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2021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全新升级)/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00468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10046803 ; 978-7-5100-4680-3
本书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全新升级)》我们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设计,并在重要知识点下面画了曲线,帮助考生迅速抓住重点。在文中知识内容的阐述中增设了经典真题、知识拓展等内容,为考生的备考指明方向。相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高考生阅读的效率,有效抓住图书的结构和核心内容,而且能够帮助考生实现准确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书设有公共课图书配套课程,帮助考生备考。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全新升级)》本书在研究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架构起以学科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为主体的知识体系,是一本真正符合考试特点的图书。整本教材,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根据历年考试重点进行增删,有效覆盖真题考点;结构上,系统分配合理,条理清晰,严格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知识要点。并且设置真题二维码,帮助考生通过视频讲解充分理解试题。相信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考生的备考。
目录
**部分学科知识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2)
考点聚焦(12)
考点梳理(12)
**节唯物论(12)
第二节辩证法(20)
第三节认识论(31)
第四节社会历史观(38)
本章精选习题(45)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0)
考点聚焦(50)
考点梳理(50)
**节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50)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及资本运行(65)
本章精选习题(72)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7)
考点聚焦(77)
考点梳理(77)
**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77)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改革开放(82)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5)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92)
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5)
第六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117)
第七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19)
本章精选习题(125)
第四章法律基础(130)
考点聚焦(130)
考点梳理(130)
**节法理学的基本内容(130)
第二节宪法的基本知识(137)
第三节民法的基本知识(142)
第四节刑法的基本知识(171)
本章精选习题(178)
第五章伦理学(181)
考点聚焦(181)
考点梳理(181)
**节伦理学概述(181)
第二节公民道德概述(189)
第三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192)
本章精选习题(197)
第六章青少年心理发展(201)
考点聚焦(201)
考点梳理(201)
**节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201)
第二节青少年的情绪及心理健康(207)
本章精选习题(211)
第二部分课程理论知识
**章思想品德课程理论基本知识(214)
考点聚焦(214)
考点梳理(214)
**节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概述(214)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219)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思想(222)
本章精选习题(224)
第二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及相关知识(226)
考点聚焦(226)
考点梳理(226)
**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226)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形态(231)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结构(232)
第四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建议(234)
第五节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241)
本章精选习题(247)
第三部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章思想品德课教学概述(250)
考点聚焦(250)
考点梳理(250)
**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基本理论(250)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254)
本章精选习题(257)
第二章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模式(259)
考点聚焦(259)
考点梳理(259)
**节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259)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模式(271)
本章精选习题(273)
第三章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276)
考点聚焦(276)
考点梳理(276)
**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准备(276)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设计(282)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解决(289)
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290)
本章精选习题(292)
第四部分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章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概述(296)
考点聚焦(296)
考点梳理(296)
**节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296)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功能和要求(301)
本章精选习题(303)
第二章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与反思(305)
考点聚焦(305)
考点梳理(305)
**节思想品德课的学业评价(305)
第二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315)
第三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319)
本章精选习题(32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26)
"
节选
**部分 学 科 知 识 **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点聚焦 1.本章知识在考试中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在考题设置中,本章知识属于重点考查部分,考生应着重掌握。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是考查的重点。 考点梳理 **节唯物论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 1.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形式,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3.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一般都坚持世界是可知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的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方面。 经典真题 【2019下】对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一些哲学家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答案】D。解析: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世界是否是可知的,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一些哲学家否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他们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2018上】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B.“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 C.“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答案】A。解析: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形谢神灭”强调“神”是由“形”决定的,即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理生万物”强调先于万物而存在的绝对精神“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项符合题意。B项“削足适履”的错误做法说明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鹿为马”,抹杀了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特点,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二者没有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与题意不符。C项“沧海桑田”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断章取义”指片面地看问题,二者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与题意不符。D项“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都体现了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与题意不符。 【2017下】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计划与行动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2016下】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可见光实时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ps,相当于0.2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未来,该技术可实现有光照即可上网,可以形成万亿级年产值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①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②充分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说明意识的能动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 ④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解析: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体现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可以认识未知事物,也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①②正确,当选。③说法错误,意识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条件。④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2016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B.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何为**性的问题 D.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014下】在互联网上,某一社会现象引发大家的普遍关注,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网络新词。这表明()。 A.存在决定思维 B.存在离不开思维 C.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答案】A。解析:在互联网上,某一社会现象导致网络新词的产生,这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 【2014上】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 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答案】A。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性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和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就是哲学上的党性。 2.“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四)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时代的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经典真题 【2019下】“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列宁把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D.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答案】D。解析:赫拉克利特把世界归结为“活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说明他坚持了辩证法的思想。所以,赫拉克利特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并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所以,D项符合题意。 【2016下】没有物就没有影,事实和思想的关系就是物与影的关系。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C。解析:A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没有涉及不可知论,故排除。B、D两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物就没有影,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故排除。C项符合题意,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类型与其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感觉”“心”“意志”等)当成是**性的东西,而把客观事物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社会与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3)唯心主义的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主要有三点。 **,阶级根源。历史上反动的、保守的阶级与集团,为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和统治总是竭力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倒向唯心主义。 第二,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极为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压迫以及体脑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三,认识论根源。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如果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使其脱离物质,使认识与实践相分割,把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段、某一方面或成分加以夸大与绝对化,就会产生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
-
呼兰河传
¥18.4¥36.0 -
考研英语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
¥19.4¥68.0 -
心理咨询师、习题与案例集
¥21.8¥75.0 -
数学公式的奥秘
¥10.5¥26.8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兽医全科类)基础科目 2025年
¥82.8¥115.0 -
2025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72.0¥80.0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36.3¥49.0 -
2025社工中级教材(全三册)
¥53.5¥150.0 -
2025初级会计试卷-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全二册)
¥28.5¥64.0 -
2024版运动生理学思维导图
¥24.1¥39.8 -
2024社工初级.(实务+能力)试卷 全两册
¥24.0¥64.0 -
2024建设工程经济/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34.5¥78.0 -
流体力学
¥37.7¥51.0 -
2024考研政治背诵手册
¥29.4¥42.0 -
2024《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一)》
¥25.8¥118.0 -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16.9¥59.0 -
写作分册:2023MBA、MPA、MPAcc、MEM联考与经济类联考
¥20.5¥66.0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中国近代史纲要
¥15.3¥26.0 -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辅导书
¥15.3¥42.0 -
考研英语 长难句解密
¥17.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