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

包邮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

1星价 ¥4.9 (3.5折)
2星价¥4.9 定价¥1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20883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98
  • 出版时间:2012-02-01
  • 条形码:9787222088344 ; 978-7-222-08834-4

本书特色

《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内容却涉及了徐霞客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精神、志向、毅力和他的思想情操。《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旨在用“徐霞客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是一本浅显易懂又极富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材。  《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让青少年学习徐霞客精神,了解并热爱祖国秀美山川,激发青少年注重实践和勇于探索的热情,增强青少年人文与科学素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一本了解徐霞客、学习徐霞客的良好读本。

内容简介

  《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形象的画面,生动地介绍了徐霞客的生平事迹和优良品质,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现了“徐霞客精神”,从而为老师们提供了用“徐霞客精神”教育青少年的优秀教学参考资料,为广大小朋友们提供了了解徐霞客、学习徐霞客的良好读本。《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将会在用“徐霞客精神”教育青少年的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录

《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再版记

一颗耀眼的星辰
——向少年读者介绍徐霞客
千古奇人徐霞客的故事
在徐霞客纪念馆
少小立志
母子情深
探宁洋溪
三访雁荡
黄山探险
千里滇西行
水晶般的心
恒山拭目
游武夷山
湘江遇盗
三分石解谜
寄情飞瀑
与担当和尚的友谊
腾越沸泉
鸡足山上
在云海雪山
高高太华山
探险麻叶洞
清清碧溪水
*后的足迹
巨星陨落
霞客游踪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母子情深  徐霞客十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一副艰难的生活担子,压在了母亲柔弱的肩膀上。徐霞客的母亲贤惠、善良、勤劳、手巧,目光远大,是个充满智慧的农村妇女。她操持家务,下地干活。徐霞客在庭院里搭起豆棚架,母亲种了些豆苗。豆苗攀缘在豆棚架上像伞盖一样,遮下一片绿荫,母亲就在绿荫下纺纱织布。母亲织的布又细又好,织的丝绸薄如蝉翼,拿到集市上卖,熟悉的买主一看货色就知道是徐母织的,常常争着买。母亲时常说:一定要勤俭才能过日子,免得缺吃少穿。你看我们乡里织布的人家,真是数也数不清,可是只有我们织的布,人人都说好,家家都称赞。其实读书也是这样,要勤苦用心才行。  母亲的话像春雨般滋润着徐霞客的心,使他从小知艰识苦,无所畏惧;又像一盏明灯,照耀着儿子一生坎坷的探险道路。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探险生涯中,他以母亲的勤劳俭朴为榜样,不畏劳苦,百折不挠,成就了伟大事业。  父亲去世后,徐霞客一直在家服丧。服丧期满后,他就想游历名山大川,早日实现自己登九岳涉九州的远大志向,但又想到有老母在家,心中踌躇不决。母亲知道了,就勉励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要牵挂我,只要计算好出游路程的远近,按期返回,我就放心了。怎么能为了我成为笼中鸟,不张开翅膀飞呢?”于是,她亲手为徐霞客整理行装,还特别给他做了一顶旅行用的帽子,并叮嘱道:“你游览名胜归来,作好记录,画成草图,拿给我看。”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徐霞客二十周岁的时候,从家乡附近的太湖泛舟开始,先后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先贤灵威丈人遗迹,拜孔林,邀游北京并西登河南的嵩山和陕西的华山。除这两次路途稍远之外,其余如浙江天台山、雁荡山等处,都离家不太远。  因为有老母在堂,这期间徐霞客的旅游都是短期短程的,到泰山、北京、河南嵩山、陕西华山、湖北太和山等,就算远的路程了。  他每次旅游归来,总要携带奇花异草、碧藕雪桃献给母亲,并把各地风土人情的奇异、天地的广大、山川的奇险秀美,以及旅途中攀岩探穴经历的各种惊险,细细地讲给母亲听。一旁的人听了都感到十分吃惊,而徐母却十分高兴。她赞扬儿子说:“你辛苦了,你的经历、见闻和你的勇敢,真不愧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可是,徐霞客虽有继续远游的计划,但由于母亲年事已高,一时不打算外出。母亲知道了,却不以为然,对他说:“我虽然年迈,但饭量还很好,身体也很结实,用不着惦记我。不信,我还可以和你出外游历一番呢。”这时母亲已经八十高龄了。儿子果真陪母亲游了附近的荆溪和勾曲,而且母亲一路上都走在儿子前面,全不示弱,这使霞客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探宁洋溪  徐霞客两次去福建漳州,都是沿宁洋溪(九龙江上游)而下。但他每次到了宁洋溪流经华封(今华安)地段,就得下船绕道而去。他十分纳闷,向当地人打听,大家告诉他:华封境内,宁洋溪要流经巨石险滩,船只根本无法通过。  这是为什么呢?按说一般河流源头的水比较少,石头特别多,可华封境内的宁洋溪算得上是下游啦,怎么还有这么多石头?三门峡也有类似的情况,但自汉朝、唐朝以来,都可以靠人力拉纤而过,为什么华封境内的宁洋溪,船只靠纤夫拉都无法通过呢?  一个个疑问像巨大的谜团,深深地吸引着徐霞客。他很想尽快弄个明白。但**次经过华封时,突遇暴雨,又找不到向导,只好作罢。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徐霞客又路过华封。“再也不能等待,再也不能错过这次机会!”霞客想。可找不到向导呀!霞客顾不了许多,毅然向溪流方向走去……  路不熟,小道上荆棘蔓藤,一丛一丛,弯腰侧身踩下,稍不留神就踩进石坎里,要不衣服就被树枝丛刺挂住。有时,分明看到灌木丛中隐隐约约有小路,可一旦爬进去,要么就钻进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中,要么就被荆棘勾着头发、刺着屁股;千方百计挣扎出来,走到小路尽头,横在面前的却又是架空垒叠在一起的巨石。哇,好险!小心翼翼攀登过去,一疏忽又摔到茂密的灌木丛中……  过了很久,满身伤痕的徐霞客终于来到了险滩岸边。原来河床南边是百多问房子大的巨石侧立着,北边又有石崖堵住河水,溪水流来,避开巨石,撞在石崖上,只有顺着缝隙向远方流去。溪水流过都这么难,船只怎么通过?  遇事要弄个水落石出的徐霞客,又向西走了两里左右,远远地就听到水声轰隆,走近一看,河滩上的情景与刚看过的完全一样。再朝前走了两里,远远地就看见河滩全是乱石,水从乱石缝中汩汩流过……  P8-13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