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维·洛奇小说的反讽叙事研究

包邮戴维·洛奇小说的反讽叙事研究

1星价 ¥23.0 (7.2折)
2星价¥23.0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4215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66421586 ; 978-7-5664-2158-6

内容简介

  国内外关于洛奇作品的叙事学研究较为成熟,已有以叙事模型、叙事人物、叙事角度、叙事空间等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成果。《戴维·洛奇小说的反讽叙事研究》侧重于研究洛奇作品中反讽叙事的表征形式,同时,将洛奇的作品放入当代英国的文化语境之中,探讨作者为何选择运用反讽叙事手法凸显严肃主题。与同时代的马丁·艾米斯、安东尼·伯吉斯、伊恩·麦克尤恩不同,洛奇的作品中鲜有激烈的冲突和强烈的情绪,洛奇擅长运用相对温和的语言,多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些社会问题的不满,而反讽无疑是他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

目录

**章 绪论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二、研究范围
三、观点简述

第二章 戴维·洛奇的后现代定位
一、戴维·洛奇和他的写作生涯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戴维·洛奇与现代一后现代的文化关联
1.社会文化背景
2.宗教背景
3.戴维·洛奇创作中的核心问题

第三章 反讽叙事的理论渊源及其在戴维·洛奇小说中的表征形式
一、反讽的定义和特征
二、反讽叙事对读者的召唤
三、戴维·洛奇小说中反讽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四章 言语反讽和人物反讽
一、言语反讽
二、人物反讽

第五章 情境反讽
一、天主教小说中的情境反讽
二、校园小说中的情境反讽

第六章 文体反讽
一、文体反讽的产生
二、戏仿和互文中的反讽因素
1.戏仿中的反讽
2.互文中的反讽
三、文本拼贴
四、复调和元小说中的反讽叙事
1.复调性反讽
2.元小说

第七章 叙事伦理的反讽性
一、叙事伦理与戴维·洛奇的小说创作
二、反讽结构中的伦理叙事
三、反讽中的道德判断
四、反讽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救赎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戴维·洛奇小说的反讽叙事研究》:  在前文中曾经提到,亚当的白日梦是他试图抵御现实生活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些白日梦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其实均紧紧围绕着“天主教”这一核心。他泡茶时,无意中开始想象地球生命遭遇毁灭之后,自己为火星人编纂百科全书时对“罗马天主教”词条的解释。亚当的版本可谓是对百科全书词条的精细戏仿。在他的版本中,“罗马天主教”无关信仰,而是充斥着禁忌、数字的小册子和温度计。这一解释虽然采用了百科全书词条的模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在这里,“天主教”的本体意义与实际内涵之间、词条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离,成为反讽叙事形成的必要条件。虽然“天主教”应当以信仰为基础,然而,其种种禁忌给年轻一代的天主教徒带来了精神压力,导致本体意与实际意的偏离。作者借此举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应当是精神,而不是禁忌。对禁忌的过度重视和强调必然导致对信仰的疏离。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另一处明显的戏仿在小说的尾声部分。作者借用了芭芭拉的视角对婚姻生活进行观照,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凸显反讽意蕴,也更为直接地展现宗教禁忌束缚了平信徒的思想。作者自述是因为需要引入亚当妻子芭芭拉的视角来反观他们的婚姻问题,才试图去“找到一种可以引起高潮的戏仿”。不难看出,芭芭拉的独白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后一章莫莉·布鲁姆的独白颇有相似之处。在独白的后半段,洛奇亦采用了无标点式叙述,更加明确了与《尤利西斯》间的戏仿关联。然而,这种关联不是为了强调其相似性,而是为了彰显芭芭拉和莫莉·布鲁姆之间的差异。洛奇在这种差异和悖立中渗入了反讽叙事的元素,强化了芭芭拉守旧、传统的个性特征,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芭芭拉会因天主教禁令而陷入焦虑的状态。在这段具有意识流特点的独白末尾,芭芭拉回想起和亚当结婚之初的一段对话:“我说对了我们打算要几个孩子你想要几个就要几个他说准保生活幸福你等着瞧好了也许会的我说也许会非常幸福也许即使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也许那也没关系也许。”(BMIFD192)这段对话中充满着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但是,其中一系列的“也许”却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如此看来,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分离产生了反讽效果,更为深入地展现出芭芭拉内心对感情生活的界定:这一段建立在良好愿望之上的婚姻生活虽然充满了压力和焦虑,但不缺少关爱。  在洛奇的校园小说《小世界》中,作者将反讽作为核心叙事模式之一。这一创作手法已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关注。苏晖曾对《小世界》中的反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其中具有丰富的典故反讽、情境反讽、语言反讽和人物反讽。小说的书名《小世界》源于歌德的长诗《浮士德》。魔鬼带领浮士德在小世界中漫游,向他展现声色犬马的花花世界。洛奇的小世界则指学者们的世界,他们在其中追名逐利,渴望浪漫的爱情。作者通过运用二元对立结构确定了小说的反讽基调,并将研讨会和朝圣作比较,对学术界不良风气进行讽刺。  苏晖的研究也涉及由小说二元对立项引发的对比而形成的反讽:古代圣者的朝圣可谓是虔诚的,无关身外之物,而文中与此作比较的当代学者对学术研讨会的追寻,却另有含义。作者“把当代学者比作古代漫游世界中寻求冒险与光荣的游侠骑士,把学者们参加现代学术研讨会比作中世纪的基督徒朝圣”(张琦,2003:71)。通过描写骑士对圣杯的追寻与现代学者们频繁参与“朝圣”式的研讨会,洛奇将圣杯传统与学院派小说联系在一起。纵然它与朝圣有着类似的形式,内涵却截然不同。他们所追寻的,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名利。这是一种具有隐喻特征的创作手法,通过使用这种写作手法,洛奇的故事构架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情节张力。他所描述的,不再是单一的人物和故事,而是具有互文性的回声式片段。  ……

作者简介

  孙希佳,金陵科技学院教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文学。代表学术成果有《冲突·对话·妥协——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中宗教与世俗的关系研究》《解读背后的身体主体性》《中的非自然叙事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