单立针”法。这样的织法比起平针难度高些,相对致密、厚实,结构平整牢固,御寒性佳。 我们在鲁迅的照片中,可以找出和这件毛衣有关的信息,比如鲁迅与内山完造的合影中,鲁迅内衬中式衬衣,“V”字领毛背心,*外层罩着一件长袖毛衣开衫。更著名的是另外一张1933年“五一劳动节”摄于春阳相馆的照片。照片里,鲁迅同样是中式衬衣加毛背心、再加毛衣开衫,看上去与内山完造的合影时的衣着极其相似,可能为同款,鲁迅似乎很喜欢如此配搭,这身穿搭出镜率颇高。1950年代,画家俞云阶曾以这张照片为底本创作,画面改相馆花叶幕帘背景为家中内室,鲁迅一手夹烟卷,一手叉着腰,面露微笑,随意洒脱中透着机敏与深邃,这幅油画作品被普遍认为是鲁迅性格、形象的很好写照。 细细观察,照片上外套的这件毛衣开衫的编结式样、“花头”,和目前留存的一件开衫很相似,纽扣也同是大颗粒圆形塑料扣,但并非同一件。两者*明显的区别在于,这件毛衣领子为“和尚领”、5粒扣,留存的毛衣为“立领”、6粒扣。并且后者成色较新,穿着痕迹不甚明显,推测编织时间应较迟些,也许是因为鲁迅的身体日渐病弱畏寒,编结时才特意选择织成保暖防风的“立领”。 结绒线,针针线线、丝丝入扣,从线团编结成毛衣,是不断的经历重复的过程,着重的不是力度而是能够坚持的意志以及善于揣摸的心思。或许,许广平曾经结过很多件这样温暖合意的“爱心”毛衣;或许,在结毛衣的时候,许广平缠绕编结着柔软绵长的绒线,翻看着图册思忖款式花样,先生在案前读书写作,幼子在身边嬉戏玩耍,家常温馨安乐……

作者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是1949年后**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1949年成立后**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