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

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

1星价 ¥36.4 (7.0折)
2星价¥36.4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25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010225937 ; 978-7-01-022593-7

本书特色

1935年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冯至:“中国*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也曾说过他的“叙事诗堪称独特”。作为一个勇于进行自我否定的诗人,冯至一生的创作从抒发个人的孤独感走向了对自我的反思。 冯至的人生与创作,既再现了我国现代知识分子接受西方现代思潮并与中国现实接轨的思想之路,又表达了个体与群体、时代发展与个体选择中普遍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冯至代表了我国内省型知识分子的自我超越之路。 本书以冯至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分析冯至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及其创作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探讨冯至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意义和现代知识分子超越自我的艰苦心路。

内容简介

1935年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冯至:“中国很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也曾说过他的“叙事诗堪称独特”。作为一个勇于进行自我否定的诗人,冯至一生的创作从抒发个人的孤独感走向了对自我的反思。这一创作上的变化来源于冯至思想上的自我否定:孤单寂苦的童年奠定了他接受现代意识的情绪基因,里尔克、存在主义与晚年歌德等人的思想,形成了他思考人生和表达自我的基本框架。冯至通过思想与创作的结合,表达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对生命的思考,使其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思与诗结合的特点:其作品的内容既介入时代,又超越于时代;其情感的抒发既克制隐忍,又不乏激情。这种思与诗结合的写作方式使其作品带有鲜明的知性品格。 冯至的人生与创作,既再现了我国现代知识分子接受西方现代思潮并与中国现实接轨的思想之路,又表达了个体与群体、时代发展与个体选择中普遍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冯至代表了我国内省型知识分子的自我超越之路。 本书以冯至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分析冯至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及其创作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探讨冯至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意义和现代知识分子超越自我的艰苦心路。

目录

**章 何处是我乡 **节 孤寂童年 第二节 家族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早期教育与北京四中 第四节 觉悟 第二章 年华磨灭地 **节 梦绕北大 第二节 初次审美历险 第三节 从“浅草”到“沉钟” 第四节 地狱之行 第五节 回到北京 第三章 心灵履痕 **节 浪漫者的悲剧 第二节 中国的“荒原” 第三节 审美基调与精神取向 第四章 远泊 **节 克服空虚 第二节 神会 第三节 在柏林 第四节 重返海德贝格 第五节 诺瓦利斯研究 第六节 归国 第五章 居于幽暗 **节 飘摇 第二节 南渡 第三节 西南联大 第四节 林场茅屋 第五节 沉潜 第六节 对于时代的批评 第六章 豁然贯通 **节 交代 第二节 《十四行集》:走向和解 第三节 《山水》:灵魂里的山川 第四节 《伍子胥》:决断与负担 第五节 存在的探询 第六节 里尔克对冯至的意义 第七章 蜕变 **节 新的远眺 第二节 《杜甫传》:成年之作 第三节 歌颂与忏悔 第四节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第八章 山水斜阳 **节 回到诗的故乡 第二节 忆旧逢新 第三节 世界性学者 第九章 走进深山 **节 从里尔克到歌德 第二节 “蜕变论”的影响 第三节 否定与反否定精神 第四节 向内与向外的生活 第五节 对歌德的反思 第十章 青山默默 **节 冯至的意义 第二节 静默 冯至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邵军,1963年11月生于山东诸城,1986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山东省委宣传部《走向世界》主任编辑、副社长,山东省委宣传部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巡视员,2006年12月起任枣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2016年1月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出版《生命在沉思——冯至》《圣者人生——梁漱溟》《边缘漫步》等多部专著。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发表(转载)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