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6684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37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39668451 ; 978-7-5396-6845-1
本书特色
《谈大众化和旧形式》《谈方言问题》《到群众中去落户》……本卷收录了《文艺报》从1949年创刊至今70年间发表的文学评论,所选文章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具有历史与当下启示意义的文学批评,整体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70年的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70年来中国文学思潮的变迁,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发展过程。
内容简介
自1949年9月25日创刊以来,《文艺报》一直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发现文艺创作新动向,是新中国文艺的重要理论评论阵地。该文丛共8卷,分理论思潮2卷、文学评论2卷、艺术评论1卷、儿童文学评论1卷、外国文学1卷、作品1卷。文学评论1卷精选《文艺报》70年来刊发的重要评论文章,系统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70年重要作家作品的评论研究,再现70年中国文学创作及研究的现场。
目录
梁鸿鹰:回望如歌岁月开创全新境界——《70周年精选文丛》总序
上
1949年
许广平:从鲁迅的著作看文学
艾青:谈大众化和旧形式
老舍:“现成”与“深入浅出”
郭沫若:论写旧诗词
何其芳:话说新诗
1950年
郭沫若:简单地谈谈《诗经》
周立波:谈方言问题
徐光耀:我怎样写《平原烈火》
1951年
何家槐:我对于短篇小说的一些看法
吕叔湘:关于口语和文章里的新词新语
1952年
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
陈涌:评《暴风骤雨》
周良沛:笼统地写从落后到转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孙犁:关于小说《荷花淀》的通信
1953年
韦君宜:青年们希望作品中表现什么样的人物
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
丁玲:到群众中去落户
1954年
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
秦兆阳:关于对《农村散记》的批评的感想
冯雪峰: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
牛汉:试谈殷夫的诗
1955年
杜鹏程:生活永远是紧张的战斗——读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
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
于晴: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的图景——读中篇小说《冰化雪消》
1956年
……
上
1949年
许广平:从鲁迅的著作看文学
艾青:谈大众化和旧形式
老舍:“现成”与“深入浅出”
郭沫若:论写旧诗词
何其芳:话说新诗
1950年
郭沫若:简单地谈谈《诗经》
周立波:谈方言问题
徐光耀:我怎样写《平原烈火》
1951年
何家槐:我对于短篇小说的一些看法
吕叔湘:关于口语和文章里的新词新语
1952年
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
陈涌:评《暴风骤雨》
周良沛:笼统地写从落后到转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孙犁:关于小说《荷花淀》的通信
1953年
韦君宜:青年们希望作品中表现什么样的人物
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
丁玲:到群众中去落户
1954年
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
秦兆阳:关于对《农村散记》的批评的感想
冯雪峰: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
牛汉:试谈殷夫的诗
1955年
杜鹏程:生活永远是紧张的战斗——读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
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
于晴: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的图景——读中篇小说《冰化雪消》
1956年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199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硕士。曾在中宣部文艺局、中国作协创研部工作。2014年任《文艺报》总编辑。出版有评论集《守望文学的天空》(2009年)、《文学:向着无尽的可能》(2012年)、《向道与叩问》(2014年)、《写作的理由》(2017年)。有散文及译作若干。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