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5246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28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20524612 ; 978-7-5205-2461-2
本书特色
李公朴在美国留学时曾应邀给邹韬奋的杂志提供过30多篇考察美国国情的通讯;抗日战争时期,他撰写过《我们的工作在晋西北》《华北敌后——晋察冀》等长篇通讯,他花6个多月,走访15个县500多个村庄,认为晋察冀是民主的模范抗日根据地,也是将来“新中国雏形”。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1月的三年多时间,他四上华北抗战前线、二访延安,完成了四五十万字抗战文章,在全国影响很大。而他关于青年修养的文章,比如《读书实验》《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民主生活讲话》等,条分缕析,于激情中不失温和理性,依然值得深味咀嚼。另外,他的杂文充满血性,透着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让人体会到激励着他的内在精神和力量。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散文、杂文、通讯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五分钟的狂热与一夜的高兴 ; 有了面包以后 ; 望尘莫及的浓厚兴味 ; 女儿 ; 值得我们注意的顾虑 ; 读书实验等。
目录
作者简介
李公朴(1902-1946),原名李永祥,后改名公朴,笔名长啸。生于江苏淮安。中国社会教育家,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赴美国和欧洲深造及考察。1930年归国后,任环球新闻社社长。1932年起先后创办《申报月刊》、《读书生活》半月刊、《青年周刊》等刊物。1936年,与邹韬奋等人共同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11月,被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次年7月出狱。1944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支部在昆明成立,当选支部执行委员。次年10月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1月与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开枪行刺,于次日凌晨逝世,年仅四十四岁。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