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王蒙、莫言、余华创作为例

- ISBN:9787308183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8页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308183130 ; 978-7-308-18313-0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王蒙、莫言、余华创作为例》共分六章,主要探讨跨文化视域下当代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问题。在史的梳理与跨文化研究背景之下,《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王蒙、莫言、余华创作为例》稿特别选取了王蒙、莫言与余华这三位在中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中都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为例,通过对他们经典作品与创作思想的研究与剖析,深入阐析了他们所塑造的不同类型“中国形象”的特质、影响及意义,并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建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目录
**节 形象学与中国形象
第二节 中国形象与中国形象自塑
第三节 文学研究与中国形象白塑
第二章 中国形象建构追踪:未竟的跨文化之旅
**节 文化的围困与形象的生成
第二节 从文化依附到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形象传播的发展与困境
第三章 王蒙:建构中国化的主流中国形象
**节 中国主流话语的感知与建立
第二节 坚硬与变形的形象变奏
第三节 传播主体突显的形象传播
第四章 莫言:重塑东方化的中国民间形象
**节 民问中国的发现与认知
第二节 生态民间形象的确立与精神建构
第三节 走向诺奖的形象传播与形象认同
第五章 余华:想象主体化的中国国民形象
**节 人性感悟与形象发现
第二节 从被动生存走向主动活着
第三节 全面辐射的跨文化形象传播
第六章 余论:新世纪多色调中国形象确立的可能性
**节 文化立场的确立与文学话语的重置
第二节 传播策略的变通与传播格局的转换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方爱武,安徽青阳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出版著作《世界文学与浙江散文诗歌戏剧创作》《浙籍文人与中国散文的现代化》(合著),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导读(1917—2017)》,参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基础教程》等教材多部。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当代电影》《浙江学刊》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省规划重点、省社联重点等课题20余项。曾获校“十佳”教师、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
偏见
¥17.8¥56.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