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建设技术文库锂渣在混凝土中再生利用及耐久性研究

中国城市建设技术文库锂渣在混凝土中再生利用及耐久性研究

1星价 ¥53.9 (5.5折)
2星价¥53.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412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568041232 ; 978-7-5680-4123-2

本书特色

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政策及社会背景下,本书研究内容及成果无疑符合时代的主旋律,并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实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了锂渣在混凝土中的再生利用及耐久性。本书共12章,介绍了锂渣在混凝土中再生利用的可行性、锂渣的加工工艺、锂渣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基本力学性能及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锂渣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碳化和模拟酸雨等作用下的耐久性;锂渣混凝土经过模拟酸雨腐蚀后的应力-应变关系,锂渣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经过模拟酸雨腐蚀后的力学与耐久性能。本书从锂渣的加工工艺、锂渣混凝土的制备、锂渣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到锂渣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书适于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和废弃材料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科研工作者使用,也可为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研究内容(10)

第2章锂渣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13)
2.1试验概况(13)
2.2力学性能(16)
2.3本章小结(29)

第3章锂渣的加工工艺(30)
3.1试验概况(30)
3.2预处理工艺对锂渣细度的影响(31)
3.3预处理工艺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33)
3.4本章小结(35)

第4章锂渣混凝土配合比和基本力学性能(37)
4.1正交试验设计(37)
4.2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39)
4.3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46)
4.4本章小结(50)

第5章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52)
5.1建模方法与模型评价原则(52)
5.2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55)
5.3本章小结(66)

第6章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耐久性(68)
6.1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68)
6.2试验概况(69)
6.3冻融循环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表现与机理(75)
6.4本章小结(89)

第7章碳化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耐久性(91)
7.1混凝土碳化机理(91)
7.2试验概况(92)
7.3碳化作用下混凝土的表现与机理(96)
7.4本章小结(110)

第8章模拟酸雨腐蚀作用下锂渣混凝土的耐久性(112)
8.1混凝土酸雨腐蚀机理(113)
8.2配制模拟酸雨(113)
8.3试验概况(114)
8.4模拟酸雨腐蚀作用下混凝土的表现与机理(118)
8.5本章小结(136)

第9章模拟酸雨腐蚀后锂渣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138)
9.1试验概况(138)
9.2腐蚀与轴压试验现象(142)
9.3腐蚀龄期和锂渣掺量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144)
9.4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锂渣掺量与中性化深度的关系(146)
9.5模拟酸雨腐蚀后锂渣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148)
9.6本章小结(153)

第10章锂渣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154)
10.1试验概况(154)
10.2普通组轴压试验(160)
10.3腐蚀组轴压试验(166)
10.4有限元模拟(180)
10.5本章小结(195)

第11章锂渣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力学性能(197)
11.1试验概况(197)
11.2普通组偏心受压试验(203)
11.3腐蚀组偏心受压试验(212)
11.4有限元模拟(217)
11.5本章小结(230)

第12章锂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232)
12.1试验概况(232)
12.2普通组受弯试验(236)
12.3腐蚀组受弯试验(243)
12.4有限元模拟(254)
12.5本章小结(266)

参考文献(26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许开成,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研究方向:废弃材料在混凝土中高效资源化利用,混凝土损伤演化机理,新型钢混组合结构设计关键力学技术,工程结构材料安全性评价和寿命预测。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30余项。曾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编、参编地方规程各1部,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 张立卿,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绿色混凝土与结构、纳米高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多功能智能混凝土与结构。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10余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中、英文书籍部,在领域内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4篇入选期刊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5项。 陈梦成,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江西省先进工作者,中国优秀留学回归人员,“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品质保障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和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铁道学会常务副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日本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及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江西省三类(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等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会议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80余篇),荣获省部级奖项5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江西省地方标准1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