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治疗译丛循环提问——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

心理治疗译丛循环提问——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

1星价 ¥45.0 (6.0折)
2星价¥45.0 定价¥75.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9756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1
  • 出版时间:2013-08-01
  • 条形码:9787100097567 ; 978-7-100-09756-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心理治疗专业的教学人《循环提问》,一直是我心目中学习系统治疗的宝典。——李松蔚
值得用一年时间读的书——李松蔚
通过提问技巧进行心理治疗,大量心理咨询实例,在系统论的理论指导下,咨询师该如何进行家庭治疗?
循环提问对于系统式治疗实践的重要性,相当于释梦对于精神分析的意义,它将使人对社会系统内部的游戏规则的逻辑形成看法。
在本书中,你会看到希望缓和婚姻危机而共同参与诊疗的夫妻,试图帮助弟弟戒酒的姐姐,因父母关系导致行为怪异的儿童……治疗师将使用循环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症结。
不是剧本,胜似剧本;名为教科书,又不是教科书,这就是本书的妙处。
展现心理治疗中的重要访谈技术——循环提问的魅力。
追随治疗师与当事人的提问与回答,呈现心理咨询会谈的真实过程。
阅读体验如同拼图游戏,抽丝剥茧,答案自现。 拐弯抹角、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指桑骂槐、暗渡陈仓、远交近攻、无中生有等成语,皆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战略、战术、权谋、计策,智慧之极,有文学之美,但常用于为己方谋利、置对方于不利甚至死地。奇怪的是,读者将在本书里看到,心理治疗师做的工作,旨在助人,不整人,但竟然也是使用这些使人脑筋急转弯、利用或扰动人际关系、乱中取胜的伎俩!

内容简介

《循环提问》是一部专业的心理学著作。会谈技术是系统式治疗很重要的元素之一。生活经历彼此交织的人们,在行为模式上也往往相互制约。“循环提问”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谈技术,它的目的,就是将人们在行为上的相互制约性清晰地展现出来。本书以具体的案例和会谈作为例证,将各种不同的提问技术勾画出来并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对治疗会谈的再现,本书为读者们清晰地呈现了会谈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环节;借助附带的评论,本书还展现了治疗师针对不同会谈环节所做的理论上的思考。除了治疗技术以外,家庭动力的视角也是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对于那些对系统式治疗感兴趣的人而言,特别是对于那些热衷于将系统式治疗在实践层面上运用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很好引人入胜的书。

目录

1.前言
I.访谈
2.治疗的意义/澄清背景/治疗师的中立(施耐德一家)
3.治疗的目标(巴斯蒂安一家,**部分)
4.解释/解构和建构/“负面思考的积极力量”(巴斯蒂安一家,第二部分)
5.互相制约/“黑色的想象”/作为权力工具的症状(格拉赫一家,**部分)
6.问题的外部化和拟人化/对改变保持中立(卢卡斯一家,**部分)
7.过错的分解/具体化/“奇特的结”(迪茨一家)
8.精神病院的角色/机构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弗洛林先生)
9.个别治疗的问题/治疗师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比格女士)
10.医生会诊/陷入僵局的个别治疗(福克斯女士)
11.夫妻治疗/症状行为对二人关系的影响(舍恩贝格先生和舍恩贝格太太,**部分)

Ⅱ.暂停
12.中期评语:干预或交谈?

Ⅲ.结尾干预
13.改释/针对问题模式的治疗处方(格拉赫一家,第二部分)
14.“关心的围攻”(卢卡斯一家,第二部分)
15.仪式(巴斯蒂安一家,第三部分)
16.“我的酸奶,你的酸奶”(舍恩贝格先生和舍恩贝格太太,第二部分)

Ⅳ.指导帮助——工具
17.治疗会谈的理想流程
18.提问原则和提问类型
19.干预的原则和形式
20.后续说明(施耐德一家,第二部分/迪茨一家,第二部分/弗洛林先生,第二部分/比格女士,第二部分)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弗里茨·B.西蒙,教授,医学博士,系统式治疗师及咨询师,德国海德堡系统式治疗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关于系统论及系统式治疗的重要基础理论著作,如《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车和我》、《不学习的艺术》、《致命的冲突》、系统论及建构主义导论》等。
译者简介:
于雪梅,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教育学博士及博士后,洪堡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为同济大学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